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36407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烹饪器具包括:容器;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制冷部,制冷部被配置为对容器制冷;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被配置为对容器加热;粉碎装置,粉碎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容器内,粉碎装置用于粉碎容器内的食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容器用于盛放食材,以对食材进行烹饪,在食材烹饪完成后,通过粉碎装置和制冷部的共同作用,加快了食材的降温速度,使得用户直接食用烹饪好的食材,防止烫伤的情况的发生,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长,还能够通过制冷部将食材的温度降低至冰感温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口感需求和不同食材的烹饪。同用户的口感需求和不同食材的烹饪。同用户的口感需求和不同食材的烹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烹饪器具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烹饪结束后由于食物太热,特别是流体食物如粥、汤等,温度太高烫嘴导致无法快速食用,需要放置很长时间才能食用;另外有的消费者喜欢吃冰感的食物,如夏天时喜欢吃冰镇的绿豆沙等,现有的做法是用烹饪器具把绿豆汤先煮熟,绿豆汤散热至室温后才能食用,用户需要长时间等待,而且操作也非常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容器;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制冷部,制冷部被配置为对容器制冷;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被配置为对容器加热;粉碎装置,粉碎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容器内,粉碎装置用于粉碎容器内的食材。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容器、制冷装置、加热装置和粉碎装置,容器用于盛放食材,加热装置用于对容器加热,从而使得容器内的食材被加热后熟化。在食材烹饪完成后,通过制冷部对食材降温,能够使得用户直接食用烹饪好的食材,防止烫伤的情况的发生,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长,还能够通过制冷部将食材的温度降低至冰镇口感的温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口感需求和实现不同食材的烹饪。在容器内留有剩余食材时,还可以通过制冷部直接对剩余食材进行保鲜,而无需将食材放入冰箱,同时,粉碎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器内,使得粉碎装置能够将容器内的食材粉碎,从而实现不同食材的制作,并且,在粉碎装置的搅拌下,还能够使得食材各部分传热均匀,加快降温速度。也就是,本申请提出的烹饪器具,通过加热装置对容器内的食材进行烹饪,在食材烹饪熟后,能够直接通过制冷装置对其进行降温,并且在加热过程中或者在制冷过程中均可通过粉碎装置粉碎食材,从而实现适口食材或冰感食材的制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部包括:第一制冷部,第一制冷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容器相接触。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部包括第一制冷部,通过第一制冷部可直接对容器进行降温,其中,第一制冷部的一部分与容器相接触,提高了第一制冷部与容器之间的导热效率,进而实现了对容器内食材的快速降温,减少用户等待时长。并且,通过第一制冷部与容器接触导热,不需要直接向食材中添加制冷介质,保证了烹饪后的食材的口感。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部还包括:第二制冷部;储液箱,储液箱用于储存制冷介质,第二制冷部被配置为对储液箱制冷;输送部,输送部与储液箱连通,输送部被配置为输送制冷介质,以通过制冷介质对容器制冷。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部还包括第二制冷部、储液箱和输送部,储液箱用于盛装制冷介质,通过第二制冷部实现对储液箱内的制冷介质的制冷。其中,输送部与储液箱相连通,输送部用于输送储液箱中的制冷介质,以通过制冷介质对容器制冷,使得容器内食材的温度快速降低,进而在预约阶段避免容器内的食材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温度,减少了容器的烹饪腔内食材降至设定温度的时长,在加热阶段结束后使得容器内的食材快速降至预设温度,从而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长,使得烹饪结束后用户即可食用。保证了储液箱内制冷介质的制冷效果,提高了制冷速度、缩短了用户等待时长,并且提升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装置还包括:罩体,第二制冷部设于罩体内,罩体自储液箱的底部伸入储液箱内;其中,罩体构成储液箱的底壁的至少一部分。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装置还包括罩体,将第二制冷部设置在罩体内,避免了第二制冷部直接与液体接触,进而避免第二制冷部被腐蚀,增加了第二制冷部的使用寿命。同时,罩体伸入储液箱内,增加了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了第二制冷部对储液箱的制冷速度。其中,将罩体设置成储液箱底部的一部分,简化了制冷装置的结构,并且提高了罩体与储液箱之间的密封效果。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装置还包括:罩体,第二制冷部设于罩体内,罩体自储液箱的底部伸入储液箱内,其中,储液箱的底部设有开口,罩体自开口伸入储液箱内并与开口密封连接。