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和动力传动系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772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具有壳体的电动马达和用于承载电动马达的承载装置,其中壳体包括与电动马达的前轴承盖一体式连接的机械式前轭和与电动马达的后轴承盖一体式连接的机械式后轭,其中前轭和后轭分别在电动马达上方在两个横向方向上从电动马达延伸出来,并且其中,承载装置通过前轭和后轭承载电动马达,从而在电动马达的下方和侧方形成自由空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的特征在于,驱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将壳体附加地支撑在承载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对应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对应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对应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和动力传动系测试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以及一种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对应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

技术介绍

[0002]由现有技术已知用于测试机动车辆变速器或完整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变速器测试台或动力传动系测试台。这种测试台一方面用于在所谓的生产线末端测试的范围内通过一系列负荷试验直接在动力传动系的制造之后识别其中的功能故障。典型的功能故障例如由具有间隙的构件、例如齿轮、同步环、同步体、多片式离合器盘和轴产生,所述构件可能偏移或者甚至可能激发振动。在功能检验的范围内,通常还测试声学行为和切换品质。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测试台也在针对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持续改进的开发中得到应用。通常,这种动力传动系测试台包括作为驱动器的电动马达。
[0003]在这种情况下,DE 10 2012 018 359A1描述了一种变速器测试台,该变速器测试台具有用作驱动马达的第一伺服马达和用作制动马达的第二伺服马达。驱动马达通过离合器与待测试的机动车辆变速器的驱动轴连接并且在其转速方面通过PC来控制,其中可模拟任意的转速曲线。制动马达经由另外的离合器与待测试的机动车辆变速器的从动轴连接。第二马达的转速也由PC控制。由PC模拟的转速曲线是实际行驶试验中测量的转速曲线。
[0004]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越来越多地出现,其结构在各种方面不同于内燃机驱动的动力传动系的结构。尤其,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必须被设计成用于明显更高的输入转速,这对在非常高的转速下的噪声行为并且尤其是对减振提出了特别的要求。用于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必须能够对应地提供高转速并且还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即使在高转速和非常高的转速下也仅产生最小的机械振动或将最小的机械振动导入到试件中。电动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另外的重要标准是,也能够测试电动的、轴线平行的车桥驱动器,其中至少一个轴必须紧挨着测试台的驱动马达的下方或侧方经过。相应地,必须在驱动单元的驱动马达的侧方和下方设置足够的自由结构空间。
[0005]由DE 19 15 896A1已知一种电动机器,其中定子板被冲压成使得电动机器的承载结构或者至少电动机器的部分由相同的板获得。通过该承载结构,电动机器可以被支撑,使得自由空间位于电动机器的下方。
[0006]DE 10 2016 224 138A1描述了一种用于电动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的电动马达,其中壳体可以通过机械式前轭和机械式后轭支撑。轭臂从壳体的上部区域开始侧向沿径向延伸,从而在马达的下方和侧方存在自由空间,试件的从动轴例如可以通过该自由空间从电动马达旁边经过。在此,前轭与电动马达的前轴承盖一体式地形成,并且后轭与电动马达的后轴承盖一体式地形成。因为马达轴的轴承因此非常牢固且刚性地与电动马达的悬架连接,所以尤其是即使在马达转速非常高时(如其对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
传动系所需的那样)也产生对出现的振动的突出的减振作用。
[0007]然而,已知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是不利的,因为这些驱动单元在越来越高的转速下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倾向于出现由电动马达引起的振动,这些振动然后可能传递到试件上并对测试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改进的驱动单元。