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包括内瓶口、外瓶口、拎环和连接环;外瓶口的一端设有拎环且顶部设有连接环;内瓶口和外瓶口的另一端嵌套式连接;还包括取样袋和抓取杆;取样袋嵌在内瓶口和外瓶口中间;抓取杆在使用时扣在连接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内瓶口和外瓶口为拱桥型,底端呈光滑的平面,方便浅层薄水流进入取样器,可一次采取较多样品;解决了小流量径流及水利模型取样困难和单次取样量较少的问题。通过连接环和抓取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操作人员下蹲式取样的困难,满足了操作人员站立式取样的需求,连接环和抓取杆的设计还方便携带,操作便捷。操作便捷。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
[0001]本技术属于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液体取样器是用于采集待测液体的一种装置,广泛用于各项科学研究中,是科学实验最常用、最普遍的器材之一,最常见的液体取样器的口径呈圆口或广口。常见液体取样器取口偏小,瓶身与坡面契合度差。尤其面对浅层薄水时,基础径流细小,紧贴地面,取样器汲取过程费时且费力。
[0003]现如今,无论野外采集、还是室内实验都离不开样品的精确收集,对于常见的坡面侵蚀试验,坡面径流隶属薄层水流,其径流深极浅,水流宽度较窄。采用常见取样器收集径流难度较大,收集到的径流样品少,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以解决小流量径流及水利模型取样困难和单次取样量较少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瓶口、外瓶口、拎环和连接环;外瓶口的一端设有拎环且顶部设有连接环;内瓶口和外瓶口的另一端嵌套式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瓶口和外瓶口均为拱桥型,底端为光滑的平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瓶口的横截面积小于外瓶口的横截面积。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取样袋,取样袋嵌在内瓶口和外瓶口中间。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抓取杆,抓取杆与连接环相连,在使用时抓取杆扣在连接环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瓶口、外瓶口、拎环、连接环和抓取杆均为塑料材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抓取杆为圆柱形,抓取杆由多个顺次连接的套筒构成,每个套筒的外壁上均设有定位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瓶口的一端还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取样袋。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取样袋为带有密封条的长方形塑料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内瓶口和外瓶口为拱桥型,底端为光滑的平面,方便浅层薄水流进入取样器,可一次采取较多样品;解决了小流量径流及水利模型取样困难和单次取样量较少的问题。
[0017]2、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通过连接环和抓取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操作人员下蹲式取样的困难,满足了操作人员站立式取样的需求,连接环和抓取杆的设计还方便携带,操作便捷。
[0018]3、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取样袋为可替换装置,可通过替换取样袋多次重复利用,提高实验效率。
[0019]4、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整体材质为塑料,重量很轻,方便野外实验携带,表面光滑,水流不易挂壁,减少采样中可能产生的重量误差,达到样品的精确收集的目标。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抓取杆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左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正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俯视图。
[0026]附图标记:1、内瓶口;2、外瓶口;3、拎环;4、连接环;5、抓取杆;6、取样袋;7、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包括内瓶口1、外瓶口2、拎环3和连接环4;外瓶口2的一端设有拎环3且顶部设有连接环4;内瓶口1和外瓶口2的另一端嵌套式连接。
[0031]内瓶口1和外瓶口2均为拱桥型,底端为光滑的平面。内瓶口1的横截面积小于外瓶口2的横截面积。
[0032]还包括取样袋6,取样袋6嵌在内瓶口1和外瓶口2中间。
[0033]还包括抓取杆5,抓取杆5与连接环4相连,在使用时抓取杆5扣在连接环4上。
[0034]内瓶口1、外瓶口2、拎环3、连接环4和抓取杆5均为塑料材质。
[0035]拎环3为长方形形状,方便操作;连接环4为半圆形形状;抓取杆5为圆柱形形状,抓取杆5由多个顺次连接的套筒构成,每个套筒的外壁上均设有定位环,方便携带。
[0036]取样袋6为带有密封条的长方形塑料袋,采样完成后可及时取下取样袋6,封闭袋口,即为完成一次取样。
[0037]外瓶口2的一端还设有进水口7;所述进水口7连通取样袋6。
[0038]实施例2
[003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将取样袋6嵌入内瓶口1和外瓶口2中间;竖直握住拎环3,将薄层径流取样器放置待取样出水口处;抓取杆5扣在4连接环上,握住抓取杆准备开始采样;径流开始形成,水流从进水口7流入外瓶口2中,经外瓶口2流经内瓶口1,经内瓶口1流入取样袋6中,当取样袋6中的样品达到采取标准后,竖直握住抓取杆5将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提起,手握取样袋6的同时将内瓶口1从外瓶口2一端的进水口7处取出后,接着将取样袋6从外瓶口2的另一端取出,封闭取样袋6,即一次取样完成。
[0041]如需多次取样可重复上述步骤。
[004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瓶口(1)、外瓶口(2)、拎环(3)和连接环(4);外瓶口(2)的一端设有拎环(3)且顶部设有连接环(4);内瓶口(1)和外瓶口(2)的另一端嵌套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口(1)和外瓶口(2)均为拱桥型,底端为光滑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口(1)的横截面积小于外瓶口(2)的横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样袋(6),取样袋(6)嵌在内瓶口(1)和外瓶口(2)中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层径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抓取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伟,王添,李鹏,杨志,张超雅,任正龑,裴磊,薛少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