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554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1/k倍频程的精细化声刺激方式,将人耳可听频率范围中第一频率区间划分成u个倍频程,每个倍频程进行k倍分割,划分为k个待测频带,并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搜寻V型切迹,得到V型切迹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所述12≤k≤24;S2、根据第一频率区间对应的频率范围,划分k1个临界频带,获取位于同一临界频带的切迹听力损伤的各个V型切迹频点,并得到相应临界频带的耳鸣特征频点;S3、对耳鸣匹配进行二维可视化界面处理,耳鸣匹配界面包括与人类的可听频率范围第一频率区间内各个临界频带分别对应的耳鸣特征频点。区间内各个临界频带分别对应的耳鸣特征频点。区间内各个临界频带分别对应的耳鸣特征频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耳鸣是指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它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耳鸣是一种主观现象,难以客观的进行评价,仅能通过患者的主观反应来进行测定和描述。目前耳鸣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激发和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对耳鸣的觉察亦有较大的影响。
[0003]由于耳鸣的发生与听力障碍密切相关,传统的研究主要围绕耳蜗的功能进行,认为耳鸣是耳蜗内、外毛细胞受损或功能异常,自发性放电活动所致。该理论可以解释一些耳鸣,如耳蜗病变者常可发生耳鸣,也被许多实验数据所支持。目前,85%的耳鸣证明与毛细胞损伤有关,这种损伤由噪声、衰老、耳毒性药物、过敏、外耳道炎症或中耳炎等造成。最近的研究发现即使一些主诉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在纯音听阈测试中,也常常出现一个“V”型切迹样的听力损失(切迹听力损伤),这种听力损伤有可能是噪声暴露所引起的早期表现,这是由内耳的毛细胞损伤或其他外周疾病造成听力损失的结果,这种听力损失同样与耳鸣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到现在为止没有用于耳鸣治疗的有效药物,临床上一般通过耳鸣患者的主观判断来诊断耳鸣,推荐的治疗方法通常为掩蔽和习服(TRT)。
[0004]耳鸣掩蔽疗法使用包含与患者的耳鸣声音相似的频率信号的噪声、音乐等声音来掩蔽患者的耳鸣声音。
[0005]习服疗法也是用掩蔽疗法的声音信号,但不再强调要掩蔽患者耳鸣声,患者通过长期聆听来适应或忽略耳鸣声音以减轻耳鸣造成危害的方法。
[0006]尽管掩蔽疗法和习服疗法都试图应用包含与患者耳鸣声学特征相同的声音信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上现有的测试手段无法精准地获得患者耳鸣的频率、响度等声学特征,而使得掩蔽与习服疗法的效果不佳或由于患者长期聆听不准确的治疗音信号而对原来正常的听力区域带来伤害。因此虽然耳鸣测试已是临床听力学常规测试之一,由于使用设备和测试方法局限,缺乏耳鸣临床数据的精确度和全面性,影响有效的治疗和康复。目前大部分耳鸣听力学测试通过标准听力计完成,而后者的设计框架和应用范围基本是30年前的技术,通过播放不同的测试声音信号让患者与自己耳鸣声比较来寻找匹配耳鸣声学特征,操作手工性,缺乏频率精确度和适应耳鸣测试的灵活性,过分地依赖患者主观判断,导致无法满足耳鸣测试标准化需求。
[0007]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需要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与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采用1/k倍频程的精细化声刺激方式,将人耳可听频率范围中第一频率区间划分成u个倍频程,每个倍频程进行k倍分割,划分为k个待测频带,并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搜寻V型切迹,得到V型切迹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所述12≤k≤24;
[0011]S2、根据第一频率区间对应的频率范围,划分k1个临界频带,获取位于同一临界频带的切迹听力损伤的各个V型切迹频点,并得到相应临界频带的耳鸣特征频点;
[0012]S3、对耳鸣匹配进行二维可视化界面处理,耳鸣匹配界面包括与人类的可听频率范围第一频率区间内各个临界频带分别对应的耳鸣特征频点;
[0013]S4、选择位于低频、中频和高频的临界频带的候选的耳鸣特征频点分别输出听觉信号,由用户比较选择与耳鸣频率特征最接近的听觉信号,实现耳鸣匹配粗选;
[0014]S5、将耳鸣匹配粗选确定的匹配区域内所有耳鸣候选频点听觉信号逐个输出,由用户从中比较并选择与耳鸣频率特征最接近的频点,将与用户的耳鸣频率对应的听觉信号的频率信息存储为耳鸣特征频带,实现耳鸣匹配精选;
[0015]S6、将用户左右耳对应的耳鸣特征频带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并由用户确认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与用户耳鸣频率特征是否相同,
[0016]若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与用户耳鸣频率特征不相同,则跳转到S4,
[0017]若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与用户耳鸣频率特征相同,则判定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正确。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人耳可听频率范围进行划分,得到不同的临界频带,并获取不同临界频带中的V型切迹频点,进而得到用户的耳鸣特征频点,通过耳鸣匹配粗选及耳鸣匹配精选方法进一步对用户耳鸣特征频带进行筛选,而将用户左右耳对应的耳鸣特征频带进行融合处理,是为了减小用户双耳均耳鸣且对应的耳鸣特征频带不同时,双耳对应的耳鸣特征频带相互作用,进而对用户造成影响,比如,双耳对应的耳鸣特征频带产生共振现象,使得对应的听觉信号相互作用,使得融合后的听觉信号振幅增强,进而对用户的听力造成不良影响。
