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除砂功能的污泥热水解系统,包括:浆化机、热水解反应罐、缓冲沉砂罐、换热器和旋流除砂器;第一送料泵将浆化机处理的污泥输送到热水解反应罐,第二送料泵将热水解反应罐内热水解后的污泥输送到缓冲沉砂罐进行一级除砂,第三送料泵将缓冲沉砂罐处理后的高含砂污泥输送到旋流除砂器进行二级除砂,较重的砂类物质经过排砂口流入到脱水单元;第四送料泵将缓冲沉砂罐处理后的脱砂污泥和旋流除砂器处理后的轻质污泥输送到换热器中,污泥的余热通过换热器回收的同时将其冷却,进入厌氧处理单元。缓冲沉砂罐与旋流除砂器相互配合形成两级除砂系统,去除污泥中的砂砾,避免污泥中的砂砾破坏厌氧处理设备,提高厌氧处理的效率。提高厌氧处理的效率。提高厌氧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砂功能的污泥热水解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除砂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除砂功能的污泥热水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社会上厌氧消化因其能够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污泥高温热水解预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污泥预处理技术,它可破碎污泥细胞结构,加速溶解污泥中的大分子物质,克服污泥微生物破壁及溶出限速因素,从而提高污泥的水解速率,提高厌氧消化产气速率并缩短污泥提留时间。
[0003]但污泥常常由于水厂水质不同、季节变化等因素导致含有较多砂砾等无机颗粒组分,无机物占比50%甚至更多。其沉淀于厌氧消化罐内,一方面造成设备造成磨损,另一方面影响厌氧消化进程和效率。因此污泥中砂的去除对其后续处理处置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除砂功能的污泥热水解系统。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除砂功能的污泥热水解系统,包括:浆化机、热水解反应罐、缓冲沉砂罐、换热器和旋流除砂器;
[0007]所述浆化机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连接外部污泥源,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浆化机的下半部;
[0008]所述热水解反应罐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热水解反应罐的底部;
[0009]所述缓冲沉砂罐上设有第三进料口、脱砂污泥出料口和高含砂污泥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缓冲沉砂罐顶部的所述第三进料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出料口,所述高含砂污泥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缓冲沉砂罐底部,所述脱砂污泥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缓冲沉砂罐中部;
[0010]所述换热器的一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脱砂污泥出料口,另一端连接厌氧处理单元,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四送料泵;
[0011]所述旋流除砂器具有进泥口、轻质污泥出口和排砂口,所述进泥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高含砂污泥出料口,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送料泵,所述轻质污泥出口设置于所述旋流除砂器的顶部,所述轻质污泥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四送料泵的进料端,所述排砂口设置于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底部,所述排砂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脱水单元。
[0012]本技术方案中,污泥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到浆化机中,第一输送泵将浆化机处理后的污泥运输到热水解反应罐,热水解反应罐对反应罐内的污泥进行热水解处理,第二送料泵将热处理后的污泥通过第二管道输送到缓冲沉砂罐中,缓冲沉砂罐中将热水解后的污
泥进行暂存然后分离为脱砂污泥和高含砂污泥,脱砂污泥通过脱砂污泥出口流出,第四送料泵通过第五管道将脱砂污泥输送到换热器,脱砂污泥余热通过换热器回收的同时将其冷却,然后进入厌氧处理单元;高含砂污泥通过高含砂污泥出口流出,第三送料泵将高含砂污泥输送到旋流除砂器,旋流除砂器对高含砂污泥进行二次处理,将高含砂污泥中较重的砂类物质经过排砂口流出,将分离出的轻质污泥经过轻质污泥出口流出,轻质污泥流入第六管道,第四送料泵将第六管道内的轻质污泥输送到换热器中,对于轻质污泥的余热通过换热器回收的同时将其冷却,进入厌氧处理单元。缓冲沉砂罐与旋流除砂器相互配合形成两级除砂系统,去除污泥中的砂砾,避免污泥中的砂砾破坏厌氧处理中的设备,提高厌氧处理的效率。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沉砂罐内设有沉降区和沉砂区,所述沉降区位于所述沉砂区的上方,所述缓冲沉砂罐上设有第一搅拌装置;
[0014]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缓冲沉砂罐上的第一电机和设置于所述沉降区内的第一搅拌浆,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浆的第一旋转轴。
