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磁极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59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磁极发电装置,与整流蓄电装置连通,以提供适当的电力至电子产品上,该发电装置包括:外周面缠绕有感应线圈的中空载体及收容于所述中空载体内的至少一滑动磁铁;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空载体两端的外周面,其N极与S极的配置分别相对于该端滑动磁铁的同磁极的固定磁铁。其特征之一在于,滑动磁铁上设有配重体,藉以完全切割感应线圈增加电磁感应效率;其另一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载体的内壁与滑动磁铁的外周面为不相同轮廓的配合,藉以提供较佳的滑动间隙,使得滑动磁铁组在滑动过程中,空气压缩阻力得以降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以摇动式藉磁铁同性相斥特性,产生电力的多磁极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信息科技的发达,带动电子消费性产品愈加普及,其中提供电力的电池,不但讲究其使用寿命,也被要求须具备绿色环保,因此,有关电池的蓄电、充电能力改良,或是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各种设计,都是着眼于绿色环保的观念。与本技术有关的发电装置,是一种摇动式多磁极发电装置,其主要是藉磁铁同性相斥特性,在具有感应线圈的路径两端设置固定磁铁,并在路径内设置滑动磁铁,在进行往复作动使得感应线圈内的磁场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以提供电力,相关设计可参考美国专利第6768230号。但是,前述已知多磁极发电装置的磁铁组是组装在封闭的套管内,磁铁组在套管内的滑动因为空气压缩阻力的影响,不但磁铁组的滑动动量受阻,且直接影响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再者,感应线圈因电磁感应定律,而在滑动磁铁组滑动的方向,会产生一反抗磁场,其间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则造成反抗磁场的影响越大,因此,同样会影响滑动磁铁组的滑动动量,而造成摇动发电不顺畅及影响磁力线切割。鉴于此,美国专利第6798090、6220719及6812583号即分别提出解决之道,以多个磁铁串接组装一体,来增加磁铁整体的重量,并以磁性液体作为润滑,来降低磁铁与路径间的摩擦力,藉以提高磁铁组的滑动动量。然而,磁铁组的滑动动量固然因为磁铁多个的串接及磁性液体的增加得以改善,但是,相对增加成本,且,整体的制造过程也更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多磁极发电装置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捷、制造过程减化,且成本低,并能产生较佳电力效果的多磁极发电装置,其不但能够保有适当的重量,使磁铁在滑动过程中减少滑动动量损失,降低对磁力线切割感应的影响,且,可使得磁铁在滑动过程降低空气压缩阻力,因而,能够提供不仅摇动更顺畅,且产生较佳的电力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磁极发电装置,与整流蓄电装置连通,以提供适当的电力至电子产品上,该发电装置包括外周面缠绕有感应线圈的中空载体及收容于所述中空载体内的至少一滑动磁铁;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空载体两端的外周面,其N极与S极的配置分别相对于该端滑动磁铁的同磁极的固定磁铁。其特征之一在于,滑动磁铁上设有配重体,藉以完全切割感应线圈增加电磁感应效率;其另一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载体的内壁与滑动磁铁的外周面为不相同轮廓的配合,藉以提供较佳的滑动间隙,使得滑动磁铁组在滑动过程中,空气压缩阻力得以降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多磁极发电装置包括中空载体,具有两端部及至少一开口,且外周面缠绕有感应线圈;至少一滑动磁铁,收容于所述中空载体内;固定磁铁,分别设于所述中空载体的两端部的外周面,其N极与S极的配置分别相对于该端滑动磁铁的同磁极;以及配重体,设置于所述滑动磁铁上;以及盖体,组装于所述开口。通过以上构造,可使得滑动磁铁及配重体在中空载体内具有良好的滑动动量,而能顺畅地进行往复作动,以完全切割感应线圈增加电磁感应效率。