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454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原水泵、高压泵、循环泵、阀门组件以及膜组件,所述原水泵和循环泵设置在膜系统进膜管路上,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三通球阀和第二三通球阀,所述第一三通球阀包括第一常通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三通球阀包括第二常通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连接原水进膜管路,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连接浓水出水管路,所述膜系统进膜管路连接至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的原水进膜管路,还包括有浓水回流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膜组件双向错流进出水。双向错流进出水。双向错流进出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很成熟的水处理工艺,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已经有了根据不同类型的膜开发出的专用膜系统工艺。现有的膜分离系统都有相对成熟的系统方案和系统图纸,设备设计与生产时只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和使用场地以及环境做微小的调整即可。
[0003]这种成熟的方案里管道的走向只有一种方式,系统中膜元件的结构决定了系统设计的思路,也决定了系统实际使用的工艺标准,但针对不同水质条件,同样的工艺流程往往会出现和设计出入很大的使用结果,高浓度水质下膜的污堵率,化学清洗周期,膜元件更换频率都会很高完全没法实现系统的设计要求。
[0004]主要原因是传统卷式膜元件的结构导致系设计水流方向只能朝一个方向流经。当膜系统所处的工作环境是条件比较恶略时膜系统就对预处理要求特别高,高污染物如不经过预处理直接进膜往往会因为现有膜元件结构问题造成膜元件的频繁污堵,频繁化学清洗,大大降低了膜系统的使用寿命,增加膜元件的更换和清洗频率,所有这些问题的结点就是系统管道走向是单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膜组件双向错流进出水的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其改变了传统工艺设计理念,提高系统使用率,延长膜元件使用寿命,降低膜元件的更换清洗频率,降低使用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包括原水泵、高压泵、循环泵、阀门组件以及膜组件,所述原水泵和循环泵设置在膜系统进膜管路上,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三通球阀和第二三通球阀,所述第一三通球阀包括第一常通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三通球阀包括第二常通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连接原水进膜管路,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连接浓水出水管路,所述膜系统进膜管路连接至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的原水进膜管路,还包括有浓水回流管路,所述浓水回流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的浓水出水管路,另一端连接至高压泵和循环泵之间的膜系统进膜管路,所述膜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原水进入管路以及产水流出管路,所述原水进入管路连接至第一常通口,所述膜组件靠近产水流出管路一侧设置有浓水管路,所述浓水管路连接至第二常通口。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球阀和第二三通球阀的规格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原水泵为一主一备设置。
[000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方案当系统设计里膜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了上述方案后,设备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实时设备参数改变膜系统水流方向,不定时的将膜元件里的污染物及时带出系统,大大降低系统污堵的风险,减少了膜系统的清洗频率,增长了使用周期,大大降低了额使用成本。优点包括系统设计局限性变小、提高膜系统的使用率,并且节能,减排,高效,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的示意图;
[0011]图2为阀门组件设置在整个水处理系统中的示意图。
[0012]图中:1、原水泵;2、循环泵;3、阀门组件;4、膜组件;5、膜系统进膜管路;6、第一三通球阀;7、第二三通球阀;8、第一常通口;9、第一开口;10、第二开口;11、第二常通口;12、第三开口;13、第四开口;14、原水进膜管路;15、浓水出水管路;16、浓水回流管路;17、原水进入管路;18、产水流出管路;19、浓水管路;20、高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包括原水泵1、高压泵20、循环泵2、阀门组件3以及膜组件4,所述原水泵1和循环泵2设置在膜系统进膜管路5上,所述阀门组件3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三通球阀6和第二三通球阀7,所述第一三通球阀6包括第一常通口8、第一开口9和第二开口10,所述第二三通球阀7包括第二常通口11、第三开口12和第四开口13,所述第二开口10和第四开口13之间连接原水进膜管路14,所述第一开口9和第三开口12之间连接浓水出水管路15,所述膜系统进膜管路5连接至第二开口10和第四开口13之间的原水进膜管路14,还包括有浓水回流管路16,所述浓水回流管路16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口9和第三开口12之间的浓水出水管路15,另一端连接至高压泵20和循环泵2之间的膜系统进膜管路5,所述膜组件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原水进入管路17以及产水流出管路18,所述原水进入管路17连接至第一常通口8,所述膜组件4靠近产水流出管路18一侧设置有浓水管路19,所述浓水管路19连接至第二常通口11。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球阀6和第二三通球阀7的规格相同。
[0016]优选的,所述原水泵11为一主一备设置。
[0017]本方案的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参照附图2,膜元件的两端分别定义为A端和B端,第一三通球阀6和第二三通球阀7的第一常通口8和第二常通口11为常开状态,如果需要将污水从A端送至B端,打开第二开口10和第三开口12,关闭第一开口9和第四开口13,这样污水从膜系统进膜管路5的原水泵1和循环泵2进入到入水管路,从第一常通口8流入到膜组件4,浓水通过浓水管路19从第三开口12回流至浓水回流管路16,实现污水从A端送至B端。如果需要将污水从B端送至A端,则打开第一开口9和第四开口13,关闭第二开口10和第三开口12,这样,污水从膜系统进膜管路5的原水泵1和循环泵2进入到入水管路,从第四开口13以及浓水管路19流入到膜组件4的B端,在通过膜组件4的污水膜系统进膜管路5、第一开口9以及浓水回流管路16流通至循环泵2,实现污水从B端送至A
端。
[0018]本方案当系统设计里膜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了上述方案后,设备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实时设备参数改变膜系统水流方向,不定时的将膜元件里的污染物及时带出系统,大大降低系统污堵的风险,减少了膜系统的清洗频率,增长了使用周期,大大降低了额使用成本。优点包括系统设计局限性变小、提高膜系统的使用率,并且节能,减排,高效,成本降低。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通球阀的双向错流膜分离组合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泵、高压泵、循环泵、阀门组件以及膜组件,所述原水泵和循环泵设置在膜系统进膜管路上,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三通球阀和第二三通球阀,所述第一三通球阀包括第一常通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三通球阀包括第二常通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连接原水进膜管路,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连接浓水出水管路,所述膜系统进膜管路连接至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的原水进膜管路,还包括有浓水回流管路,所述浓水回流管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索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