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32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该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包括圆嘴大力钳和预绞丝缠绕手柄;所述圆嘴大力钳能够将预绞丝补修条的一端固定夹持在电缆上;所述预绞丝缠绕手柄包括手柄和圆弧转动端,所述手柄通过圆弧转动端能够以电缆为圆心进行转动,使预绞丝补修条缠绕在电缆上,所述圆弧转动端上设有能够钩住预绞丝补修条的U型开口槽,且U型开口槽的开口方向与圆弧转动端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反。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高空修补导线时可以实现无缝缠绕,解决日常修补过程中缠绕后普遍存在损伤、变形、不齐整、预绞丝补修条缝隙大以及工艺质量差的问题。缝隙大以及工艺质量差的问题。缝隙大以及工艺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架空线路检修
,特别涉及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长期运行在各类复杂通道环境中,导线容易遭受影响发生断股缺陷,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机械使用范围和频率逐渐增大,部分老旧线路对地距离较低,机械施工造成导线损伤的外破事件时有发生。相应的事故应急抢修和导线修补工作也随之增多。根据国网公司发布的《输变电一次设备缺陷分类标准 》规定“导线损伤截面占铝股或合金股总面积7%

25%,钢绞线7股断1股19股断2股”的即为严重缺陷,应当采取预绞丝补修条修补的方式消缺。
[0003]传统预绞丝补修条修补导线的作业方式是在处理完成断股导线表面后,作业人员手工将几组相应规格的预绞丝补修条按照绞制方向与预绞丝方向一致逐段的缠绕到导线上,最终完成补修条对断股导线段的全部覆盖。传统的作业方式需要将几组预绞丝补修条逐组逐根逐节距手工缠绕,每组补修条缠绕的最后阶段由于应力作用缠绕十分费力,仅通过作业人员手工缠绕劳动强度大,以220kV线路导线修补为例,修补一处LGJ

400导线断股,仅缠绕预绞丝就需要1个小时作业时间如果出现缠绕位置错误,两组预绞丝没有紧密贴合等问题时需要重新缠绕,作业时间将更长。
[0004]同时预绞丝在导线上的排列要求均匀整齐、相互不能重叠,因此修补工作对人员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满足要求通常还会使用螺丝刀等来进行撬、别等方式,容易造成导线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该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包括圆嘴大力钳和预绞丝缠绕手柄;所述圆嘴大力钳能够将预绞丝补修条固定夹持在电缆上;所述预绞丝缠绕手柄包括手柄和圆弧转动端,所述手柄通过圆弧转动端能够以电缆为圆心进行转动,使预绞丝补修条缠绕在电缆上,所述圆弧转动端上设有能够钩住预绞丝补修条的U型开口槽,且U型开口槽的开口方向与圆弧转动端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反。
[0008]进一步,所述圆弧转动端整体呈圆弧状,其内表面设有安装槽,其通过安装槽安装有能够与电缆接触的轴承。
[0009]进一步,所述轴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等间距环绕设置;所述轴承通过转轴能够转动的安装在圆弧转动端的安装槽内。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通过本技术在高空修补导线时可以实现无缝缠绕,解决日常修补过程中缠绕
后普遍存在损伤、变形、不齐整、预绞丝补修条缝隙大以及工艺质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预绞丝缠绕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1—2中,1—圆嘴大力钳、2—预绞丝缠绕手柄、3—预绞丝补修条、4—电缆、5—手柄、6—圆弧转动端、7—U型开口槽、8—安装槽、9—轴承、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该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包括圆嘴大力钳1和预绞丝缠绕手柄2;
[0017]具体的,所述圆嘴大力钳1能够将预绞丝补修条3固定夹持在电缆4上;所述预绞丝缠绕手柄2包括手柄5和圆弧转动端6,所述手柄5通过圆弧转动端6能够以电缆4为圆心进行转动,使预绞丝补修条3缠绕在电缆4上,所述圆弧转动端6上设有能够钩住预绞丝补修条3的U型开口槽7,且U型开口槽7的开口方向与圆弧转动端6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圆弧转动端6整体呈圆弧状,圆弧转动端6的内表面设有安装槽8,圆弧转动端6通过安装槽8安装有能够与电缆4接触的轴承9。更进一步的,所述轴承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等间距环绕设置;所述轴承9通过转轴10能够转动的安装在圆弧转动端6的安装槽8内。
[0018]该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在高空修补导线时,首先将断股点两侧使用扎线扎紧,剪去无法复位的导线,使用填充包对断口较大的缝隙进行填充至与外层导线平齐或高于外层2mm左右,然后使用砂纸或锉刀打磨平整;然后通过圆嘴大力钳1将预绞丝补修条3中间部位固定夹持在电缆4上;然后将预绞丝补修条3卡入预绞丝缠绕手柄2的U型开口槽7内,并使预绞丝缠绕手柄2的圆弧转动端6的圆弧开口贴合电缆4;然后通过以电缆4为圆心转动预绞丝缠绕手柄2,实现预绞丝补修条3缠绕在电缆4上。该缠绕过程中由于轴承9作用,电缆4不会随预绞丝缠绕手柄2旋转,同时缠绕过程中能够避免预绞丝补修条3损伤、变形、不齐整、预绞丝补修条缝隙大等问题。最后预绞丝补修条3覆盖电缆4断口后,电缆4的断点处即已被填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全张力预绞丝补修条配套工具包括圆嘴大力钳和预绞丝缠绕手柄;所述圆嘴大力钳能够将预绞丝补修条固定夹持在电缆上;所述预绞丝缠绕手柄包括手柄和圆弧转动端,所述手柄通过圆弧转动端能够以电缆为圆心进行转动,使预绞丝补修条缠绕在电缆上,所述圆弧转动端上设有能够钩住预绞丝补修条的U型开口槽,且U型开口槽的开口方向与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中原张宇雄吴恒张海东陈宣林李旭锋时峰张方磊易黎宋凯李树威宁麒皇甫智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