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215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系统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由窗框及固定玻璃组成,还包括排水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固定玻璃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该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通过设置烘干装置,接通电源后,电机和推动气缸启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风扇扇叶的转动带动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口上的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加热管,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推门与合页铰接的一侧转动,从而带动推门上的磁吸密封条和与穿孔上的磁吸密封条分离,进而让穿孔与排水槽连通,经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穿孔进入排水槽内,从而达到对排水槽内的潮湿水分进行干燥的效果。行干燥的效果。行干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系统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系统门窗是一个性能系统的完美有机组合,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地候变化、人候变化综合考虑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机械力学强度、隔热、隔音、防盗、遮阳、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还要考虑设备、型材、配件、玻璃、粘胶、密封件各环节性能的综合结果,缺一不可,最终形成高耐候性能的全候系统门窗。
[0003]现有铝合金窗框的排水主要是通过在型材的外侧面设置排水孔的方式排水,同时排水口的开口是直接迎风的,因此在雨天时雨水容易随着风进入排水孔内部,从而不仅无法顺畅排水,反而会发生倒灌进水的情况,且一般窗户内的雨水在排出后,内部潮湿的水汽均为外界自然风干或阳光晒干,不能及时在雨停时对内部进行烘干,从而潮湿水分容易在窗框内部造成积留,长时间下容易腐蚀窗框内部的构件,进而影响内部结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窗户的排水孔不能有效排水同时内部不能自行及时烘干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由窗框及固定玻璃组成,还包括排水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固定玻璃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0006]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窗框的下表面一侧并将在雨天时渗透入所述窗框内的雨水排出;
[0007]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窗框的内壁并将所述窗框内残留的潮湿水分进行烘干
[0008]优选地,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开设在所述窗框的内侧壁,所述窗框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槽延伸至所述窗框外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排水框,所述排水框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窗框的下表面一侧。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雨水随风拍打在窗体上,部分雨水渗透入窗框内,通过导水槽向下流动汇入排水槽内,排水槽的形状设置的上端为漏斗形、下端为弧形,漏斗形便于将雨水大量汇集,弧形防止雨水通过排水框倒灌。
[0010]优选地,所述排水框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固定连通。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排水槽内的雨水通过排水框上开设的凹槽排出。
[0012]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分别通过轴承与多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多个桨板,所述桨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排水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过滤罩。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的风带动雨水拍打到过滤罩上,过滤罩将雨水中携带
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风转动桨板转动,桨板的转动带动连接轴转动,随着风拍打在桨板上的雨水随着桨板的转动进入排水槽内,同时桨板的转动将排水槽内的积水排出,而雨停时,桨板随风的转动依然能将排水槽内的雨水排出,且排水槽内雨水的冲同样能带动桨板转动,从而带出排水槽内的雨水,进而达到排水的效果。
[0014]优选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腔体、通风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腔体开设在所述窗框的内壁,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所述窗框的下表面另一侧并通过吸入空气加热进而对所述窗框的内壁进行干燥,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壁并对所述窗框的内壁进行密封。
[0015]优选地,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开设在所述窗框的下表面另一侧,所述通风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通风口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腔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机。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通电源,电机启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风扇扇叶转动,风扇扇叶的转动带动空气通过通风口上的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加热管内,将加热管内的加热器设计的温度设置在30

40℃,经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进入腔体。
[0017]优选地,所述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的内壁连通,所述风扇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穿孔的内壁。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腔体内的加热空气通过穿孔进入排水槽内,进而沿着排水槽的内壁进行蔓延,从而对排水槽内部进行干燥。
[0019]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穿孔的内壁,所述侧板的外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推门。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板对穿孔进行遮挡,避免雨天时雨水通过穿孔进入腔体。
[0021]优选地,所述推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磁吸密封条,另一所述磁吸密封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穿孔的内壁。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磁吸密封条相互吸引,从而将推门与穿孔以及侧板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雨水进入腔体。
[0023]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推门的一侧避表面固定安装。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干燥通风时,启动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活塞杆的伸出带动推门沿着合页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磁吸密封条分离,同时带动推门的一端与穿孔分离,让加热后的空气进入排水槽内。
[0025]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26]1、通过设置排水装置,在雨天时渗透入窗框内的雨水通过导水槽向下引流入排水槽内,经排水槽汇聚后通过排水框上的凹槽排出窗框,风对桨板以及雨水对桨板的冲击带动桨板转动,雨天通过过滤罩进行过滤后落到排水框内,桨板的转动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桨板的转动将排水槽内的雨水排出,由于桨板对凹槽进行阻挡,落到桨板的雨水受力散开,因此只会带动部分雨水通过凹槽进入排水槽,从而防止雨水倒灌,达到排水的效果。
[0027]2、通过设置烘干装置,接通电源后,电机和推动气缸启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风扇扇叶的转动带动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口上的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加热管,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推门与合页铰接的一侧转动,从而带动推门上的磁吸密封
条和与穿孔上的磁吸密封条分离,进而让穿孔与排水槽连通,经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穿孔进入排水槽内,从而达到对排水槽内的潮湿水分进行干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的窗框结构立体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的排水框结构立体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的过滤罩结构立体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的桨板结构立体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的连接轴结构立体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的排水槽结构立体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由窗框(1)及固定玻璃(2)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固定玻璃(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5);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窗框(1)的下表面一侧并将在雨天时渗透入所述窗框(1)内的雨水排出;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窗框(1)的内壁并将所述窗框(1)内残留的潮湿水分进行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导水槽(3),所述导水槽(3)开设在所述窗框(1)的内侧壁,所述窗框(1)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水槽(301),所述导水槽(3)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301)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槽(301)延伸至所述窗框(1)外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排水框(302),所述排水框(30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窗框(1)的下表面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框(302)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303),多个所述凹槽(303)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301)的一端固定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3)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连接轴(304),所述连接轴(304)的外表面分别通过轴承与多个所述凹槽(303)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连接轴(30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多个桨板(305),所述桨板(305)的外表面与所述凹槽(30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排水框(30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过滤罩(30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窗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腔体(4)、通风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腔体(4)开设在所述窗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芳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莱成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