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74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待支撑结构为地下室顶板梁,待施工的后浇带位于地下室顶板梁上方,所述地下室顶板梁下侧设有底模板;所述附加支撑装置设置于底模板下侧,实现对底模板的支撑,且所述附加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后浇带的正下方;所述附件支撑装置包括两并排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螺杆顶升件、支架和连接件;相邻层的支架经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柱状结构,所述螺杆顶升件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底端和顶端。通过本附加支撑装置可以实现对待施工的后浇带的结构支撑,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完成对满堂脚手架进行拆除。行拆除。行拆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利用钢筋的拉力和混凝土的压力实现结构的承载能力,但受制于两种材料的变形能力不同,对于大面积砼构件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分缝(后浇带),后浇带不能连贯,施工期间必须独立支撑,待主体分缝后浇带封闭浇筑后才能拆除。
[0003]传统施工中,后浇带部位的满堂架要保留支撑,导致施工空间隔离,影响物料运输和周转,或者是全部拆除然后回顶,导致砼构件裂缝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通过本附加支撑装置可以实现对待施工的后浇带的结构支撑,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完成对满堂脚手架进行拆除。
[0005]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待支撑结构为地下室顶板梁,待施工的后浇带位于地下室顶板梁上方,所述地下室顶板梁下侧设有底模板;所述附加支撑装置设置于底模板下侧,实现对底模板的支撑,且所述附加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后浇带的正下方;所述附件支撑装置包括两并排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螺杆顶升件、支架和连接件;相邻层的支架经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柱状结构,所述螺杆顶升件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底端和顶端。
[000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加支撑装置还包括立柱连接板,两支撑柱经立柱连接板相互连接固定,且两支撑柱分别位于待施工的后浇带的两侧。
[000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包括转接板、下套筒和上套筒,所述转接板为等边三角形的板体结构,所述转接板的顶侧和底侧上分别设有3个上套筒和下套筒,各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设置。
[000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为3根平行设置的钢管;并套接于所述连接件中的上套筒和/或下套筒内。
[00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杆顶升件包括螺杆、螺杆底板和顶升托盘,所述螺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底板的板面上,所述顶升托盘采用螺纹配合的连接方式套接于所述螺杆之上。
[00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螺杆顶升件位于支撑柱顶端时,所述螺杆顶升件中的螺杆套接于所述连接件中的上套筒内,所述顶升托盘与所述上套筒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杆底板与底模板相接触。
[00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螺杆顶升件位于支撑柱底端时,所述螺杆顶升
件中的螺杆套接于所述连接件中的下套筒内,所述顶升托盘与所述下套筒的底部相接触,所述螺杆底板与地面相接触。
[0013]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附加支撑装置,可以实现大面积的满堂脚手架的一次性全拆除,并能保证后浇带部位的结构安全和质量。且支架的钢管采用满堂架的支撑钢管,就地取材,支架连接件简单便捷。
[0015]螺杆顶升件可以实现便捷完成支撑柱的升高或降低,从而附加支撑装置不需要在最初安装脚手架的时候就进行预装,而是在需要对大面积的满堂脚手架进行拆除的时候进行安装完成顶部模板支撑。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附加支撑装置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附加支撑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附加支撑装置中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螺杆顶升件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01

底模板,02

地下室顶板梁,03

满堂脚手架,04

后浇带,11

螺杆顶升件,12

支架,13

连接件,111

螺杆,112

螺杆底板,113

顶升托盘,131

转接板,132

下套筒,133

上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至图4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待支撑结
构为地下室顶板梁02,待施工的后浇带04位于地下室顶板梁02上方,所述地下室顶板梁02下侧设有底模板01。
[0026]本技术附加支撑装置设置于底模板01下侧,实现对底模板01的支撑,且所述附加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后浇带04的正下方。
[0027]优选地,所述附件支撑装置包括两并排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螺杆顶升件11、支架12和连接件13。
[0028]相邻层的支架12经连接件13相互连接构成柱状结构,所述螺杆顶升件11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底端和顶端。通过螺杆顶升件11可以实现便捷完成支撑柱的升高或降低,从而附加支撑装置不需要在最初安装脚手架的时候就进行预装,而是在需要对大面积的满堂脚手架进行拆除的时候进行安装完成顶部模板支撑。
[0029]优选地,所述附加支撑装置还包括立柱连接板,两支撑柱经立柱连接板相互连接固定,且两支撑柱分别位于待施工的后浇带04的两侧。通过在支撑柱间设置立柱连接板提高了两支撑柱的结构稳定性。
[0030]优选地,所述连接件13包括转接板131、下套筒132和上套筒133。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螺杆顶升件的附加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待支撑结构为地下室顶板梁(02),待施工的后浇带(04)位于地下室顶板梁(02)上方,所述地下室顶板梁(02)下侧设有底模板(01);所述附加支撑装置设置于底模板(01)下侧,实现对底模板(01)的支撑,且所述附加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后浇带(04)的正下方;所述附加支撑装置包括两并排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螺杆顶升件(11)、支架(12)和连接件(13);相邻层的支架(12)经连接件(13)相互连接构成柱状结构,所述螺杆顶升件(11)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底端和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加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包括转接板(131)、下套筒(132)和上套筒(133),所述转接板(131)为等边三角形的板体结构,所述转接板(131)的顶侧和底侧上分别设有3个上套筒(133)和下套筒(132),各上套筒(133)和下套筒(132)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加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为3根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华王成军彭德坤周坚徐子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