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光伏方舱和移动能源保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474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光伏方舱和移动能源保障系统,包括:方舱本体、光伏发电源、光伏逆变器、负载、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所述光伏发电源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外部;所述光伏逆变器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内部;所述光伏发电源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后通过交流接口接入交流电网;所述光伏发电源通过直流接口与其他方舱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源还与负载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光伏方舱具有轻便、机动灵活、离网供电等特点,易于安装放置、对使用地点要求低,便于接入电网的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在随车供电、应急保障、灾害抢险、工程施工、军队野外作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重要的应用价值。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光伏方舱和移动能源保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光伏方舱和移动能源保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因此对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重要。而光伏储能系统通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电池系统相结合,在电网供电系统中可以起到“负荷调节、存储电量、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作用。因此将太阳能和光伏储能系统的结合可以很好的解决安全、有效的用电问题。尤其在随车供电、应急保障、灾害抢险、工程施工、军队野外作战等需要离网用电的领域,如何有效的利用太阳能保障供电、供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光伏方舱和移动能源保障系统,包括:方舱本体、光伏发电源、光伏逆变器、负载、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所述光伏发电源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外部;所述光伏逆变器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内部;
[0004]所述光伏发电源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后通过交流接口接入交流电网;
[0005]所述光伏发电源通过直流接口与其他方舱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源还与负载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光伏发电源包括:多路光伏组件和光储一体机;
[0007]所述多路光伏组件分别接入光储一体机;所述光储一体机与所述负载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光伏方舱还包括:BMS管理系统、光伏组件展撤机构和结构箱体;
[0009]所述光伏组件展撤机构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外部,用于放置所述光伏发电源;
[0010]所述BMS管理系统与光伏发电源、逆变器和结构箱体连接;
[0011]所述BMS管理系统用于:当光伏发电源工作中出现异常时进行保护;所述异常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热和防雷保护。
[0012]优选的,所述结构箱体内设有:浪涌保护、防逆流保护器和分接开关。
[0013]优选的,所述光伏组件展撤机构包括:支架和立柱,支架设置于所述方舱主体外部,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架形成一定夹角。
[0014]优选的,所述支架的材质包括铝合金。
[0015]优选的,所述BMS管理系统包括:光伏MPPT控制单元、子通讯

能量管理单元和人机交互界面。
[0016]优选的,所述负载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加热器和制冷装置;
[0017]所述加热器和制冷装置均具有温控功能。
[0018]基于同一种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能源保障系统,包括:移动光伏方舱、储能方舱和管理系统;
[0019]所述移动光伏方舱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光伏方舱;
[0020]所述光伏方舱和储能方舱均与管理系统通讯连接;
[0021]所述光伏方舱通过直流接口与所述储能方舱连接;
[0022]所述光伏方舱通过交流接口与交流电网连接。
[0023]基于同一种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能源保障系统,包括:移动光伏方舱、储能方舱、柴油发电机方舱和管理系统;
[0024]所述移动光伏方舱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光伏方舱;
[0025]所述光伏方舱、柴油发电机方舱和储能方舱均与管理系统通讯连接;
[0026]所述光伏方舱通过直流接口分别与所述储能方舱和柴油发电机方舱连接;
[0027]所述光伏方舱通过交流接口与交流电网连接。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光伏方舱,包括:方舱本体、光伏发电源、光伏逆变器、负载、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光伏发电源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后通过交流接口接入交流电网;所述光伏发电源通过直流接口与其他方舱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源还与负载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光伏方舱具有轻便、机动灵活、离网供电等特点,易于安装放置、对使用地点要求低,便于接入电网的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在随车供电、应急保障、灾害抢险、工程施工、军队野外作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光伏方舱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以光伏方舱为主协同储能方舱充电/供电模式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以储能方舱为主协同光伏方舱进行辅助供电模式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方舱的一次系统示意图;
[0034]图5为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光伏方舱,旨在解决移动供电需求,尤其是针对高原地区供电和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问题,提升供电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针对移动式供电的需求,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光伏方舱包括:方舱本体、光伏发电源、光伏逆变器、负载、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所述光伏发电源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外部;所述光伏逆变器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内部;所述光伏发电源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后通过交流接口接入交流电网;所述光伏发电源通过直流接口与其他方舱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源还与负载连接,光伏发电源包括:多路光伏组件和光储一体机;所述多路光伏组件分别接入光储一体机;所述光储一体机与所述负载连接。
[0038]进一步的光伏方舱还包括:BMS管理系统、光伏组件展撤机构和结构箱体;
[0039]光伏组件展撤机构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外部,用于放置所述光伏发电源;
[0040]BMS管理系统与光伏发电源、逆变器和结构箱体连接;
[0041]BMS管理系统用于:当光伏发电源工作中出现异常时进行保护;所述异常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热和防雷保护。
[0042]在本专利技术光伏方舱的结构箱体内设有:浪涌保护、防逆流保护器和分接开关。
[0043]进一步的,光伏组件展撤机构包括:支架和立柱,支架设置于所述方舱主体外部,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架形成一定夹角。
[0044]支架的材质包括铝合金。
[0045]进一步的,BMS管理系统包括:光伏MPPT控制单元、子通讯

能量管理单元和人机交互界面。
[0046]本专利技术中的负载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加热器和制冷装置;并且加热器和制冷装置均具有温控功能。
[004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光伏方舱进行具体介绍。
[0048](1)光伏方舱具备温控功能
[0049]当光伏方舱在夏季高温场所运行时,为保护方舱内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安全,具备制冷装置。
[0050]光伏方舱具备独立运行与级联运行模式,光伏方舱独立运行与级联运行时,控制仓内具备加热、加热器带温控等功能。
[0051](2)光伏方舱强抗干扰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光伏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本体、光伏发电源、光伏逆变器、负载、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所述光伏发电源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外部;所述光伏逆变器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内部;所述光伏发电源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后通过交流接口接入交流电网;所述光伏发电源通过直流接口与其他方舱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源还与负载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源包括:多路光伏组件和光储一体机;所述多路光伏组件分别接入光储一体机;所述光储一体机与所述负载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方舱还包括:BMS管理系统、光伏组件展撤机构和结构箱体;所述光伏组件展撤机构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外部,用于放置所述光伏发电源;所述BMS管理系统与光伏发电源、逆变器和结构箱体连接;所述BMS管理系统用于:当光伏发电源工作中出现异常时进行保护;所述异常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热和防雷保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箱体内设有:浪涌保护、防逆流保护器和分接开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展撤机构包括:支架和立柱,支架设置于所述方舱主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艳段青沙广林王昊晴盛万兴史常凯孟晓丽穆易王金丽张姚吴云召赵彩虹刘璐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