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ITO靶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304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了一种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ITO靶材的制备方法,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铟为阳极,导电基体为阴极,硝酸铵水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氢氧化铟沉淀;温度控制在25~45℃之间,电流密度为15~20A/dm2,电压为0.35~0.45V;(2)将氢氧化铟沉淀水洗、压滤、干燥,得氢氧化铟;(3)煅烧。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氧化铟;2)将氧化铟及氧化锡混匀,加水球磨,喷雾干燥造粒,得粉料;3)将粉料进行冷等静压成型;4)气氛烧结。本发明专利技术先通过优化的制备工艺,制备出高活性氧化铟粉末,再将该高活性氧化铟与氧化锡经混合球磨、造粒成型、气氛烧结可得到高密度ITO靶材。材。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ITO靶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ITO靶材
,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ITO靶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In2O3是制备ITO薄膜的主要原材料,ITO薄膜是一种n型宽带隙的新型半导体功能材料,其直接带隙在3.55

3.75电子伏特范围内,间接带隙为2.5电子伏特,具有高导电性、高可见光透射率等特点,在新材料领域有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ITO薄膜在平面显示、光伏太阳能、半导体、集成电路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作为后期材料研发的基础环节,纳米In2O3粉体的制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0003]由于电解法产生的氢氧化铟粉末微细容易团聚,团聚后的颗粒粒径分布幅度变宽,且后续煅烧过程中粉体的颗粒结构不可控,给高性能ITO靶材的制备造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先通过优化的制备工艺,制备出高活性氧化铟粉末,再将该高活性氧化铟与氧化锡经混合球磨、造粒成型、气氛烧结可得到高密度ITO靶材。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金属铟作为阳极,导电基体作为阴极,硝酸铵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氢氧化铟沉淀;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控制在25~45℃之间,电解的电流密度为15~20A/dm2,电压为0.35~0.45V;
[0008](2)将所述氢氧化铟沉淀依次进行水洗、压滤、干燥,得氢氧化铟;
[0009](3)将所述氢氧化铟进行煅烧,得氧化铟。
[0010]本专利技术中,将阳极和阴极浸渍于电解液而在两极间产生电位差并产生电流,从而将阳极金属溶解;电解过程发生的反应如下:
[0011]阳极:In

