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742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1:02
本申请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储液箱、活性炭吸附箱、排气风机和排气烟囱,吸收塔上设有与化学实验室连通的进气管,吸收塔上端设有排气管,吸收塔内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喷淋管,喷淋管上设有多个喷淋头,相邻两个喷淋管之间设有锥形筛板,锥形筛板上设有多个筛孔,储液箱内部盛装有碱液,储液箱通过进液管与多个喷淋管连通,进液管上设有进液泵,活性炭吸附箱与排气管连通,排气风机设置在排气管管路上,排气烟囱与活性炭吸附箱连通。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对实验室的酸雾吸收,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酸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实现时,容易产生酸雾,产生的酸雾废气腐蚀力强、毒性大,为了实验室人员的健康,需要将酸雾从实验室的排气口排出,但是这种酸雾具有强腐蚀性,直接排放会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0003]目前,有些实验室通过自来水对酸雾进行吸收,吸收效率不高,并且温度较高的酸雾在水中容易再次挥发,造成二次污染,还有一些将酸雾直接通入碱性液体中,由于酸雾的排放量很大,酸雾很难完全中和,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对实验室的酸雾吸收,处理效果好。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包括:
[0006]吸收塔,设有与化学实验室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吸收塔上端设有排气管,所述吸收塔内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多个喷淋头,相邻两个喷淋管之间设有锥形筛板,所述锥形筛板上设有多个筛孔;
[0007]储液箱,内部盛装有碱液,所述储液箱通过进液管与多个喷淋管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有进液泵,所述进液泵用于将储液箱内的碱液通过进液管输向多个喷淋管;
[0008]排气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排气管连通;
[0009]活性炭吸附箱,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排气烟囱。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喷淋管在吸收塔的不同位置,在通过喷淋管上的多个喷淋头喷出碱性溶液,使得碱性溶液与酸雾更好的中和,使酸雾的处理更加彻底,并联的多根喷淋管,也提高了吸收效率,锥形筛板的设置,延缓了酸雾上升的速度,并且喷淋头喷出的碱性溶液浸湿锥形筛板的筛孔,增大了碱性溶液与酸雾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碱性溶液与酸雾的中和,排气风机通过负压的方式将酸雾吸入吸收塔,经吸收塔吸收后排入活性炭吸附箱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最后通过排气烟囱排出,从而有效的对实验室的酸雾吸收,处理效果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上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观察窗,所述活性炭吸附箱上设有多个第二观察窗。
[0011]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材质为不锈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一侧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循环泵和单向阀,所述储液箱上设有PH测定仪,所述PH测定仪用于检测储液箱内碱性
溶液的pH值。通过设置出液管、循环泵和单向阀,实现对储液箱内碱性溶液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利用效率,PH测定仪可以检测储液箱内碱性溶液的pH值,当pH值小于10时,可向储液箱内加入氢氧化钾或碳酸钠,使的储液箱内的pH值维持在碱性溶液的范围内,保持吸收效果。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上端设有放料口,所述放料口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提手。
[0014]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为三个,所述锥形筛板为两个,两个锥形筛板的筛孔直径从下到上依次减小。
[0015]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水平设置,所述锥形筛板水平设置且与吸收塔内壁密封连接,锥形筛板的小端朝下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最上端喷淋管的上方。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层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吸收塔,101、第一观察窗,2、进液管,3、进液泵,4、进气管,5、储液箱,6、盖板,7、PH测定仪,8、排气风机,9、活性炭吸附箱,901、第二观察窗,10、排气烟囱,11、排气管,12、活性炭吸附层,13、喷淋管,14、锥形筛板,15、喷淋头,16、单向阀,17、循环泵,18、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1、储液箱5、活性炭吸附箱9、排气风机8和排气烟囱10,所述吸收塔1上设有与化学实验室连通的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设在吸收塔1一侧且靠近吸收塔1下端设置,所述吸收塔1上端设有排气管11,所述吸收塔1内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喷淋管13,所述喷淋管13上设有多个喷淋头15,相邻两个喷淋管13之间设有锥形筛板14,所述锥形筛板14上设有多个筛孔,所述储液箱5内部盛装有碱液,储液箱5通过进液管2与多个喷淋管13连通,所述进液管2上设有进液泵3,进液泵3位于储液箱5上端,所述活性炭吸附箱9与所述排气管11连通,所述排气风机8设置在排气管11管路上,所述排气烟囱10与所述活性炭吸附箱9连通。
[0022]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收塔1上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观察窗101,所述活性炭吸附箱9上设有多个第二观察窗901,所述储液箱5材质为不锈钢,活性炭吸附箱9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在详细描述。
[002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喷淋管13为三个,所述锥形筛板14为两个,两个锥形筛板14的筛孔直径从下到上依次减小,筛孔的直径依次减小,提高了碱性溶液与酸雾的中和效果,所述喷淋管13水平设置,所述锥形筛板14水平设置且外缘周与吸收塔1内壁密封连接,锥形筛板14的小端朝下设置,锥形筛板14延缓了酸雾上升的速度,并且喷淋头15喷出的碱液浸湿锥形筛板的筛孔,增大了碱液与酸雾的接触面积,便于提高吸收的速度,吸收更加彻底,排气风机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24]更具体的,排气风机8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活性炭吸附箱9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排气风机8的进风口与排气管11连通,排气风机8的出风口与活性炭吸附箱9的进气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箱9的出气口与排气烟囱10连通,排气风机8通过负压方式,使得化学实验室酸雾被吸入吸收塔1进行处理。
[0025]当然,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所介绍的实施方式,以下还提供了几种基于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6]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上述介绍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收塔1一侧设有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与储液箱5连通,所述出液管18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设有与化学实验室连通的进气管(4),所述吸收塔(1)上端设有排气管(11),所述吸收塔(1)内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喷淋管(13),所述喷淋管(13)上设有多个喷淋头(15),相邻两个喷淋管(13)之间设有锥形筛板(14),所述锥形筛板(14)上设有多个筛孔;储液箱(5),内部盛装有碱液,所述储液箱(5)通过进液管(2)与多个喷淋管(13)连通,所述进液管(2)上设有进液泵(3),所述进液泵(3)用于将储液箱(5)内的碱液通过进液管(2)输向多个喷淋管(13);排气风机(8),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排气管(11)连通;活性炭吸附箱(9),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风机(8)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排气烟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上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观察窗(101),所述活性炭吸附箱(9)上设有多个第二观察窗(9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室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5)材质为不锈钢。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鹏许家航许路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春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