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方法及车辆,系统包括交流绝缘检测装置、漏电流接触器、漏电检测电阻、断路器和控制器,断路器、漏电流接触器、交流漏点检测装置依次串联,并连接在中性线与车辆之间;漏电检测电阻与漏电流接触器并联;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漏电流值并将预警/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车辆状态控制漏电流接触器闭合或断开,使得车辆辅助供电模式为TT模式或IT供电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增加隔离变压器,降低车辆设计成本;当发生漏电故障后自动转换为IT供电模式,不需要切除故障负载电源,降低对运营秩序的影响,提高车辆可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方法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流漏电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轨道交通车辆的辅助供电系统常采用TT或IT两种供电模式,TT供电模式不需要增加隔离变压器就可以实现AC220V供电,TT供电模式需要增加隔离变压器才可以实现AC220V供电。且TT供电模式下,负载发生漏电时由于回路阻抗较小,电流持续增加会导致设备烧损甚至车辆起火,必须立即切除故障单元电源,车辆动力损失,影响行车秩序;IT供电模式下,负载发生漏电时由于回路阻抗很大,漏电流较小,可以不切除电源维持运行,可用性较高,但是必须保证漏电检测装置持续报警。以往的漏电检测系统需要根据供电模式进行配置,或者增加隔离变压器实现供电,投入设备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方法及车辆,本专利技术保证车辆正常工作时辅助系统工作在TT模式下,不需要增加隔离变压器,降低车辆设计成本;当发生漏电故障后自动转换为IT供电模式,不需要切除故障负载电源,降低对运营秩序的影响,提高车辆可用性。
[0005]根据一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包括交流绝缘检测装置、漏电流接触器、漏电检测电阻、断路器和控制器,其中:
[0007]所述断路器、漏电流接触器、交流漏点检测装置依次串联,并连接在中性线与车辆之间;
[0008]所述漏电检测电阻与漏电流接触器并联;
[0009]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漏电流值并将预警/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车辆状态控制漏电流接触器闭合或断开,使得车辆辅助供电模式为TT模式或IT供电模式;
[0010]所述漏电检测电阻用于在IT供电模式将漏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0011]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回采漏电流接触器状态,根据漏电流接触器状态,配置不同的设定电流阈值。
[0012]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用于在TT模式下,当检测的漏电流超过第一设定电流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给控制器,当检测的漏电流超过第二设定电流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给控制器。
[0013]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用于在IT模式下,当检测的漏电
流超过第三设定电流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给控制器。
[0014]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收到预警信号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预警信息,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测。
[0015]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收到报警信号时,控制漏电流接触器断开,使得车辆辅助供电模式从TT模式转为IT供电模式。
[0016]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属于车辆网络,通过通信网络与地面服务器通信。
[0017]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获取车辆状态,当车辆正常工作时,控制漏电流接触器闭合,使车辆辅助供电模式工作在TT模式;
[0019]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检测车辆漏电流值,比较漏电值和对应设定电流阈值的大小,生成相应的预警/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0020]当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生成报警信号后,控制漏电流接触器断开,车辆漏电流通过漏电检测电阻回到中性线,使车辆辅助供电模式转为IT供电模式;
[0021]检测此时漏车辆漏电流值,比较漏电值和对应设定电流阈值的大小,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0022]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根据车辆辅助供电模式的不同,基于采集到的相应的漏电流值,自动计算车辆的单相绝缘阻值并进行记录。
[0023]一种车辆,包括或连接有上述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能够保证车辆正常工作时辅助供电系统工作在TT模式下,不需要增加隔离变压器,可降低车辆设计成本;
[0026]当发生漏电故障后自动转换为IT供电模式,不需要切除故障负载电源,降低对运营秩序的影响,提高了车辆可用性。
[0027]本专利技术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可以自动识别辅助系统的工作模式(TT或IT),并计算线路绝缘不良的阻抗值。
[0028]本专利技术在TT模式的漏电电流超过对应阈值,进行预警或报警,同时及时控制漏电流接触器断开,车辆漏电流通过限流电阻回到N线,车辆辅助供电模式由TT模式转换为IT供电模式。此时车辆漏电流经限流电阻限流后,漏电流值很小,不会造成车辆的设备损坏和车辆起火。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的JDK状态回采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的TT模式下漏电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的IT模式下漏电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8]实施例一:
[0039]一种基于TT到IT供电模式转换的高速动车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实现高速动车组辅助供电模式由TT向IT转换后仍具备漏电流检测功能,一方面保证了车辆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可对车辆漏电流和绝缘电阻进行实时监控。
[0040]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交流绝缘检测装置、漏电流接触器JDK、漏电检测电阻R、断路器JDN、车辆网络五部分组成。交流漏点检测装置检测车辆漏电流值并将预警和报警信号发送给车辆网络,车辆网络根据车辆状态控制JDK并实现报警信号的弹屏提示,R电阻可将漏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0041]车辆正常工作时,JDK闭合,辅助供电系统为TT工作模式。交流绝缘检测装置测量车辆的漏电流。车辆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交流绝缘检测装置、漏电流接触器、漏电检测电阻、断路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断路器、漏电流接触器、交流漏点检测装置依次串联,并连接在中性线与车辆之间;所述漏电检测电阻与漏电流接触器并联;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漏电流值并将预警/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车辆状态控制漏电流接触器闭合或断开,使得车辆辅助供电模式为TT模式或IT供电模式;所述漏电检测电阻用于在IT供电模式将漏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回采漏电流接触器状态,根据漏电流接触器状态,配置不同的设定电流阈值。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用于在TT模式下,当检测的漏电流超过第一设定电流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给控制器,当检测的漏电流超过第二设定电流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给控制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绝缘检测装置用于在IT模式下,当检测的漏电流超过第三设定电流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给控制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供电模式转换的交流漏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收到预警信号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全,于延尊,林森,马周聪,贾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