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发电机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657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发电机组,涉及风力发电机领域。旨在解决水冷换热器液体泄漏到机组内部的问题。其包括中心轴、定子支架、转子支架、水冷换热器以及通风风机;定子支架以及转子支架共同密封套设在中心轴上,定子支架与转子支架之间形成沿中心轴的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风腔室、间隙以及第二通风腔室,定子支架与中心轴之间形成与间隙连通的容纳腔室;水冷换热器以及通风风机设置于容纳腔室的外部,通风风机用于提供容纳腔室与第二通风腔室之间循环送风的动力。发电机组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水冷换热器设置在容纳腔室的外部,避免了在容纳腔室内发生液体泄漏,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发电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能量守恒,电机的机械能与电能的互相转换存在损耗,主要原因是有热量损耗,温度过高使电机不能在额定功率下运行。
[0003]在大型永磁风力发电机中,这些损失来自于定子导体内的铜损。铜损导致线圈温度升高,特别是由空气围绕的绕组部分。但是定子绕组温度必须保持额定温度以避免寿命缩短,因此高效冷却是很重要的。
[0004]但是现有的冷却系统,液体易泄漏,液体介质侵入发电机内部,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其能够解决水冷换热器液体泄漏到机组内部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其能够解决水冷换热器液体泄漏到机组内部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包括中心轴、定子支架、转子支架、水冷换热器以及通风风机;
[0009]所述定子支架以及所述转子支架共同密封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转子支架之间形成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风腔室、间隙以及第二通风腔室,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中心轴之间形成与所述间隙连通的容纳腔室;
[0010]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所述通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所述通风风机用于提供所述容纳腔室与所述第二通风腔室之间循环送风的动力。
[0011]另外,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2]可选地,所述电机设置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腔室连通;
[0013]所述容纳腔室包括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所述间隙与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的管道,所述管道内形成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管道与所述容纳腔室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风道。
[0015]可选地,所述定子支架包括沿所述中心轴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室;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通
风腔室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一风口,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进风口的第二风口;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所述通风风机均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的外侧。
[0016]可选地,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转子支架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密封连接,以围成所述第二通风腔室,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所述通风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通风腔室的外部。
[0017]可选地,所述定子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以及第二板,所述转子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板以及第四板;
[0018]所述第一板以及所述第三板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以及所述第四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以及所述第四板围成所述第二通风腔室。
[0019]可选地,所述通风风机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主机,所述外壳包括端盖以及侧板,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端盖,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所述通风风机并排设置,所述水冷换热器相对所述通风风机靠近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端盖与所述水冷换热器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腔室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通风腔室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容纳腔室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水冷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风风机的数量为多个;
[0022]多个所述第一通风腔室沿所述中心轴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一通风腔室,多个所述第二通风腔室,多个所述容纳腔室,多个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多个所述通风风机一一对应设置。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0024]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发电机组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25]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包括中心轴、定子支架、转子支架、水冷换热器以及通风风机;定子支架以及转子支架共同密封套设在中心轴上,定子支架与转子支架之间形成沿中心轴的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风腔室、间隙以及第二通风腔室,定子支架与中心轴之间形成与间隙连通的容纳腔室;水冷换热器以及通风风机设置于容纳腔室的外部,通风风机用于提供容纳腔室与第二通风腔室之间循环送风的动力。
[0026]冷却系统工作时,第一通风腔室以及第二通风腔室内的循环风通过间隙流向容纳腔室,然后流向水冷换热器以及通风风机,再流向第二通风腔室,完成机组的冷却循环。水冷换热器设置在容纳腔室的外部,避免了在容纳腔室内发生液体泄漏,从而能够避免在机组内部发生液体泄漏,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
[0027]发电机组,包括上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能够解决水冷换热器液体泄漏到机组内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子支架第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子支架第二视角的剖视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风机的布局示意图。
[0033]图标:10

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100

中心轴;200

定子支架;210

第一板;220

第二板;230

第一隔板;231

第一风口;240

第二隔板;241

第二风口;250

定子绕组;260

定子叠片组;261

缝隙;300

转子支架;310

端板;320

第三板;330

第四板;340

磁钢;400

水冷换热器;500

通风风机;510

主机;520

端盖;521

进风口;522

第二出风口;530

侧板;5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00)、定子支架(200)、转子支架(300)、水冷换热器(400)以及通风风机(500);所述定子支架(200)以及所述转子支架(300)共同密封套设在所述中心轴(100)上,所述定子支架(200)与所述转子支架(300)之间形成沿所述中心轴(100)的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风腔室(600)、间隙(610)以及第二通风腔室(620),所述定子支架(200)与所述中心轴(100)之间形成与所述间隙(610)连通的容纳腔室(630);所述水冷换热器(400)以及所述通风风机(50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630)的外部,所述通风风机(500)用于提供所述容纳腔室(630)与所述第二通风腔室(620)之间循环送风的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有进风口(521)、第一出风口(531)以及第二出风口(522);所述第一出风口(531)与所述第二通风腔室(620)连通;所述容纳腔室(630)包括第一风道(631)以及第二风道(632),所述间隙(610)与所述进风口(521)通过所述第一风道(631)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522)与所述第一通风腔室(600)通过所述第二风道(63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630)内的管道(640),所述管道(640)内形成所述第一风道(631),所述管道(640)与所述容纳腔室(630)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风道(63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支架(200)包括沿所述中心轴(100)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230)以及第二隔板(240),所述第一隔板(230)与所述第二隔板(240)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室(630);所述第一隔板(230)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风腔室(600)与所述第二风道(632)连通的第一风口(231),所述第二隔板(240)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631)与所述进风口(521)的第二风口(241);所述水冷换热器(400)以及所述通风风机(500)均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240)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湘李瑞棋刘中华杨波胡芳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风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