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51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腔护理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咬胶结构。该咬胶结构包括咬胶外壁、咬胶内壁及咬胶底壁,其中咬胶底壁设置于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的底部,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均为U型结构,且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之间形成U型咬合槽,U型咬合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咬胶外壁前端设有门牙保护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咬合处根据力学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了梯形设计,可以承受更大的咬合力,在前牙后面的凹槽下沉设计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裁线槽的预埋既增加了受众群体,同时也降低了因产品不合适而造成的时间、经济等的浪费。经济等的浪费。经济等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咬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护理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咬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口腔护理领域,使用正畸矫治器、隐形牙套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正畸矫治器、隐形牙套却面临着一些佩戴上的问题,如牙套佩戴不到位、无法贴合牙齿等。因此,急需一种承受更大的咬合力且佩戴的舒适的咬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胶结构,以解决现有牙套佩戴不到位、无法贴合牙齿等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咬胶结构,所述咬胶结构包括咬胶外壁、咬胶内壁及咬胶底壁,其中咬胶底壁设置于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的底部,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均为U型结构,且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之间形成U型咬合槽,U型咬合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咬胶外壁前端设有门牙保护凹槽。
[0006]所述咬胶内壁的高度低于咬胶外壁的高度,且所述咬胶内壁前端设有前牙咬合下沉。
[0007]所述咬胶内壁的顶部圆弧过渡有咬胶内壁圆弧边,咬胶内壁圆弧边向所述U型咬合槽外侧延伸。
[0008]所述咬胶外壁的高度由前向后逐渐变小,且所述咬胶外壁顶部为圆弧形结构。
[0009]所述咬胶外壁的两侧端部为圆弧形结构。
[0010]所述咬胶底壁的上表面为咬胶上壁,咬胶上壁的两侧端部沿内到外间隔设有多个剪裁线槽。
[0011]所述咬胶底壁的厚度大于所述咬胶外壁和所述咬胶内壁的厚度。
[0012]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咬合处根据力学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了梯形设计,可以承受更大的咬合力,在前牙后面的凹槽下沉设计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裁线槽的预埋既增加了受众群体,同时也降低了因产品不合适而造成的时间、经济等的浪费。根据人体工程学对产品内外壁的弧线优化提升了产品派代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本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咬胶结构的轴测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咬胶结构的主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6]图中:1为门牙保护凹槽,2为咬胶外壁,3为前牙咬合下沉,4为咬胶内壁,5为剪裁
线槽,6为咬胶底壁,7为咬胶上壁,8为咬胶内壁圆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咬胶结构,该咬胶结构包括咬胶外壁2、咬胶内壁4及咬胶底壁6,其中咬胶底壁6设置于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的底部,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均为U型结构,且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之间形成U型咬合槽,U型咬合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咬胶外壁2前端设有门牙保护凹槽1。
[0019]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咬胶外壁2的高度由前向后逐渐变小,且咬胶外壁2顶部为圆弧形结构,咬胶外壁2的两侧端部也为圆弧形结构,采用仿人体牙龈走线弧度设计,佩戴更加容易便捷。咬胶外壁2前端的门牙保护凹槽1,采用前端门牙保护处弧线型设计凹槽,使呼吸更顺畅,佩戴更舒适。
[0020]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咬胶内壁4的高度低于咬胶外壁2的高度,且咬胶内壁4前端设有前牙咬合下沉3,这种前牙咬合线平滑下沉设计,咬合深度逐渐加深,使得咬合更加省力快捷。
[0021]进一步地,咬胶内壁4的顶部圆弧过渡有咬胶内壁圆弧边8,咬胶内壁圆弧边8向U型咬合槽外侧延伸。咬胶内壁4采用牙龈保护套仿人体工程学走线设计,贴合牙龈更紧密,佩戴更舒适。同时与咬胶外壁2配合形成牙龈保护套内外端高度差异设计,佩戴感更舒服,保护牙龈的同时更透气。咬胶内壁8采用弯曲圆弧结构,符合口腔内部的牙龈外部形状,咬合时更舒适。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咬胶底壁6的上表面为咬胶上壁7,咬胶上壁7的两侧端部沿内到外间隔设有多个剪裁线槽5。本实施例中,咬胶上壁7上预埋三条剪裁线槽5,供不同牙形尺寸佩戴者选择,使得剪裁更加方便快捷、更加精准细致。
[0023]进一步地,咬胶底壁6的厚度大于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的厚度,这种牙齿咬合处加厚处理,牙齿塑形更准确,抵御更大咬合力。又因咬胶底壁6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变大,即咬胶底壁6采用梯形宽度设计,符合牙齿尺寸变化趋势,提高与牙齿的贴合度。
[0024]本技术提供的咬胶结构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通过前牙凹槽设计使呼吸更顺畅,前牙后的下沉设计增加佩戴舒适感,内外壁仿人体牙龈走线设计,贴合牙龈更加紧密,底壁的梯形设计可以在受到冲击时抵御更大的咬合力,避免牙齿受伤,而预埋的裁线槽可以让佩戴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修剪合适的大小,使咬胶的佩戴更贴合、舒适。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咬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胶结构包括咬胶外壁(2)、咬胶内壁(4)及咬胶底壁(6),其中咬胶底壁(6)设置于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的底部,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均为U型结构,且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之间形成U型咬合槽,U型咬合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咬胶外壁(2)前端设有门牙保护凹槽(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胶内壁(4)的高度低于咬胶外壁(2)的高度,且所述咬胶内壁(4)前端设有前牙咬合下沉(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胶内壁(4)的顶部圆弧过渡有咬胶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赵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弘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