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84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属于工程结构技术领域,该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体和底模,所述底模位于混凝土梁体的下部,所述底模的上部设置有凸起齿牙,所述底模的内部设置有增强网格,所述混凝土梁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该钢筋混凝土组合梁,通过设置增强网格的底模,不仅改善了UHPC或ECC材料制成的薄壁结构局部薄弱的问题,而且能够有效抑制普通混凝土梁底部裂缝的产生,对钢筋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凸起齿牙,有效增大了UHPC或ECC材料和普通混凝土界面的结合力,使组合梁不会发生界面的破坏,通过设置凸起齿牙,有效增大了UHPC或ECC材料和普通混凝土界面的结合力,使组合梁不会发生界面的破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土木工程基础设施领域内,大部分梁都是普通混凝土梁,但传统的普通混凝土梁存在如下问题:1、混凝土梁底部易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的美观,对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不安;2、伴随混凝土梁底部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就很大程度上被削弱,间接加速了钢筋的锈蚀,降低了结构的使用寿命;3、传统混凝土梁的保护层通常由垫块来控制,但在实际的工程实践当中,垫块的放置很多时候不满足施工要求甚至经常存在垫块漏放的情形,造成拆模之后漏筋的现象,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4、传统的混凝土梁大都配置箍筋,钢筋密度大,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容易出现振捣不充分,拆模时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0003]UHPC和EC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但其成本是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用UHPC全部代替普通混凝土成本过高,因此考虑将UHPC或者ECC做成薄壁结构来代替普通混凝土结构的薄弱位置。然而该薄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浇筑困难,尤其钢纤维在高掺量时易结团,可能造成局部薄弱。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具有强度高、柔软性好、运输及施工方便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增强渗透聚合物砂浆。由于渗透聚合物砂浆极易开裂,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现象,不利于高强不锈钢绞线高强特性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混凝土梁易开裂,耐久性不足以及UHPC和ECC材料成本高难以推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体和底模,所述底模位于混凝土梁体的下部,所述底模的上部设置有凸起齿牙,所述底模的内部设置有增强网格,所述混凝土梁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
[000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底模为UHPC或ECC材料制成。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底模的厚度不小于混凝土梁体高度的1/20。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凸起齿牙的形状包括矩型,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凸起齿牙的高度为底模厚度的0.5

1.0倍,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齿牙的间距为凸起齿牙高度的2

3倍。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增强网格单格的宽为20mm

40mm,长为40mm

60mm,所述增强网格所用钢绞线的直径为2mm

5mm。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增强网格为钢绞线网格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钢筋笼由两排下部钢筋和上部钢筋以及钢架组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增强网格的底模,不仅改善了UHPC或ECC材料制成的薄壁结构局部薄弱的问题,而且能够有效抑制普通混凝土梁底部裂缝的产生,对钢筋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0015](3)通过设置凸起齿牙,有效增大了UHPC或ECC材料和普通混凝土界面的结合力,使组合梁不会发生界面的破坏。
[0016](4)将钢筋笼直接放置在预制UHPC或ECC材料制成的底模上,不需要放置垫块,保证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通过设置无腹筋的钢筋笼结构,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方便振捣。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配有增强网格底模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配有增强网格底模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4为本技术中配有增强网格底模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5为本技术中配有增强网格底模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6为本技术中增强网格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模;2、增强网格;3、钢筋笼;4、混凝土;11、光滑面;12、凸起齿牙;21、横向钢绞线;22、纵向钢绞线;31、下部钢筋;32、上部钢筋;33、钢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 1

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体和底模1,底模1位于混凝土梁体的下部,底模1的上部设置有凸起齿牙12,底模1的内部设置有增强网格2,混凝土梁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3。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底模1上部设置的凸起齿牙12与混凝土梁体之间的配合,提高混凝土梁体的抗裂性能,耐久性和抗剪性能。
[0028]具体的,底模1为UHPC或ECC材料制成。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UHPC或ECC材料制成的底模1,使底模1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从而使混凝土组合梁整体的性能得到提高。
[0030]具体的,底模1的厚度不小于混凝土梁体高度的1/20。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合适的底模1厚度,使其与相应的混凝体梁体高度相适配,使底模1能够发挥良好的性能。
[0032]具体的,凸起齿牙12的形状包括矩型、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003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截面形状为矩型、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的凸起齿牙12,增大底模1与和混凝土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底模1与混凝土梁体底部的结合更加牢靠,底模1的下部为光滑面11,制作混凝土梁体时,配合底模1两侧支设的梁侧模,将钢筋笼3放置在模板中,随后浇筑混凝土4,从而提高混凝土梁体的抗裂性能、耐久性和抗剪性能。
[0034]具体的,凸起齿牙12的高度为底模1厚度的0.5

1.0倍,相邻两个凸起齿牙12的间距为凸起齿牙12高度的2

3倍。
[0035]具体的,增强网格2单格的宽为20mm

40mm,长为40mm

60mm,增强网格2所用钢绞线的直径为2mm

5mm。
[0036]具体的,增强网格2为钢绞线网格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
[0037]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底模1尺寸相对应的凸起齿牙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体和底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位于混凝土梁体的下部,所述底模(1)的上部设置有凸起齿牙(12),所述底模(1)的内部设置有增强网格(2),所述混凝土梁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为UHPC或ECC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的厚度不小于混凝土梁体高度的1/2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齿牙(12)的形状包括矩型,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齿牙(12)的高度为底模(1)厚度的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普张亚东管品武靳言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大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