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粉煤灰加气块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粗滤网与细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侧面的进料管进料,物料进入装置主体内部后,通过粗滤网与细滤网,物料中的固定杂质被分离到粗滤网上,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通过带动螺纹块和螺纹块二移动,带动导杆移动,导杆带动内框向上移动,使内框上的内框开口与出渣口对齐,因为滤网的左侧高度高于右侧,方便体杂质受重力影响进入收集盒中。盒中。盒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煤灰加气块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硅质材料(粉煤灰)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也叫粉煤灰加气块,其以质量轻,强度大成为日前楼房建设中的最重要的组成之一。
[0003]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浆体中的杂质进行处理,现有的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些装置处理后的杂质不方便排出,容易堵塞滤网,影响装置的下次使用,还有一些装置过滤后的浆体出料缓慢,在装置中容易放置分层,影响生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具有方便排出杂质,方便出料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粗滤网与细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与螺纹块二,所述螺纹块与螺纹块二的底面均活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内框铰接,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开设有出渣口,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位置与出渣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从动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均与蜗杆啮合。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安装有进料管与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阀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控制进料管与出料管的开关,方便装置的进出料,方便装置使用。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框的形状与装置主体的内部相对应,所述内框与装置主体的内壁相贴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内框与装置主体的内部贴合,方便内框在装置主体的内部滑动。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滤网与细滤网左侧高于右侧,所述内框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内框开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固体杂质受重力影响进入收集盒中,防止滤网堵塞。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伺服电机一与伺服电机二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保护壳。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保护伺服电机一与伺服电机二,提升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均与安装板活动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支撑从动轴,方便装置的正常运行。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侧面的进料管进料,物料进入装置主体内部后,通过粗滤网与细滤网,物料中的固定杂质被分离到粗滤网上,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通过带动螺纹块和螺纹块二移动,带动导杆移动,导杆带动内框向上移动,使内框上的内框开口与出渣口对齐,因为滤网的左侧高度高于右侧,所以固体杂质受重力影响进入收集盒中,防止滤网堵塞;该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侧面的伺服电机二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带动蜗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带动搅拌桨转动,对过滤好的物料进行搅拌,既方便物料通过出料口排出,又可以防止物料在装置主体内放置分层,影响后续的生产工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中,1、装置主体;2、进料管;3、出料管;4、内框;5、细滤网;6、粗滤网;7、内框开口;8、出渣口;9、收集盒;10、伺服电机一;11、转轴;12、螺纹块;13、双向丝杆;14、螺纹块二;15、导杆;16、安装板;17、伺服电机二;18、蜗杆;19、从动轴;20、搅拌桨;21、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技术方案,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框4,内框4的内部从上往下
依次粗滤网6与细滤网5,装置主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10,伺服电机一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13,双向丝杆1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2与螺纹块二14,螺纹块12与螺纹块二14的底面均活动连接有导杆15,导杆15的一端与内框4铰接,装置主体1的侧面开设有出渣口8,装置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盒9,收集盒9的位置与出渣口8的位置相对应,装置主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17,伺服电机二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8,蜗杆1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19,从动轴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20,从动轴19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蜗轮21,蜗轮21均与蜗杆18啮合。
[0024]优选的,装置主体1的侧面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安装有进料管2与出料管3,进料管2与出料管3的内部均设置有阀门。
[0025]优选的,内框4的形状与装置主体1的内部相对应,内框4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相贴合。
[0026]优选的,粗滤网6与细滤网5左侧高于右侧,内框4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内框开口7。
[0027]优选的,伺服电机一10与伺服电机二17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保护壳。
[0028]优选的,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6,从动轴19的一端均与安装板16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用浆体杂质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框(4),所述内框(4)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粗滤网(6)与细滤网(5),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10),所述伺服电机一(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13),所述双向丝杆(1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2)与螺纹块二(14),所述螺纹块(12)与螺纹块二(14)的底面均活动连接有导杆(15),所述导杆(15)的一端与内框(4)铰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面开设有出渣口(8),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盒(9),所述收集盒(9)的位置与出渣口(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17),所述伺服电机二(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19),所述从动轴(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仲,
申请(专利权)人:襄城县瑞祥粉煤灰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