3e=In
3+

[0012]阴极:3H2O+3e=3OH

+3/2H2↑
[0013]本专利技术在电解过程中,通过将电流和电压控制在上述范围内,配合后续适宜的工艺,可易于制备得到粒径细小均匀且活性高的氧化铟。同时,将电解液的温度控制在25~45℃之间,可利于获得颗粒更加均匀的氧化铟颗粒,且整体产率高。若电解液温度过低,氢氧化铟析出速度偏慢,降低生产效率;电解温度过高,氢氧化铟的析出速度过快,导致离子之间快速聚集,得到的氧化铟颗粒不均匀,粒度分布范围过宽。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在对氢氧化铟进行煅烧时,整体煅烧时间短,耗能少。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硝酸铵水溶液的浓度为0.6~1.6mol/L,pH值为4~
5。本专利技术中,当硝酸铵的浓度过低,电解过程中槽电压会升高,耗电大;硝酸铵浓度过高,浆料中含盐量增加,用水量增大。且本专利技术硝酸铵水溶液的pH值低于4时,电解过程中产生氢氧化铟沉淀的速度偏低;当pH值高于5时,氢氧化铟沉淀生产速度会偏快,导致浓度不均匀的情况下生产氢氧化铟沉淀,最终产生的氧化铟的粒度分布范围较宽。此外,过高的pH值,将导致生成氢氧化铟沉淀立即发生溶解。
[0015]所述导电基体为钛板、石墨板、铂板、镀金板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电基体为钛板。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去离子水洗涤氢氧化铟沉淀,压滤后于100~120℃下恒温干燥4~8h,之后在80~100℃下真空干燥3~5h。在氢氧化铟沉淀干燥的过程中,先通过常压干燥,再进行真空干燥,并合理设置各阶段的干燥温度,可有效除去粉末中的微量水分,并利于后续粉料的焙烧,提升所得氧化铟的性能。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煅烧时,煅烧温度为750~900℃,升温速率为8~10℃/10min,煅烧时间为3~4h。本专利技术中,若煅烧温度设定过低,氢氧化铟粉末不能全部脱水形成氧化铟粉末;煅烧温度过高,会使刚生产的氧化铟细小颗粒长大变粗。而本专利技术将升温速率控制为8~10℃/10min,可在保持氢氧化铟粉末全部脱水的情况下,使所得氧化铟更加细小,而在煅烧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也能提升氧化铟颗粒的均匀度。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将阳极、阴极设置于电解槽中,所述电解槽中设置有多个阳极和多个阴极;所述阴极、阳极间隔交替排列,所述阴极、阳极的间隔距离为60~100mm;所述电解液在电解槽中保持循环流动状态。
[0019]作为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氧化铟(高活性氧化铟);
[0021]2)将所述氧化铟以及氧化锡混合均匀,加入水进行混合球磨,再进行喷雾干燥造粒,得到粉料;
[0022]3)将所述粉料进行冷等静压成型,得到ITO靶材素坯;
[0023]4)将所述ITO靶材素坯经气氛烧结得到ITO靶材;制备所述ITO靶材的过程中不添加粘结剂和分散剂。
[0024]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电解过程得到的氧化铟,在ITO粉末造粒成型过程中无任何有机粘合剂和分散剂,无需脱脂环节。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氧化锡的平均粒径D50为35~40nm;所述氧化铟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9~9.5):(0.5~1)。本专利技术选择适宜粒径的氧化锡,和氧化锡配合效果好。
[0026]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水后,氧化铟、氧化锡与水形成的球磨料的粘度为125~150CPS;所述球磨的温度为50~80℃,球磨的时间为6.5~8.5h;该球磨工艺中,合理设定球磨料的粘度、温度等参数,使粉料(氧化铟、氧化锡)的粒径进一步减小,同时使粉体的粒径范围分布变窄,更加集中均匀,提升烧结性能,提升ITO靶材的相对密度。
[0027]所述喷雾干燥造粒的具体步骤为:将球磨料运送至离心喷雾机内进行雾化,在冷却塔自然落下,控制造粒温度为30~50℃,离心机转速为10000r/min~12000r/min。通过上述喷雾干燥造工艺,可获得平均粒径为15~35nm左右的粉料,且粉料整体粒度均匀,粉末亲和力强,流动性好,利于后续实行冷等静压成型。
[0028]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冷等静压成型的压力为180~250MPa,加压速度为6~10MPa/min,保压时间为15~60min。进一步优选的,保压时间为30~60min。通过上述冷等静压成型工艺,使形成的ITO靶材素坯具有较高的相对密度,且结合适宜的加压速度,使压力均匀传递,整体密度均匀。
[002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气氛烧结温度为1400~1600℃,升温速率为50~70℃/h,保温时间为4~10h,氧气压力为

0.02~0.04MPa。进一步优选的,氧气压力为0~0.04MPa。本专利技术冷等静压成型所得到的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铟作为阳极,导电基体作为阴极,硝酸铵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氢氧化铟沉淀;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控制在25~45℃之间,电解的电流密度为15~20A/dm2,电压为0.35~0.45V;(2)将所述氢氧化铟沉淀依次进行水洗、压滤、干燥,得氢氧化铟;(3)将所述氢氧化铟进行煅烧,得氧化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硝酸铵水溶液的浓度为0.6~1.6mol/L,pH值为4~5;所述导电基体为钛板、石墨板、铂板、镀金板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去离子水洗涤氢氧化铟沉淀,压滤后于100~120℃下恒温干燥4~8h,之后在80~100℃下真空干燥3~5h。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煅烧时,煅烧温度为750~900℃,升温速率为8~10℃/10min,煅烧时间为3~4h。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阳极、阴极设置于电解槽中,所述电解槽中设置有多个阳极和多个阴极;所述阴极、阳极间隔交替排列,所述阴极、阳极的间隔距离为60~100mm;所述电解液在电解槽中保持循环流动状态。6.一种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安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