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罩体设置成独立的结构,储液箱的底部设置开口,罩体通过开口与储液箱密封连接,使得储液箱内的制冷介质不会泄露而腐蚀制冷装置,增加制冷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罩体伸入储液箱内,增加了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了第二制冷部对储液箱的制冷速度。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装置的第一制冷部串联连接以构成换热流路,第二制冷部与第一制冷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其中,第二制冷部和第一制冷部均为蒸发器。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第一制冷部和第二制冷部均为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第一制冷部构成换热流路,压缩机压缩冷媒,使得冷媒变为高温高压状态,然后冷媒依次流经冷凝器和第一制冷部后流回压缩机,实现与外部环境的换热,当冷媒流经第一制冷部时,在第一制冷部内蒸发吸热,进而带走容器的热量,实现对容器内食材的降温。其中,第一制冷部与第二制冷部串联连接,或者第一制冷部与第二制冷部并联连接,当第一制冷部与第二制冷部串联连接时,第一制冷部与第二制冷部同时制冷,也即第一制冷部对容器制冷,第二制冷部对储液箱制冷;当第一制冷部与第二制冷部并联连接时,可分别控制第一制冷部和第二制冷部的制冷操作,也即,可在对容器内的食材加热的过程中,开启第二制冷部对储液箱制冷,然后在加热完成后开启第一制冷部和输送部同时对容器制冷,也就是通过并联连接的方式,能够预先在储液箱内储存冷量,从而减少制冷时长以及用户等待食材降温的时长。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粉碎装置包括:搅拌部,搅拌部自容器的底壁
伸入容器内;驱动部,驱动部与搅拌部连接,位于容器的底部。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粉碎装置包括搅拌部和驱动装置,搅拌部与驱动装置连接,其中,搅拌部从容器的底部开口处伸入到容器内,驱动装置设置在容器的底部,驱动装置驱动搅拌部运动,实现食材的搅拌,进而使得食材各部分温度均匀。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搅拌部与容器可拆卸连接。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搅拌部与容器可拆卸连接,在食材烹饪结束后,能够分别单独清洗搅拌部和容器,减小用户的清洗难度,避免留下食材残渣,并且,使得用户清洗容器时更安全。
[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部,所述制冷部被配置为对所述容器制冷;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容器加热;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容器内,所述粉碎装置用于粉碎所述容器内的食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包括:第一制冷部,所述第一制冷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容器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还包括:第二制冷部;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制冷介质,所述第二制冷部被配置为对所述储液箱制冷;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输送部被配置为输送所述制冷介质,以通过所述制冷介质对所述容器制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罩体,所述第二制冷部设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罩体自所述储液箱的底部伸入所述储液箱内;其中,所述罩体构成所述储液箱的底壁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罩体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储液箱内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一制冷部串联连接以构成换热流路,所述第二制冷部与所述第一制冷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制冷部和所述第一制冷部均为蒸发器。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搅拌部,所述搅拌部自所述容器的底壁伸入所述容器内;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搅拌部连接,位于所述容器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与所述容器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参数;壳体,所述容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一制冷部设于所述容器和所述壳体之间,靠近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二制冷部设于所述壳体外部。9.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运行指令,开启所述加热装置以使所述烹饪器具进入加热阶段;在所述加热阶段中或在所述加热阶段完成后开启所述粉碎装置,在所述加热阶段完成后控制所述制冷部对所述容器制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包括第一制冷部,所述控制所述制冷部对所述容器制冷的步骤,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飞龙郭雄伟郑博文刘化勇黄韦铭羊小亮杨利杰瞿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