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I真空吸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22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AOI真空吸附治具。包括底模组件,底模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底板以及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包括导向杆、升降气缸以及导正装置,导向杆对称设置于升降气缸的两侧,底模组件的一侧还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与底板连接;阻挡装置包括垫块、阻挡机构升降气缸、升降钳以及推合滑块,阻挡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阻挡机构升降气缸通过垫块与固定支架连接且一端与升降钳活动连接,推合滑块活动设置于升降钳上且其朝向底板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性强,能有效解决AOI测试时需要手动调整导致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有效解决测试的过程中易发生滑动导致测试结果出错的问题。生滑动导致测试结果出错的问题。生滑动导致测试结果出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OI真空吸附治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具制备
,具体涉及AOI真空吸附治具。

技术介绍

[0002]AOI的中文全称是自动光学检测,是基于光学原理来对焊接生产中遇到的常见缺陷进行检测的设备,AOI是新兴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但发展迅速,很多厂家都推出了AOI测试设备,当自动检测时,机器通过摄像头自动扫描PCB,采集图像,测试的焊点与数据库中的合格的参数进行比较,经过图像处理,检查出PCB上缺陷,并通过显示器或自动标志把缺陷标示出来,供维修人员修整,其中,计算机输入设备的生产中采用AOI检测尤为重要。
[0003]参照专利文件CN202011642351.4中描述的一种治具拆装方法,该专利文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用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AOI测试的通用治具为了对PCB夹持限位,防止其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滑动,需要手动的调节夹持板,将夹持板夹持到PCB上,操作较为麻烦,降低测试效率,且其根据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治具需要进行更替以配合不同型号的AOI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AOI真空吸附治具,该真空吸附治具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AOI测试时需要手动调整导致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有效解决测试的过程中易发生滑动导致测试结果出错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AOI真空吸附治具,包括底模组件,所述底模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底板以及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顶升装置驱动所述底板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纵向中心轴线作径向往复运动,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导向杆、升降气缸以及导正装置,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面连接,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的两侧,所述导正装置套合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底模组件的一侧还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底板连接;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垫块、阻挡机构升降气缸、升降钳以及推合滑块,所述阻挡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阻挡机构升降气缸通过所述垫块与固定支架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升降钳活动连接,所述推合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升降钳上且其朝向所述底板设置。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为真空吸附底板,所述真空吸附底板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块以及呈L型的真空通孔,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通孔连接;所述真空通孔包括第一真空通孔、第二真空通孔、第三真空通孔以及第四真空通孔,所述第一真空通孔以及第二真空通孔对称设置且其输出端分别朝向所述流板方向以及逆流板方向,所述第三真空通孔以及第四真空通孔的输出端朝向保持一致。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吸附底板上还设置有框体密封凹槽、第一U形槽以及第二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以及第二U形槽分别与所述框体密封凹槽连接,所
述框体密封凹槽、第一U形槽以及第二U形槽上还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密封条,所述框体密封凹槽的槽体宽度为a,所述密封条的条形宽度为b,所述b大于a;所述第三真空通孔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U形槽以及框体密封凹槽之间,所述第四真空通孔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U形槽以及第二U形槽之间。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模组件的上方活动设置有载具,所述升降气缸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倾斜角度,所述升降钳相对所述升降气缸的纵向中心轴线作径向往复运动,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升降钳至指定位置时所述升降钳与所述载具的最高水平面保持一致。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推合滑块与所述升降钳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为磁吸、液压以及弹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垫块的极限垂直高度为3mm。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所述感应装置对检测载具到位后反馈至所述底模组件以及阻挡装置,且所述阻挡装置限制所述载具运动;
[0014]S2: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真空吸附底板上抬,所述上抬时间为1sec,所述真空泵运作抽真空,所述抽真空时间为0.5sec,所述真空吸附治具开始AOI操作;
[0015]S3:所述真空泵断开真空,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真空吸附底板下降,所述下降时间为0.5sec。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采用加宽型的底模组件,其载具限制压合方式不变,以适配不同型号的载具,无需进行额外的人工更替动作,有效降低人工消耗成本,其次,采用感应装置实时感应载具流动状态,到位后自动反馈至底模组件进行气缸抬起同时控停传输轨道,自动化AOI检测同时提高检测精度。
[0018]采用开设有真空通孔的底模组件与真空泵,当载具受限位于所述底模组件上时使用真空泵对底模组件进行抽真空工作以产生吸附力提高位移限制力,防止AOI工作时载具偏移导致检测失败,有效提高AOI检测精度,以及AOI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4]图1至图4中各数字标识对应部件名称如下:
[0025]底模组件

1;固定支架

11;底板

12;顶升装置

13;导向杆

131;升降气缸

132;导正装置

133;真空泵

2;阻挡装置

3;垫块

31;阻挡机构升降气缸

32;升降钳

33;推合滑块

34;密封块

4;第一真空通孔

41;第二真空通孔

42;第三真空通孔

43;第四真空通孔

44;框体密封凹槽

51;第一U形槽

52;第二U形槽

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
[0027]术语“连接”应作为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28]术语“前方”、“后方”、“侧方”、“上方”以及“下方”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描述。
[0029]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AOI真空吸附治具,包括底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组件(1)包括固定支架(11)、底板(12)以及顶升装置(13),所述顶升装置(13)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1)上且一端与所述底板(12)连接,所述顶升装置(13)驱动所述底板(12)相对所述固定支架(11)的纵向中心轴线作径向往复运动,所述顶升装置(13)包括导向杆(131)、升降气缸(132)以及导正装置(133),所述升降气缸(132)与所述底板(12)靠近所述固定支架(11)的一侧面连接,所述导向杆(131)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132)的两侧,所述导正装置(133)套合于所述导向杆(131)上,所述底模组件(1)的一侧还设置有真空泵(2),所述真空泵(2)与所述底板(12)连接;所述底模组件(1)的一侧还设置有阻挡装置(3),所述阻挡装置(3)包括垫块(31)、阻挡机构升降气缸(32)、升降钳(33)以及推合滑块(34),所述阻挡装置(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所述阻挡机构升降气缸(32)通过所述垫块(31)与固定支架(11)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升降钳(33)活动连接,所述推合滑块(34)活动设置于所述升降钳(33)上且其朝向所述底板(12)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I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为真空吸附底板(12),所述真空吸附底板(12)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块(4)以及呈L型的真空通孔,所述真空泵(2)与所述真空通孔连接;所述真空通孔包括第一真空通孔(41)、第二真空通孔(42)、第三真空通孔(43)以及第四真空通孔(44),所述第一真空通孔(41)以及第二真空通孔(42)对称设置且其输出端分别朝向所述流板方向以及逆流板方向,所述第三真空通孔(43)以及第四真空通孔(44)的输出端朝向保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OI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育李俊杨长洲雷明波胡利军廖先普张仲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华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