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来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自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001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具有壳体的电动马达和用于承载所述电动马达的承载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电动马达的前轴承盖一体式连接的机械式前轭和与所述电动马达的后轴承盖一体式连接的机械式后轭,其中所述前轭和所述后轭分别在所述电动马达上方在两个横向方向上从所述电动马达延伸出来,并且其中所述承载装置通过所述前轭和所述后轭承载所述电动马达,从而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下方和侧方形成自由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将所述壳体附加地支撑在所述承载装置上。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其中动力传动系测试台被设计成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因此,待测试的试件是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与传统驱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区别尤其在于高得多的输入转速,该输入转速进而对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减振或刚度以及对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噪声行为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
[0012]除了驱动单元之外,这种动力传动系测试台通常还包括用于固持试件的固持件以及可能的一个或多个从动单元,这些从动单元能够产生试件相对于驱动单元的可调节的负荷。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单元本身包括具有壳体的电动马达,其中电动马达能够根据电动马达的操控向试件施加输入转速和输入转矩。壳体由外壳体和前轴承盖以及后轴承盖组成,其中前轴承盖和后轴承盖轴向地封闭外壳体。因此,前轴承盖和后轴承盖是壳体的组成部分。此外,前轴承盖固持马达轴的前轴承,并且后轴承盖对应地固持马达轴的后轴承。因此,马达轴通过前轴承或后轴承支撑在前轴承盖或后轴承盖处。
[0014]在此,前轴承盖与机械式前轭一体式地形成,该前轭位于电动马达上方并且对称地沿两个横向方向从电动马达延伸出来。同样,后轴承盖与机械式后轭一体式地形成,该后轭也位于电动马达上方并且同样对称地沿两个横向方向从电动马达延伸出来。该结构方式的优点在于,前轭或后轭与电动马达的连接被设计成特别刚性的,这有利于改善减振并因此改善试件的测试精度。
[0015]承载装置用于通过前轭和后轭支撑电动马达并且具有适合于此的支承面。有利地,前轭和后轭可以在支承面上与承载装置螺纹连接或夹紧,从而得到特别牢固的和特别减振的连接。此外优选地提出,承载装置至少部分地由矿物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或类似的
高阻尼材料构成,这种材料同样非常适合于减振。这种合适的材料例如是以受保护的名称“Hydropol”已知的。特别优选地,承载装置还具有金属骨架,该金属骨架被减振材料包围,尤其被浇注。因此承载装置本身也被设计成减振的。由于对于电动马达典型的、与燃烧发动机相比非常高的转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的减振具有很高的意义,因为否则由电动马达产生的振动会传播到试件中并且对其测试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
[0016]电动马达的前轭和后轭优选被设计为金属的和实心的,尤其由钢或钢合金形成。替代性地,前轭和后轭优选由铝或铝合金形成。此外,前轭和后轭还被设计成用于将电动马达支撑在承载装置上。特别优选地,与承载装置类似,前轭和后轭包括金属骨架,该金属骨架被矿物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或类似的高阻尼材料、尤其是“Hydro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电动的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动力传动系测试台的驱动单元(2),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具有壳体(3)的电动马达(1)和用于承载所述电动马达(1)的承载装置(4),其中所述壳体(3)包括与所述电动马达(1)的前轴承盖(5)一体式连接的机械式前轭(6)和与所述电动马达(1)的后轴承盖一体式连接的机械式后轭,其中所述前轭(5)和所述后轭分别在所述电动马达(1)上方在两个横向方向上从所述电动马达(1)延伸出来,并且其中所述承载装置(4)通过所述前轭(6)和所述后轭承载所述电动马达(1),从而在所述电动马达(1)的下方和侧方形成自由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模块(8,8',8”,8”'),所述支撑模块将所述壳体(3)附加地支撑在所述承载装置(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模块(8,8',8”,8”')被设计为减振器。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模块(8,8',8”,8”')借助于螺纹、借助于弹簧或者借助于可置入的楔形件可夹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模块(8,8',8”,8”')借助于为此设置的螺纹孔与所述壳体(3)和所述承载装置(4)可拧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模块(8,8',8”,8”')贴靠在所述前轴承盖或所述后轴承盖(5)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模块(8,8',8”,8”')要么正好水平地要么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