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06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叶采摘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包括:长杆;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设置在所述长杆的末端,用于剪落茶叶;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剪切组件,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长杆末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穿孔,所述剪切组件包括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孔处,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可相互靠近共同夹持茶叶枝部进行剪切;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可拉扯带动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相互靠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可以快速实现野生茶叶高处茶叶的采集,极大地提高了野外野生茶树茶叶的采集作业。采集作业。采集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采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采摘技术是茶树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既是茶叶收获的过程,也是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培养树冠、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品质的有效措施,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已证明,茶叶的采摘与茶树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采收的茶叶是茶树的新梢,是制作茶的原料,也是茶树的重要营养器官。新稍上成熟的叶子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和呼吸作用的场所,但是当顶端的叶子发育过好的时候就会出现顶端优势,导致茶树整体生长的不好,因此,茶叶的采摘具有多重好处。
[0003]目前,茶叶主要分为野生茶和人工种植茶,野生茶是茶饮的源头,指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已有成百上千年之久远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野生茶的相对一般的人工种植茶价值更高,也受市场喜爱。但是野生茶是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大量利用的茶树,一般生长自由,比较高大,需要人工寻找并采摘茶叶,现在一般是通过人工上树采摘或者采用高枝剪等工具将茶树整枝砍下,其中,上树采摘不安全,使用一般的高枝剪会连带树枝都砍下,会影响本来就稀少的野生茶树的生长。
[0004]所以,目前缺少一种能够便于人们在采集高大野生茶树茶叶的工具,以便于能够快速采摘又不影响野生茶树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具不适用于采摘野生茶叶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包括:
[0007]长杆;
[0008]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设置在所述长杆的末端,用于剪落茶叶;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剪切组件,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长杆末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可套入茶叶枝部,所述剪切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剪切组件包括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孔处,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可相互靠近共同夹持茶叶枝部进行剪切;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用于固定收集袋,以使收集袋套在所述穿孔一侧收集茶叶;以及
[0009]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长杆的首端上,所述传动机构可拉扯带动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相互靠近。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传动绳;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剪切件上,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绳;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剪切件上,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绳,所述传动绳延伸到所述长杆的首端。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长杆的首端,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绳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拉扯所述传动绳,以驱动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相互靠近进行剪切。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把持件和推动件,所述把持件设置在所述长杆的首端上,所述推动件可摆动设置在所述把持件上,所述推动件连接所述传动绳,所述推动件可摆动扯动所述传动绳。
[0013]进一步的,所述剪切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剪切件或所述第二剪切件上,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拉动相互远离。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的剪切刃沿茶叶套入方向呈相对上下层叠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可摆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的摆动端设置有相互朝向的拐角。
[0016]进一步的,所述长杆为空心杆,所述传动绳从所述长杆内部穿过。
[0017]进一步的,所述长杆为多段可拆卸的杆件首尾连接组成。
[0018]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能够通过长杆结合剪切机构的设计,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使得可以快速实现野生茶叶高处茶叶的采集,极大地提高了野外野生茶树茶叶的采集作业;同时长杆的长度可以进行拆卸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实用的灵活性;设置了挂钩结构,可以保证茶叶快速收集,避免落地,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挂有收集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剖视局部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1、长杆;2、剪切机构;21、安装座;211、穿孔;212、挂钩结构;22、剪切组件;221、第一剪切件;222、第二剪切件;23、复位弹簧;3、传动机构;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传动绳;4、驱动机构;41、把持件;42、推动件;5、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7]如图1~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局部A放大图和挂有收集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包括:
[0028]长杆1;
[0029]剪切机构2,所述剪切机构2设置在所述长杆1的末端,用于剪落茶叶;所述剪切机构2包括安装座21和剪切组件22,所述安装座21设置在所述长杆1末端,所述安装座21上设有穿孔211,所述穿孔211可套入茶叶枝部,所述剪切组件2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1上,所述剪切组件22包括第一剪切件221和第二剪切件222,所述第一剪切件221和所述第二剪切件222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孔211处,所述第一剪切件221和所述第二剪切件222可相互靠近共同夹持茶叶枝部进行剪切;所述安装座21上设置有挂钩结构212,所述挂钩结构212用于固定收集袋5,以使收集袋5套在所述穿孔211一侧收集茶;以及
[0030]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剪切件221和所述第二剪切件222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长杆1的首端上,所述传动机构3可拉扯带动所述第一剪切件221和所述第二剪切件222相互靠近。
[0031]其中,长杆1可以是钢铁材质,也可以是塑料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安装座21设置在长杆1的方式可以是焊接、螺栓、螺钉或者卡箍固定,其他常用方式也可。
[0032]进一步的,安装座21上的穿孔211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设计,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套入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杆;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设置在所述长杆的末端,用于剪落茶叶;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剪切组件,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长杆末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可套入茶叶枝部,所述剪切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剪切组件包括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孔处,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可相互靠近共同夹持茶叶枝部进行剪切;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用于固定收集袋,以使收集袋套在所述穿孔一侧收集茶叶;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长杆的首端上,所述传动机构可拉扯带动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相互靠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传动绳;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剪切件上,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绳;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剪切件上,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绳;所述传动绳延伸到所述长杆的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生茶叶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长杆的首端,所述驱动机构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明寿卢亮红黄源木
申请(专利权)人:昭平县农业农村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