本技术的多磁极发电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载体的内壁与所述滑动磁铁的外周面为不相同轮廓的配合,藉以可提供较佳的滑动间隙,使得该磁铁在滑动过程中空气压缩阻力得以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磁极发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及整流蓄电装置的示意图。图1A、图1B为本技术固定磁铁的第二与第三实施例。图2、图3为本技术多磁极发电装置的滑动磁铁的第一、二实施例。图4、图5为本技术多磁极发电装置的中空载体的第一、二实施例。图6是滑动磁铁为扁椭圆的实施例。图7为本技术多磁极发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多磁极发电装置 1、1’中空载体 2、2’固定磁铁30、31滑动磁铁组4配重体 5、5’线圈90、9’ 组接杆60间隔体 61整流蓄电装置 7插头连接器 80插座连接器81中空载体两端部 20,21中空载体内壁 22凹部221,402 固定磁铁 30’、31’滑动磁铁40贯穿孔400外周面 4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多磁极发电装置1是藉插头连接器80与整流蓄电装置7上的插座连接器81对接之后连通,在适当摇动后提供适当的电力至电子产品上。该多磁极发电装置1包括中空载体2、固定磁铁30、固定磁铁31、滑动磁铁组4以及配重体5等构造。其中,中空载体2具有两端部20、21,其上分别设有开口并组装有盖体25,且外周面缠绕有感应线圈90。固定磁铁30、31为环状体(请参阅图1A、图1B,该固定磁铁30、31可为两弧形体磁铁,或由多个小磁铁沿外周面设置),分别设于该中空载体的两端部20、21的外周面上;其中,固定磁铁30的磁极是以S极向内设置,而固定磁铁31的磁极是以N极向内设置;滑动磁铁组4共有6个滑动磁铁40,每一个滑动磁铁40具有贯穿孔400,可作为滑动磁铁组4串接组装使用,并可降低空气压缩阻力,所述滑动磁铁40通过组接杆60及间隔体61串接一体,其中,组接杆60可为螺杆,而间隔体61可为螺帽(或螺套、垫片等可间隔体的对象)设于每一滑动磁铁40之间,串接一体后组装收容于中空载体2内;盖体组装于所述开口上。本实施例中的滑动磁铁组4的磁极排列是以相反磁极作相对排列。配重体5可采用碳钢、黄铜等适合材质,组设于滑动磁铁组4的左右两侧上,能提供该滑动磁铁组4保有适当的重量,在滑动过程减少滑动动量损失,降低对磁力线切割感应的影响。再者,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5,本技术的中空载体2的内壁22与滑动磁铁40的外周面401为不相同轮廓的配合,因此,可藉以提供较佳的滑动间隙,使得滑动磁铁组4在滑动过程中,空气压缩阻力得以降低,如图2所示,中空载体2的内壁22截面为圆形,而滑动磁铁40的外周面401截面为多边形。如图3所示,中空载体2的内壁22截面为圆形,而滑动磁铁40的外周面401截面为圆形,并具有多个凹部402。如图4所示,中空载体2的内壁22截面为多边形,而滑动磁铁40的外周面401截面为圆形。如图5所示,中空载体2的内壁22截面为圆形,并具有多个凹部221,而滑动磁铁40的外周面401截面为圆形。如上所述,中空载体2的内壁22与滑动磁铁40的外周面401以不相同轮廓的配合,所预留出的空隙可使得滑动磁铁组4在滑动过程中,空气压缩阻力得以降低。值得说明的是,有关滑动磁铁组4的磁极排列方式,除采用上述所介绍的方式以相反磁极作相对排列之外,也可以采相同磁极,或相同与相反磁极混合等排列方式串接一起,这样做,同样都可以达到在具有线圈的中空载体内进行往复作动,使得线圈内的磁场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提供电力的效果。再者,为减少滑动磁铁组4滑动时的摩擦力,可在滑动磁铁组与中空载体的内壁之间,或滑动磁铁组上,或中空载体的内壁上,设置可减少摩擦力的物质。另外,为配合不同应用的对象,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滑动磁铁4’也可采用扁椭圆形,且在其中央设置贯穿孔400’,这样做,中空载体的内壁则配合椭圆形设置,同样可以提供降低空气压缩阻力的效果。再请参阅图7,其为本技术的多磁极发电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中空载体2’的外周面固设的固定磁铁30’、31’的形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磁极发电装置,与整流蓄电装置连通,以提供适当的电力至电子产品上,其特征在于,该发电装置包括:    中空载体,具有两端部及至少一开口,且外周面缠绕有感应线圈;    至少一滑动磁铁,收容于所述中空载体内;    固定磁铁,分别固设于所述中空载体的两端部的外周面,其N极与S极的配置分别相对于该端滑动磁铁的同磁极;及    配重体,设置于所述滑动磁铁上;以及    盖体,组装于所述开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苍林林恒毅林颂刚蔡曜仲
申请(专利权)人:良峰塑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