[0015]本技术方案中,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进行转动,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旋转轴进行转动,第一旋转轴的转动使得第一搅拌浆进行转动,使得污泥进行初级分离,沉降区内为脱砂污泥,通过脱砂污泥出口流出,沉砂区为高含砂污泥,通过高含砂污泥出口流出。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沉降区与所述沉砂区的体积比为3:1
‑
4:1。
[0017]本技术方案中,沉降区与沉砂区的比例设置,有利于第一搅拌桨进行搅拌,同时能够提高沉砂的效率。
[001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桨位于所述沉砂区的长度不超过位于所述沉砂区内高度的1/3,所述第一搅拌桨的转动速率为 10~50r/min。
[0019]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搅拌桨位于所述沉砂区的长度不超过位于沉砂区内高度的 1/3,能够在保证搅拌的基础上防止沉砂区的泥砂向上翻起。
[002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浆化机内设有若干第二搅拌装置;
[0021]所述第二搅拌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浆化机上的第二电机和设置于所述浆化机内的第二搅拌浆,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浆上的第二旋转轴。
[0022]本技术方案中,浆化机通过若干第二搅拌装置实现浆化,第二搅拌装置工作原理为,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的第二输出轴转动,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驱动第二旋转轴转动,第二旋转轴转动带动第二搅拌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浆化机对污泥进行搅拌,便于第一送料泵进行抽取输送。
[002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制造材料为耐磨材料。
[0024]本技术方案中,旋流除砂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受到砂粒长时间的冲刷,耐磨材
料制成的旋流除砂器能够提高旋流除砂器的使用寿命。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污泥中砂可在有机质损失较低的前提下得到有效脱除;热水解反应罐中首先将污泥进行热水解处理,热水解处理可降低污泥黏度,同时降低解除有机物对砂砾的包裹黏附,提高污泥的流动性,同时提高除砂效率及改善厌氧消化性能,增加甲烷产量。
[0027]缓冲沉砂罐与旋流除砂器相配合形成两级除砂系统,首先缓冲沉砂罐进行一级除砂,然后将缓冲沉砂罐的高含砂污泥通过第三送料泵输送到旋流除砂器进行二级除砂,旋流除砂器降低了有机质对旋流除砂的干扰、提高了旋流除砂器的利用率,提高了旋流除砂器的除砂效率,防止污泥中的砂在后续工艺段中沉积、结块。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浆化机;1.1、第一进料口;1.2、第一出料口;1.3、第二搅拌装置; 2、第一送料泵;3、热水解反应罐;3.1、第二进料口;3.2、第二出料口;4、第二送料泵;5、缓冲沉砂罐;5.1、第三进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砂功能的污泥热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浆化机、热水解反应罐、缓冲沉砂罐、换热器和旋流除砂器;所述浆化机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连接外部污泥源,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浆化机的下半部;所述热水解反应罐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热水解反应罐的底部;所述缓冲沉砂罐上设有第三进料口、脱砂污泥出料口和高含砂污泥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缓冲沉砂罐顶部的所述第三进料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出料口,所述高含砂污泥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缓冲沉砂罐底部,所述脱砂污泥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缓冲沉砂罐中部;所述换热器的一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脱砂污泥出料口,另一端连接厌氧处理单元,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四送料泵;所述旋流除砂器具有进泥口、轻质污泥出口和排砂口,所述进泥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高含砂污泥出料口,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送料泵,所述轻质污泥出口设置于所述旋流除砂器的顶部,所述轻质污泥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四送料泵的进料端,所述排砂口设置于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底部,所述排砂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脱水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虎,薛勇刚,陈小华,李铭,刘文静,施昱,姜明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普兰德生物质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