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78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军工,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式。所述拓展应用方法可以通过榴弹射手的多次标定或榴弹射手与其他战场单位之间的配合标定,在榴弹射手不直接瞄准目标的情况下解算出目标与榴弹射手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进一步指示榴弹射手调整持枪姿态击中目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节省成本、针对现有的辅助瞄准装置进行直接升级,对于现有的绝大部分榴弹发射器的瞄准装置均适用,而且成功实现了真实战场中对士兵在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下仍可以精准命中目标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士兵的安全性。提高了士兵的安全性。提高了士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军工,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式。

技术介绍

[0002]这个组件初步名称为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是指通过连续的位置标定来指示士兵在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下精准命中目标。当前我国的榴弹发射器应用广泛,但针对榴弹发射器的瞄准装置仍需要建立在士兵可以看到目标的基础上,在真实战场中,目标很难直接暴露在射手的视线范围内,并且在射手完成一次射击后,需要转移自己的位置以防止被敌人发现。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战场的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通过结合瞄准装置、标定装置、解算装置与信号传递装置,将集成标定解算、瞄准辅助等功能,不仅可以节省成本、针对现有的辅助瞄准装置进行直接升级,还能实现真实战场中对士兵在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下精准命中目标,大大改善了士兵的安全问题。如果能够正式投入使用,将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我军榴弹作战装备的作战效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0004]所述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基础功能为:标定目标,测出目标相对射手的仰角、距离、偏航角等信息,并通过内置程序解算出射手击中目标所需的枪械仰角,进一步指示射手调整枪械姿态,从而击中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复杂战场中的目标标定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利用间接标定的方法得到射手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专利技术可以在图1所示情况下应用。当士兵所在位置难以瞄准敌人时,可以通过观察员进行间接瞄准。观察员观测敌人并标定敌人方位,射手使用瞄准器标定观察员的位置,实现对敌人的瞄准与指示发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专利技术可以在图2所示情况下应用。当射手完成一次射击后,需要转移位置防止被敌方锁定,在射手转移到掩体后时,通过瞄准器标定转移前的位置,也可以实现对敌人的瞄准与指示发射,在掩体中射击命中敌方。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专利技术可以在图3所示情况下应用。编队建立一个榴弹发射器组,由观察员、指挥员与射手构成,其中观察员深入前方,观测并标定攻击目标的方位,指挥员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方位信息,射手在阵地中通过标定指挥员,即可实现对敌人的瞄准与指示发射,从而实现对敌方战略目标的集中打击,降低了射手的伤亡率,提高命中精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不仅可以节省成本、针对现有的辅助瞄准装置进行直接升级,对于现有的绝大部分榴弹发射器的瞄准装置均适用,而且成功实现了真实战场中对士兵在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下仍可以精准命中目标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士兵的安全
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
‑‑
图3为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12]使用示例1:
[0013]如图1所示,在战场上,观察员A使用智能瞄具对准目标进行目标标定,标定所得数据为:目标仰角θ1,目标距离L1,目标偏航角w1。榴弹射手B无需直接瞄准目标,只需将智能瞄具对准观察员A,启用所述瞄具的辅助瞄准功能,此时瞄具测得所述士兵A相对于榴弹射手B的方位,所得数据为:目标仰角θ2,目标距离L2,目标偏航角w2。所述全部标定过程完成后,智能瞄具将会根据上述数据自动计算出目标相对榴弹射手B的方位信息,即目标仰角θ3,目标距离L3,目标偏航角w3。
[0014]所述方位信息的有关算法如下:
[0015]通过第一次标定所得目标仰角θ1,目标距离L1,目标偏航角w1,可计算出目标相对观察员A的坐标(x1,y1,z1):
[0016]x1=L1×
cosθ1×
sin w1[0017]y1=L1×
cosθ1×
cos w1[0018]z1=L1×
sinθ1[0019]通过第二次标定所得目标仰角θ2,目标距离L2,目标偏航角w2,可计算出观察员A相对榴弹射手B的坐标(x2,y2,z2):
[0020]x2=L2×
cosθ2×
sin w2[0021]y2=L2×
cosθ2×
cos w2[0022]z2=L2×
sinθ2[0023]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可得到目标相对榴弹射手B的坐标(x3,y3,z3):
[0024]x3=x1+x2[0025]y3=y1+y2[0026]z3=z1+z2[0027]通过所述相对坐标(x3,y3,z3)可以计算出解算弹道、指示榴弹射手B瞄准目标所需的必要参数,即目标相对榴弹射手B的目标仰角θ3,目标距离L3,目标偏航角w3:
[0028][0029][0030][0031]所述智能瞄准装置可通过目标相对榴弹射手B的目标仰角θ3,目标距离L3,目标偏航角w3三个参数进一步计算出榴弹射手B击中目标所需的榴弹枪械仰角并进一步指示榴弹射手B调整持枪姿态(包括枪械偏航角w3和枪械仰角),从而使榴弹射手B在未直接瞄准目标的基础上可以精确击中目标。
[0032]使用示例2:
[0033]如图2所示,战场上,榴弹射手在位置A使用智能瞄具对准目标进行目标标定,标定所得数据为:目标仰角θ1,目标距离L1,目标偏航角w1。随后,该榴弹射手转移至位置B,此时榴弹射手无需瞄准原目标,只需将智能瞄具对准位置A,启用所述瞄具的辅助瞄准功能,此时瞄具测得所述位置A相对于位置B的方位,所得数据为:目标仰角θ2,目标距离L2,目标偏航角w2。所述全部标定过程完成后,智能瞄具将会根据上述数据自动计算出目标相对榴弹射手(位置B)的方位信息,即目标仰角θ3,目标距离L3,目标偏航角w3。
[0034]所述方位信息的有关算法如下:
[0035]通过第一次标定所得目标仰角θ1,目标距离L1,目标偏航角w1,可计算出目标相对位置A的坐标(x1,y1,z1):
[0036]x1=L1×
cosθ1×
sin w1[0037]y1=L1×
cosθ1×
cos w1[0038]z1=L1×
sinθ1[0039]通过第二次标定所得目标仰角θ2,目标距离L2,目标偏航角w2,可计算出位置A相对位置B的坐标(x2,y2,z2):
[0040]x2=L2×
cosθ2×
sin w2[0041]y2=L2×
cosθ2×
cos w2[0042]z2=L2×
sinθ2[0043]综合上述计算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瞄准装置、标定装置、信号传递装置与解算装置;其中,瞄准装置使用了现有的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标定装置使用开关与激光测距标定目标方位,信号传递装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方位信息,解算装置通过间接的方位信息来计算得到目标的距离、俯仰角与偏航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榴弹发射器瞄准装置的拓展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次标定所得目标仰角θ1,目标距离L1,目标偏航角w1,可计算出目标相对位置1的坐标(x1,y1,z1):x1=L1×
cosθ1×
sin w1y1=L1×
cosθ1×
cos w1z1=L1×
sinθ1通过第二次标定所得目标仰角θ2,目标距离L2,目标偏航角w2,可计算出位置1相对位置2的坐标(x2,y2,z2):x2=L2×
cosθ2×
sin w2y2=L2×
cosθ2×
cos w2z2=L2×
sinθ2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可得到目标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明周浩李知麟王京孟羽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