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770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湿度控制系统,特别是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线柜,主站,通过网线与所述主站相连接的若干从站、若干温湿度采集模块,主站的组成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485通讯单元、PLC控制单元、DI/DQ数字输入输出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除了从站能够调控的设备,其他设备均与主站相连接,从站组成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远程IO单元、DI/DQ数字输入输出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动力线与控制系统相分离,并根据工艺功能划分若干控制功能,设备/产线划分若干控制区域,针对每个区域物理位置及控制功能,构建控制从站,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线路对信号的干扰,保证了信号回路的稳定性、准确度。准确度。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特别是预干房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预干房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传统控制是动力与各控制单元统一用一个大的控制柜,各部分动力进出线与信号线全部汇集在统一的控制柜内,无论是动力线还是信号线,线路冗长,布线工程量大,使用大量桥架,相互间干扰严重。温湿度全部采用4

20mA模拟量,信号线路冗长,线路自身电阻对信号干扰不可忽略,DC24V压降明显,导致信号采集误差打。线路又与强电回路相互叠加,信号干扰、波动大。特别是预干房规模越大的时候,这种情况愈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线柜,主站,通过网线与所述主站相连接的若干从站、若干温湿度采集模块,
[0005]所述主站的组成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485通讯单元、PLC控制单元、DI/DQ数字输入输出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所述主站用于调控整个系统,发送和接收数据并调控与其相连接的温湿度设备;所述动力线柜与其他控制系统设备相分离;
[0006]所述从站组成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远程IO单元、DI/DQ数字输入输出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其用于接受主站的数据命令调控与其相连接的温湿度设备和回复数据;
[0007]所述温湿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湿度并向所述主站回复采集的温湿度数据。<br/>[0008]优选的根据物理位置及控制功能,构建若干热风从站和若干热源从站,若干加湿器和若干排潮风机与主站通过网线相连接;
[0009]优选的,主站与从站采用环形网络结构,并采用Profiner或EnterCAT通讯协议进行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原本单一控制柜控制系统,根据工艺布局合理调配规划,根据工艺功能划分若干控制功能,设备划分若干控制区域,针对每个区域物理位置及控制功能,构建控制从站,并从主站中去除相关功能。整体规划成控制主从站结构。即节省线缆桥架布线施工量与工程材料,又提高了系统抗干扰性,更有效的是实现了动力线路与信号线路隔离,减少了电磁干扰。大幅缩短信号线传输距离,减少了电磁干扰。大幅缩短信号线传输距离,有效避免了信号衰减及相互干扰。同时增加了维修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分配和走向线路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结构及各模块组成;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从站环形构架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如图1所示,动力线柜和其他控制系统设备进行分开,不再在一个控制柜里面,动力线及与其相关的设备单独放置于动力分线柜。减少甚至避免了动力回路波动对控制系统的干扰,提高系统稳定性。
[0017]如图2所示,将原本单一控制柜控制系统,根据工艺布局合理调配规划,根据工艺功能划分若干控制功能,设备和产线划分若干控制区域,针对每个区域物理位置及控制功能,构建控制从站,并从主站中去除相关功能,具体细分为若干个热风从站和若干个热源从站。
[0018]缩短了动力输出线路距离,保证大功率动力输出线路全部与从站就地近距离连接,减少了输出线路对信号线路的干扰,保证了信号回路的稳定性、准确度。
[0019]主站分别与温度控制区中的若干个热风从站、若干个热源从站、温湿度采集模块、加湿控制区中的加湿控制区和排潮控制区网线连接。
[0020]主站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485通讯单元、[PLC]控制单元、DI/DQ数字输入输出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PLC控制单元集成远程IO单元功能及接口。
[0021]从站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远程IO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
[0022]其中每个模块的功能为:
[0023]交换机: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0024]DC电源单元是能量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0025]485通讯单元负责温湿度采集模块交换数据;
[0026]PLC控制单元用来进行运算处理、通迅处理;
[0027]AI模拟量输入单元,模拟量输入的物理量有温度、压力,这些物理量由相应的传感器感应测得或者经过变送器转变为电信号送入AI模拟输入口单元,由AI单元转化为从站或者主站可识别信号形式;AQ模拟量输出单元,用于将可识别信号形式模拟量化后输出;
[0028]DI数字输入单元,其功能是把生产过程中只有两种状态的开关量信号转换成主站或者从站可识别的信号形式;DO数字输出单元,其功能是将主站或者从站的可识别形式转换成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或者显示状态的开关量信号;
[0029]远程IO模块单元的是采集与控制模块,检测和实现测控中各种类型的标准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远程控制,与主站进行数据交互。
[0030]主站与从站间采用给予TCP的工业实时通讯协议:Profiner、EnterCAT等进行连接。保证了通讯的实时性,降低了安全风险。
[0031]如图3所示,主站和从站组成网络监控状态的自闭合环形网络结构,主站中的交换机接口与N个从站的交换机接口顺次连接,第N个从站的交换机接口连接主站的交换机接口。
[0032]自闭合环形网络结构,数据传输安全,消除了从站通信时对主站的依赖性,数据传输速度快。而且信息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从站都是自举控制,控制软件简单。
[0033]而且环形结构体积小,布线及组网方便灵活,具有低功耗及低成本的特点。
[0034]当从站的远程IO模块的接口满足需要的时候,可以省略交换机,主从站通过远程IO模块的接口依次连接。
[0035]链路间全部采用网线连接,不限于超五类或超六类,但为减少干扰,增加稳定性,可以采用带屏蔽网线。
[0036]考虑温湿度采集点数量繁多,为减少信号线长距离传输带来的信号衰减与相互干扰,温湿度采集点采用就地增加采集模块,模块与控制器间采用485通讯,即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又增加了数据的稳定性。
[0037]同时在远距离485采集模块通讯线中增设485中继器,在保证信号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同时,增大信号传输距离。
[0038]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热风从站为三个,均包括热风机,供风传感器,回风传感器。
[0039]热源从站分为三个区,每个区包括热风机,热源机,风机,水泵,供热传感器;湿度控制区中的加湿控制区包括6个加湿器,排潮控制区包括9个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线柜,主站,通过网线与所述主站相连接的若干从站、若干温湿度采集模块,所述动力线柜与控制系统设备相分离;所述主站的组成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485通讯单元、PLC控制单元、DI/DQ数字输入输出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所述主站用于调控整个系统,发送和接收数据并调控与其相连接的温湿度设备;所述从站组成包括交换机、DC电源单元、远程IO单元、DI/DQ数字输入输出单元、AI/AQ模拟输入输出单元,其用于接受主站的数据命令调控与其相连接的温湿度设备和回复数据;所述温湿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湿度并向所述主站回复采集的温湿度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站包括若干热风从站和若干热源从站,并从主站中去除相关功能,所述热风从站用于控制热风相关设备,所述热源从站用于控制热源相关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与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启赵祥来刘鸿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贺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