[0019]进一步的,所述S1中得到V型切迹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1、获取用户左右耳听力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每个倍频程中每个待测频带内相应的切迹频点,所述切迹频点包括该点在待测频带中对应的频率及相应的听力损伤值;
[0021]S1.2、根据用户左右耳听力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对应的各个切迹频点,得到用户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
[0022]S1.3、根据用户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得到V型切迹及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
[0023]进一步的,所述S1.1中获取切迹频点中相应的听力损伤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1.1、获取待求切迹频点在待测频带中对应的频率,播放与获取频率相同且大小为第一分贝的测试声音信号,并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
[0025]S1.1.2、当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减少第二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所述第二分贝小于第一分贝,
[0026]A1.1、当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继续执行S1.1.2,
[0027]A1.2、当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增加第三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所述第二分贝等于第三分贝的整数倍,
[0028]B1.1、若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继续执行A1.2,
[0029]B1.2、若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减少第四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所述第三分贝等于第四分贝的整数倍,
[0030]若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继续执行B1.2,
[0031]若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则将此时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保存为听力阈值,所述听力阈值表示该切迹频点中相应的听力损伤值,并跳转到S1.1.4;
[0032]S1.1.3、当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1/k倍频程的精细化声刺激方式,将人耳可听频率范围中第一频率区间划分成u个倍频程,每个倍频程进行k倍分割,划分为k个待测频带,并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搜寻V型切迹,得到V型切迹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所述12≤k≤24;S2、根据第一频率区间对应的频率范围,划分k1个临界频带,获取位于同一临界频带的切迹听力损伤的各个V型切迹频点,并得到相应临界频带的耳鸣特征频点;S3、对耳鸣匹配进行二维可视化界面处理,耳鸣匹配界面包括与人类的可听频率范围第一频率区间内各个临界频带分别对应的耳鸣特征频点;S4、选择位于低频、中频和高频的临界频带的候选的耳鸣特征频点分别输出听觉信号,由用户比较选择与耳鸣频率特征最接近的听觉信号,实现耳鸣匹配粗选;S5、将耳鸣匹配粗选确定的匹配区域内所有耳鸣候选频点听觉信号逐个输出,由用户从中比较并选择与耳鸣频率特征最接近的频点,将与用户的耳鸣频率对应的听觉信号的频率信息存储为耳鸣特征频带,实现耳鸣匹配精选;S6、将用户左右耳对应的耳鸣特征频带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并由用户确认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与用户耳鸣频率特征是否相同,若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与用户耳鸣频率特征不相同,则跳转到S4,若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与用户耳鸣频率特征相同,则判定用户融合后的耳鸣频带正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得到V型切迹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获取用户左右耳听力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每个倍频程中每个待测频带内相应的切迹频点,所述切迹频点包括该点在待测频带中对应的频率及相应的听力损伤值;S1.2、根据用户左右耳听力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对应的各个切迹频点,得到用户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S1.3、根据用户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得到V型切迹及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获取切迹频点中相应的听力损伤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1、获取待求切迹频点在待测频带中对应的频率,播放与获取频率相同且大小为第一分贝的测试声音信号,并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S1.1.2、当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