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置腔装置及注液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849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置腔装置及注液机。静置腔装置包括:多个静置腔体。各所述静置腔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管,且各所述第一支管均与第一总管相互连通。各所述第一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阀,以使任意两个所述静置腔体能够相互连通或者相互截止。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各静置腔体在进行正负压循环时,可以将各静置腔体相互连通以实现倒压。由此,该静置腔装置能够极大减少静置腔体正负压循环切换时的能量浪费。的能量浪费。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置腔装置及注液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静置腔装置及注液机。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升其能量密度。为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需要提高电极膜片上活性物质的压实密度,以增加其担载量。但是,提高压实密度的同时也意味着电极膜片的孔隙率降低,这会导致电解液难以充分浸润电极。电解液浸润不充分则可能导致电池在化成后阳极出现黑斑、析锂等问题,从而降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促进电解液良好地浸润膜片是至关重要的。
[0003]为促进电解液良好的浸润膜片,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等压注液机将注液后的电池送入密封的静置腔中,再对腔体进行正压和负压循环,以加速电池浸润。静置腔体在进行正负压循环的过程中,会造成能量浪费。例如,当静置腔体需要由真空状态变为正压状态,则需要将静置腔体内的泄压通道打开,以使静置腔体自然吸气破真空,然后关闭泄压通道后再加压。此时,静置腔体内原先处于真空状态时所储存的能量就会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静置腔装置及注液机,用以改善或者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液浸润膜片时,静置腔体在进行正负压循环过程中存在能量浪费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置腔装置,包括:多个静置腔体。各所述静置腔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管,且各所述第一支管均与第一总管相互连通。各所述第一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阀,以使任意两个所述静置腔体能够相互连通或者相互截止。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各所述静置腔体上还分别连接有第二支管。且各所述第二支管均与第二总管相互连通,各所述第二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通阀。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所述静置腔装置还包括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通过增压管路与所述第一总管相连通,且所述增压管路上安装有增压控制阀。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所述静置腔装置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抽真空管路与所述第二总管连接,且所述抽真空管路上安装有抽真空控制阀。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各所述静置腔体上还安装有泄压装置。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所述静置腔装置还包括中间过渡腔体组。各所述静置腔体均通过管路与所述中间过渡腔体组连通,以使所述静置腔体内的气压传导并存储至所述中间过渡腔体组内,或者使所述中间过渡腔体组内的气压传导至所述静置腔体内,所述管路上安装有储压释压控制阀。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所述中间过渡腔体组包括正压中间过渡腔体和负压中间过渡腔体。
[0012]其中,所述正压中间过渡腔体通过和各所述静置腔体相对应的正压储压释压管路与所述第一总管连通。各所述正压储压释压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一储压释压控制阀。
[0013]所述负压中间过渡腔体通过和各所述静置腔体相对应的负压储压释压管路与所述第二总管连通,各所述负压储压释压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二储压释压控制阀。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所述静置腔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正压中间过渡腔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负压中间过渡腔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置腔装置,所述储压释压控制阀、所述第一连通阀、所述第二连通阀、所述增压控制阀和所述抽真空控制阀均包括截止阀。
[001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注液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静置腔装置。
[0017]在本技术提供的静置腔装置中,各所述静置腔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管,且各所述第一支管均与第一总管相互连通。各所述第一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阀,以使任意两个所述静置腔体能够相互连通或者相互截止。
[0018]在电池浸润过程中,当其中一个静置腔体需要由正压状态变为负压状态,同时另一个静置腔体需要由负压状态变为正压状态时,通过控制连接在各第一支管上的第一连通阀,使得这两个静置腔体相互连通。两个静置腔体相互倒压结束后,关闭对应的第一连通阀。若还未达到目标状态,可以使用增压装置或者抽真空装置对各静置腔体进行相应地操作。
[0019]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各静置腔体在进行正负压循环时,可以将各静置腔体相互连通以实现倒压。由此,该静置腔装置能够极大减少静置腔体正负压循环切换时的能量浪费。
[0020]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注液机中,由于该注液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静置腔装置,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静置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静置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附图标记:
[0025]101:静置腔体;
ꢀꢀꢀꢀꢀꢀꢀꢀꢀꢀꢀꢀꢀꢀꢀꢀꢀꢀ
102:第一支管;
[0026]103:第一总管;
ꢀꢀꢀꢀꢀꢀꢀꢀꢀꢀꢀꢀꢀꢀꢀꢀꢀꢀ
104:第一连通阀;
[0027]105:第二支管;
ꢀꢀꢀꢀꢀꢀꢀꢀꢀꢀꢀꢀꢀꢀꢀꢀꢀꢀ
106:第二总管;
[0028]107:第二连通阀;
ꢀꢀꢀꢀꢀꢀꢀꢀꢀꢀꢀꢀꢀꢀꢀꢀ
201:正压中间过渡腔体;
[0029]202:第一储压释压控制阀;
ꢀꢀꢀꢀꢀꢀꢀꢀ
203:正压储压释压管路;
[0030]204:负压中间过渡腔体;
ꢀꢀꢀꢀꢀꢀꢀꢀꢀꢀ
205:第二储压释压控制阀;
[0031]206:负压储压释压管路;
ꢀꢀꢀꢀꢀꢀꢀꢀꢀꢀ
301:增压装置;
[0032]302:增压管路;
ꢀꢀꢀꢀꢀꢀꢀꢀꢀꢀꢀꢀꢀꢀꢀꢀꢀꢀ
303:增压控制阀;
[0033]401:泄压装置;
ꢀꢀꢀꢀꢀꢀꢀꢀꢀꢀꢀꢀꢀꢀꢀꢀꢀꢀ
501:抽真空装置;
[0034]502:抽真空管路;
ꢀꢀꢀꢀꢀꢀꢀꢀꢀꢀꢀꢀꢀꢀꢀꢀ
503:抽真空总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置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静置腔体,各所述静置腔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管,且各所述第一支管均与第一总管相互连通,各所述第一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阀,以使任意两个所述静置腔体能够相互连通或者相互截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静置腔体上还分别连接有第二支管,且各所述第二支管均与第二总管相互连通,各所述第二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通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置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腔装置还包括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通过增压管路与所述第一总管相连通,且所述增压管路上安装有增压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置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腔装置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抽真空管路与所述第二总管连接,且所述抽真空管路上安装有抽真空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静置腔体上还安装有泄压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置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腔装置还包括中间过渡腔体组,各所述静置腔体均通过管路与所述中间过渡腔体组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陈慕天褚海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