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螺母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包括转向螺母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内部的卸荷阀,所述转向螺母本体靠近密封槽一侧的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径向位置上设有渗碳工艺孔,所述渗碳工艺孔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内部孔贯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所述转向螺母本体上的通孔改为所述盲孔,所述盲孔起到密封效果,径向位置占用的面积小了,可以预留空间用于所述卸荷阀安装,设置所述卸荷阀的情况下,就会使得转向系统受的力变的很小,降低系统压力可以保护转向系统和其他零部件,所述转向螺母本体渗碳工艺孔可以解决渗碳淬火时碳势气氛循环不畅的问题,保证渗碳层深度及渗碳均匀性。度及渗碳均匀性。度及渗碳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螺母设计的
,具体是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用户对转向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小缸径转向器带行程卸荷阀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80缸径及80以下缸径的转向器由于是使用传统带有堵盖的转向螺母总成,现有的带有堵盖的转向螺母总成不安装卸荷阀,导致在配套其他设备的时候,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无法释放压力。
[0003]中国专利:一种转向螺母,授权公告号:CN202040183U,授权公告日:2011年11月16日,将与齿轮啮合的中间齿的深度稍高于两侧齿, 这样转向螺母与齿轮的啮合效果会更好,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会感觉转向效果提高了,但是由于结构的限制,导致无法安装卸荷阀,同时在不安装卸荷阀的情况下,将转向螺母与转向器安装后,转向器的压力释放效率或者安装尺寸都已无法满足现有的设计要求,但是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转向螺母在配套实用的时候无法释放压力和无法安装卸荷阀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包括转向螺母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内部的卸荷阀,如果不带卸荷阀的转向螺母内部的压力比较大,并且压力很难降下来,所述转向螺母本体靠近密封槽一侧的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径向位置上设有渗碳工艺孔,所述渗碳工艺孔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内部孔贯穿设置,由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上的通孔改为所述盲孔后,转向螺母渗碳淬火时,碳势气氛循环不畅,影响渗碳层深度,所以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纵向位置上加设所述渗碳工艺孔,可以起到改善碳势气氛循环的作用。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盲孔的台阶外径为φ36
±
1mm,设置这个尺寸是为了便于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上设置卸荷阀孔。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卸荷阀贯穿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横向设置,所述卸荷阀包括卸荷阀杆,所述卸荷阀杆的外侧设有卸荷滑杆总成。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卸荷滑杆总成包括所述卸荷滑杆前端和卸荷滑杆后端,所述卸荷滑杆前端和卸荷滑杆后端之间设有弹簧结构。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槽设置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外周,所述密封槽内部设置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和密封环,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密封槽内部,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密封圈均为O型结构。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内部孔径前后设有60
°
顶尖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由于将所述转向螺母本体上的通孔改为所述盲孔,所述盲孔的作用就是密封的作用,是一个整体的密封效果,径向位置占用的面积小了,就可以预留空间用于所述卸荷阀的安装了,设置所述卸荷阀的情况下,就会使得转向系统受的力变的很小,降低系统压力,可以保护转向系统和其他零部件,并且所述卸荷阀安装后,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渗碳淬火时,碳势气氛循环不畅,影响渗碳层深度,所以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纵向位置上加设所述渗碳工艺孔,可以起到改善碳势气氛循环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转向螺母总成的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转向螺母总成剖面的结构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
转向螺母本体、2
‑
卸荷阀、3
‑
密封槽、4
‑
盲孔、5
‑
卸荷阀孔、6
‑
渗碳工艺孔、7
‑
卸荷阀杆、8
‑
卸荷滑杆总成、9
‑
卸荷滑杆前端、10
‑
卸荷滑杆后端、11
‑
弹簧结构、12
‑
密封圈、13
‑
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包括转向螺母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内部的卸荷阀2,如果不带所述卸荷阀2的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内部的压力比较大并且压力很难降下来,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靠近密封槽3一侧的端面设置有盲孔4,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带所述密封槽3侧由通孔改为所述盲孔4的优势在于,采用通孔的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需要装配堵盖进行密封,堵盖的最大直径为φ44,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上无法设置所述卸荷阀2,而采用所述盲孔4后露出部位台阶外径可以减小到φ36,便于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上设置卸荷阀孔5,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的径向位置上设有渗碳工艺孔6,所述渗碳工艺孔6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内部孔贯穿设置,由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上的通孔改为所述盲孔4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在渗碳淬火时,碳势气氛循环不畅,影响渗碳层深度,所以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的纵向位置上加设所述渗碳工艺孔6,可以起到改善碳势气氛循环的作用。
[0020]同时通孔改成所述盲孔4,所述盲孔4的作用就是密封的作用是一个整体的密封效果,径向位置占用的面积小了,就可以预留空间用于所述卸荷阀2的安装了,如果不设置所述卸荷阀2的情况下,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受压的时候压力会很大,压力升高的时候,会达到系统压力的上限,如果设置所述卸荷阀2的情况下,就会使得转向系统受的力变的很小,降低系统压力,可以保护转向系统和其他零部件,设置所述卸荷阀2的转向螺母总成可以起到将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运动到左右车轮极限位置时,降低转向油泵压力,减小转向系统各受力部件,起保护作用。
[0021]所述卸荷阀2贯穿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的横向设置,所述卸荷阀2包括卸荷阀杆7,所述卸荷阀杆7的外侧设有卸荷滑杆总成8,所述卸荷滑杆总成8包括所述卸荷滑杆前端9和卸荷滑杆后端10,所述卸荷滑杆前端9和卸荷滑杆后端10之间设有弹簧结构11;所述密封槽3设置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的外周,所述密封槽3内部设置有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的外侧套设有密封环13,所述密封圈12和所述密封环13均为O型结构,所述转向螺母本体1内部孔径前后前后设有60
°
顶尖孔。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螺母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转向螺母本体内部的卸荷阀,所述转向螺母本体靠近密封槽一侧的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径向位置上设有渗碳工艺孔,所述渗碳工艺孔与所述转向螺母本体内部孔贯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台阶外径为φ36
±
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贯穿所述转向螺母本体的横向设置,所述卸荷阀包括卸荷阀杆,所述卸荷阀杆的外侧设有卸荷滑杆总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堵盖带卸荷阀转向螺母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小军,丁嘉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环球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