减少第二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所述第二分贝小于第一分贝,A1.1、当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继续执行S1.1.2,A1.2、当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增加第三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所述第二分贝等于第三分贝的整数倍,B1.1、若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继续执行A1.2,B1.2、若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减少第四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所述第三分贝等于第四分贝的整数倍,若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继续执行B1.2,
若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则将此时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保存为听力阈值,所述听力阈值表示该切迹频点中相应的听力损伤值,并跳转到S1.1.4;S1.1.3、当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增加第二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A2.1、当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继续执行S1.1.3,A2.2、当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时,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减少第三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B2.1、若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继续执行A2.2,B2.2、若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则将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增加第四分贝,继续让用户进行倾听判断,若用户听不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继续执行B2.2,若用户能够听到播放的测试声音信号,则将此时测试声音信号的大小保存为听力阈值,并跳转到S1.1.4;S1.1.4、判断用户是否完成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每个倍频程中所有待测频带内相应的切迹频点的测试,若用户已完成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每个倍频程中所有待测频带内相应的切迹频点的测试,则判定测试完毕,若用户未完成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每个倍频程中所有待测频带内相应的切迹频点的测试,则跳转到S1.1.1,获取其余切迹频点中相应的听力损伤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中根据用户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得到V型切迹及相应的V型切迹频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3.1、分别获取用户左耳听力在第一频率区间范围内对应的各个切迹频点;S1.3.2、将S1.3.1中获取的切迹频点在平面直接坐标系中进行标记,并将对应频率相邻的切迹频点进行连接,得到用户左耳对应的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轴x表示频率值且频率值从小到大的方向表示横轴的正方向,纵轴y表示分贝值且分贝值从大到小的方向表示纵轴的正方向;S1.3.3、获取用户左耳对应的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中的变化趋势,得到用户左耳对应的V型听力损伤切迹,所述V型听力损伤切迹表示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中先递减后递增的两段相邻曲线,每个V型听力损伤切迹对应一个V型切迹频点,所述V型切迹频点表示V型听力损伤切迹中递减部分的曲线与递增部分的曲线之间的交点;用户右耳对应的V型听力损伤切迹的获取方法与用户左耳对应的V型听力损伤切迹的获取方法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鸣声治疗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得到相应临界频带的耳鸣特征频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获取用户左耳对应的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中各个V型切迹频点,将对应频率相邻的V型切迹频点进行连接,得到用户左耳对应的听力损伤参照曲线图;S2.2、获取用户左耳对应的听力损伤参照曲线图对应的函数F(x),所述F(x)为多段函
数;S2.3、获取用户左耳对应的1/k倍频程听力损伤切迹搜索曲线图对应的函数G(x),所述G(x)为多段函数;S2.4、获取位于同一临界频带的切迹听力损伤的各个V型切迹频点,并得到任意相邻的两个V型切迹频点对应的频率区间,将第一频率区间中第n1个临界频带中第n2个V型切迹频点与第n2+1个V型切迹频点对应的频率区间记为其中,表示第一频率区间中第n1个临界频带中第n2个V型切迹频点,第一频率区间中第n1个临界频带中V型切迹频点的个数记为N1L,当n2=0时,表示第一频率区间中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昌鸿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矽太益耳听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