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92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铁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电磁式除铁器在使用时,很难做到将物料和铁杂质完全分离,容易使物料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其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磁部,且导磁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导磁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分料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杆把手使衔接杆一端的限位球位于凹槽A内时,分料辊上的进口A与分料部上的通口A对齐,进口B与通口B对齐,使铁杂质从排铁管排出,当衔接杆一端的限位球位于凹槽B内时,分料辊上的进口A与分料部上的通口C对齐,进口B与通口A对齐,使物料从排料管排出。料管排出。料管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


[0001]本技术属于除铁器
,具体为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

技术介绍

[0002]除铁器是一种能产生强大磁场吸引力的设备,它能够将混杂在物料中铁磁性杂质清除,随着国内外材料领域对粉体材料纯度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除铁器方面的技术也在日益进步。
[0003]但是一般的电磁式除铁器在使用的时候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通常在装置的底端会设置有排物料和排铁杂质的两个管,通过翻板移动改变物料和铁杂质排出通道,但是一般装置很难做到将物料和铁杂质完全分离,容易使物料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电磁式除铁器在使用时,很难做到将物料和铁杂质完全分离,容易使物料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磁部,且导磁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外壳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导磁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分料部,且在分料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排铁管和排料管,所述分料部的内部开设有内槽,且内槽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分料辊。
[0006]所述分料部的顶部开设有通口A,且在分料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口B和通口C,所述通口A、通口B以及通口C均与分料部内部的内槽相连通,所述导磁部的底端与通口A相连通,所述排铁管的一端与通口B相连通,所述排料管的一端与通口C想连通。
[0007]所述分料辊的外壁上开设有进口A和进口B,当进口A与通口A对齐时,进口B与通口B对齐,当进口B与通口A对齐时,进口A与通口C对齐。
[0008]所述分料部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且在滑动槽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A和凹槽B,所述分料辊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且在衔接杆远离分料辊的一端上连接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远离衔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衔接杆能够在滑动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当衔接杆一端的限位球位于凹槽A内时,所述分料辊上的进口A与分料部上的通口A对齐,进口B与通口B对齐,当衔接杆一端的限位球位于凹槽B内时,所述分料辊上的进口A与分料部上的通口C对齐,进口B与通口A对齐。
[0009]所述衔接杆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球连接衔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插接在衔接杆内部的限位槽内,所述连接杆位于限位槽内部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衔接板,且在连接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衔接板的侧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在使用装置的时候,物料从导磁部的顶端进入到除铁器的外壳内,外壳内部的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磁场通过导磁回路在导磁部形成高密度磁场,导磁部的导磁网被磁化产生强磁场,粉体物料通过导磁网的过程中,其中的铁杂质被吸附在导磁网上,非磁性的物料便会从导磁部的底端排到分料部内,然后向外拉动把手并进行移动,使衔接杆在滑动槽内移动位置,衔接杆在移动时会带动分料辊在分料部的内部转动,当衔接杆一端的限位球位于凹槽B内时,分料辊上的进口B与分料部上的通口A对齐,进口A与通口C对齐,这样物料就能够从导磁部的底端,顺着通口A进入进口B,然后从进口A排出再进入通口C,最后从通口C进入排料管内,在处理铁杂质的时候,移动把手使衔接杆一端连接的限位球位于凹槽A内,分料辊上的进口A与分料部上的通口A对齐,进口B与通口B对齐,这样铁杂质就能够从导磁部的底端,顺着通口A进入进口A,然后从进口B排出再进入通口B,最后从通口B进入排铁管内,由此便可以将两种物质区分开,并让两种物质从装置的不同处排出。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分料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分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分料部与分料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分料辊与把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限位球与衔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2、导磁部;3、分料部;4、排铁管;5、排料管;6、滑动槽;7、把手;8、凹槽A;9、凹槽B;10、分料辊;11、进口A;12、进口B;13、通口A;14、通口B;15、通口C;16、衔接杆;17、限位槽;18、限位球;19、连接杆;20、衔接板;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由图1

6给出,本技术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磁部2,且导磁部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导磁部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分料部3,且在分料部3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排铁管4和排料管5,分料部3的内部开设有内槽,且内槽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分料辊10。
[0022]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分料部3的顶部开设有通口A13,且在分料部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口B14和通口C15,通口A13、通口B14以及通口C15均与分料部3内部的内槽相连通,导磁部2的底端与通口A13相连通,排铁管4的一端与通口B14相连通,排料管5的一端与通口C15想连通。
[0023]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分料辊10的外壁上开设有进口A11和进口B12,当
进口A11与通口A13对齐时,进口B12与通口B14对齐,当进口B12与通口A13对齐时,进口A11与通口C15对齐。
[0024]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分料部3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6,且在滑动槽6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A8和凹槽B9,分料辊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6,且在衔接杆16远离分料辊10的一端上连接有限位球18,限位球18远离衔接杆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7,衔接杆16能够在滑动槽6的内部进行滑动,当衔接杆16一端的限位球18位于凹槽A8内时,分料辊10上的进口A11与分料部3上的通口A13对齐,进口B12与通口B14对齐,当衔接杆16一端的限位球18位于凹槽B9内时,分料辊10上的进口A11与分料部3上的通口C15对齐,进口B12与通口A13对齐。
[0025]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衔接杆16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球18连接衔接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且连接杆19插接在衔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磁部(2),且导磁部(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导磁部(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分料部(3),且在分料部(3)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排铁管(4)和排料管(5),所述分料部(3)的内部开设有内槽,且内槽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分料辊(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部(3)的顶部开设有通口A(13),且在分料部(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口B(14)和通口C(15),所述通口A(13)、通口B(14)以及通口C(15)均与分料部(3)内部的内槽相连通,所述导磁部(2)的底端与通口A(13)相连通,所述排铁管(4)的一端与通口B(14)相连通,所述排料管(5)的一端与通口C(15)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辊(10)的外壁上开设有进口A(11)和进口B(12),当进口A(11)与通口A(13)对齐时,进口B(12)与通口B(14)对齐,当进口B(12)与通口A(13)对齐时,进口A(11)与通口C(15)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类下料的电磁式除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部(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佃波李太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追日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