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平专利>正文

滚筒式吸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6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清除地面积水的滚筒式吸水器,由手柄、壳体、滚筒构成,其特点是壳体内设有贮水腔,下部凹入有轮腔,滚筒由滚轮、泡塑滚筒和中心轴组成,安装在轮腔内,壳体向轮腔伸出刮水板,泡塑滚筒吸附的水由刮水板刮出,经排水孔流入贮水腔内,与拖把除水相比,要省力、便捷得多,适用于较浅的地面积水,如家庭卫生间、厨房等场合。(*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筒式吸水器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清洁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清除地面积水的滚筒式吸水器。日常生活中清除地面积水一般采用拖把,其缺点是清除效率慢且不宜吸干净,要反复拧干拖把吸水,再拧干、再吸水,费力费时。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泡塑容易吸水的性质,设计出一种清洁用具,可以方便地吸干地面积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滚筒式吸水器,具有一个安有手柄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形成一空腔,空腔下部是一个贮水腔,壳体下方向内凹入一个以上的轮腔,由壳体向每个轮腔凸伸出一刮水板,刮水板上有均布的排水孔通至贮水腔,每个轮腔安装一个滚筒,每一个滚筒由一个中心轴穿于一个泡塑滚筒构成,每个泡塑滚筒两端各接一个滚轮,滚轮直径略小于泡塑滚筒的直径,中心轴安装在壳体轮腔的两侧面上,刮水板伸抵于泡塑滚筒上。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附图所示的滚筒式吸水器,具有一个壳体2,壳体2的上部以销轴连接一手柄1,其特殊的结构在于,壳体2内形成一空腔5,空腔5下部构成一个贮水腔8,壳体2下方向内凹入一个以上的轮腔6,由壳体2向每个轮腔6凸伸出一-->刮水板7,刮水板7上有均布排水孔13通至贮水腔8,每一个轮腔6安装一个滚筒,每一个滚筒由一个中心轴9穿于一个泡塑滚筒10构成,每个泡塑滚筒10两端各接一个滚轮12,滚轮12直径略小于泡塑滚筒10的直径,中心轴9安装在壳体轮腔6的两侧面上,刮水板7伸抵于泡塑滚筒上。上述实施例中轮腔6的数量视需要而定,可以是单个、两个或三个。每个滚筒由中心轴9、泡塑滚筒10和滚轮12胶接为一体而构成,其与轮腔6的侧面的安装可把中心轴9设计成空心的,轮腔6的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凸柱12嵌入空心轴的两端,滚筒以凸柱12为轴转动。把上述滚动式吸水器置于有积水的地面上,用手柄1推动,滚筒依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泡塑滚筒10可吸附地面积水,转至刮水板7处,受刮水板7的挤压,泡塑滚筒10吸附的水析出,经排水孔13流入贮水腔8。当贮水腔8内的水汇集较多时,可以从壳体2上的出水口4倒出,出水口4应配有盖3。用本技术清除地面上的积水,与拖把相比,要省力、便捷得多,只需不停地推动手柄向前,就可把水收集到壳体内,尤其适用于较浅的地面积水,如家庭卫生间、厨房等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滚筒式吸水器,具有一个安有手柄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形成一空腔,空腔下部是一个贮水腔,壳体下方向内凹入一个以上的轮腔,由壳体向每个轮腔凸伸出一刮水板,刮水板上有均布的排水孔通至贮水腔,每个轮腔安装一个滚筒,每一个滚筒由一个中心轴穿于一个泡塑滚筒构成,每个泡塑滚筒两端各接一个滚轮,滚轮直径略小于泡塑滚筒的直径,中心轴安装在壳体轮腔的两侧面上,刮水板伸抵于泡塑滚筒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滚筒式吸水器,具有一个安有手柄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形成一空腔,空腔下部是一个贮水腔,壳体下方向内凹入一个以上的轮腔,由壳体向每个轮腔凸伸出一刮水板,刮水板上有均布的排水孔通至贮水腔,每个轮腔安装一个滚筒,每一个滚筒由一个中心轴穿于一个泡塑滚筒构成,每个泡塑滚筒两端各接一个滚轮,滚轮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平
申请(专利权)人:姜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