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发声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第一中心磁体、第二中心磁体、第一轭板和第二轭板。第一中心磁体的周侧形成供第一音圈伸入的第一磁间隙,且第一中心磁体背离第一振膜的一侧连接于第二轭板,第二中心磁体的周侧形成供第二音圈伸入的第二磁间隙,且第二中心磁体背离第二振膜的一侧连接于第一轭板。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二中心磁体在第一轭板和第二轭板之间呈平铺设置,第一轭板和第二轭板中至少一者与壳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双面发声的同时,减小发声装置的厚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要求2021年4月1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110358638.2、名称为“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声能转换
,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3]在目前的双面发声器件中,通常使用一个支撑板来支撑中心磁路组件,即在支撑板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一个中心磁体,每一个中心磁体的外周均形成一个磁间隙,两侧的音圈分别伸入两个磁间隙中。然而如此设置时,为保证每一磁间隙的深度都能满足各自对应的音圈工作,需要使得每一中心磁体的厚度较大,即在双面发声器件中,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中心磁体的厚度,导致双面发声器件的厚度增大,非常不利于产品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旨在实现双面发声的同时,减小发声装置的厚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声装置,包括:
[0006]壳体;
[0007]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设于第一振膜的第一音圈;
[0008]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设于第二振膜的第二音圈;以及,
[0009]磁路系统,包括第一中心磁体、第二中心磁体、具有导磁性的第一轭板和第二轭板,所述第一轭板和所述第二轭板并行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其中,
[0010]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周侧形成供所述第一音圈伸入的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轭板对应所述第一磁间隙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中心磁体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轭板,所述第二中心磁体的周侧形成供所述第二音圈伸入的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轭板对应所述第二磁间隙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中心磁体背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轭板;
[0011]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所述第二中心磁体在所述第一轭板和所述第二轭板之间呈平铺设置,所述第一轭板和所述第二轭板中至少一者与所述壳体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沿所述第一振膜的周向依次交替排布,每一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周侧均形成一所述第一磁间隙,每一所述第二中心磁体的周侧均形成一所述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对应每一所述第一磁间隙设有一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对应每一所述第二磁间隙设有一所述第二音圈;
[0013]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四中心磁体,所述第四中心磁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之间,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之间,所述第一中心磁体与所述第四中心磁体之间
形成部分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中心磁体与所述第四中心磁体之间形成部分所述第二磁间隙。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轭板包括第一支撑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沿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的排布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0015]所述第二轭板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沿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排布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0016]两个所述第一音圈自所述第一支撑部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伸入所述第一磁间隙,两个所述第二音圈自所述第二支撑部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伸入所述第二磁间隙。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呈环形,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以供所述第一音圈穿过;和/或,
[0018]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环形,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以供所述第二音圈穿过。
[0019]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一边磁体,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边磁体间隔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体背离另一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轭板还包括第一边导磁板,所述第一边导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磁体背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和/或,
[0020]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二边磁体,任意一个所述第二边磁体间隔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体背离另一所述第二中心磁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轭板还包括第二边导磁板,所述第二边导磁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边磁体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振膜为导电振膜,所述第一振膜上设有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焊盘;和/或,所述第二振膜为导电振膜,所述第二振膜上设有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音圈和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焊盘。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振膜包括沿第一环形轴线延伸的第一折环部,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折环部的第一导电段,所述第一导电段呈与所述第一环形轴线相垂直的弧形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导电段呈连续折弯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导电段呈与所述第一环形轴线不垂直的弧形设置;和/或,
[0023]所述第二振膜包括沿第二环形轴线延伸的第二折环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折环部的第二导电段,所述第二导电段呈与所述第二环形轴线相垂直的弧形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导电段呈连续折弯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导电段呈与所述第二环形轴线不垂直的弧形设置。
[0024]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印刷或喷涂成形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印刷或喷涂成形于所述第二振膜。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线路、及分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两端的两个第一导电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一焊盘电连
接,所述第一振膜上还设有覆盖所述第一导电线路的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导电线路、及分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线路两端的两个第二导电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音圈和所述第二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振膜上还设有覆盖所述第二导电线路的第二绝缘层。
[0026]可选地,所述第一焊盘和/或所述第二焊盘注塑固定于所述壳体。
[0027]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材质包括混合有导电粒子的环氧树脂、聚酯材料、有机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质包括混合有导电粒子的环氧树脂、聚酯材料、有机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一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定心支片,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包括第一环形连接部和两个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环形连接部连接所述壳体,每一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音圈;和/或,所述第二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二定心支片,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包括第二环形连接部和两个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二环形连接部连接所述壳体,每一所述第四支撑部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音圈。
[0029]本专利技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设于第一振膜的第一音圈;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设于第二振膜的第二音圈;以及,磁路系统,包括第一中心磁体、第二中心磁体、具有导磁性的第一轭板和第二轭板,所述第一轭板和所述第二轭板并行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周侧形成供所述第一音圈伸入的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轭板对应所述第一磁间隙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中心磁体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轭板,所述第二中心磁体的周侧形成供所述第二音圈伸入的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轭板对应所述第二磁间隙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中心磁体背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轭板;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所述第二中心磁体在所述第一轭板和所述第二轭板之间呈平铺设置,所述第一轭板和所述第二轭板中至少一者与所述壳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沿所述第一振膜的周向依次交替排布,每一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周侧均形成一所述第一磁间隙,每一所述第二中心磁体的周侧均形成一所述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对应每一所述第一磁间隙设有一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对应每一所述第二磁间隙设有一所述第二音圈;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四中心磁体,所述第四中心磁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之间,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之间,所述第一中心磁体与所述第四中心磁体之间形成部分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中心磁体与所述第四中心磁体之间形成部分所述第二磁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轭板包括第一支撑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沿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的排布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中心磁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轭板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沿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排布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中心磁体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两个所述第一音圈自所述第一支撑部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伸入所述第一磁间隙,两个所述第二音圈自所述第二支撑部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伸入所述第二磁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环形,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以供所述第一音圈穿过;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环形,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以供所述第二音圈穿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一边磁体,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边磁体间隔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体背离另一所述第一中心磁体的一侧,
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轭板还包括第一边导磁板,所述第一边导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磁体背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和/或,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二边磁体,任意一个所述第二边磁体间隔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刘松,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