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10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板热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包括选择烫辊材及辊期位置、优化加热及轧制工艺,解决了传统轧制工艺中所不能避免的色差氧化铁皮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热轧带钢外观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在热轧带钢的生产中意义重大。在热轧带钢的生产中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板热轧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汽车行业需求,用于车辆制造的钢板对抗凹陷能力以及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发了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用于汽车外板的覆盖件,该覆盖件热轧加工工序直接影响该覆盖件的外观质量性能,现有技术中,对热轧工序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如CN109440006A通过增加B、Nb元素,从而控制自由碳原子的数量、提高产品性能,CN108486491A通过增加Ti、Nb元素,从而促进原子固溶,提高产品力学性能、成形性能,上述专利仅从改变成分设计上提高热轧质量,未考虑热轧工序对热轧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热轧工序对产品性能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通过控制热轧工艺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选择烫辊材及辊期位置
[0006]热轧烫辊材选择凉料,每加热炉内带钢至少编排3支烫辊材,辊期位置安排在15~30km;
[0007](2)加热
[0008]控制热料加热时间为180~280min,加热三段炉温为1180~1280℃,均热段炉温为1190~1240℃,板坯出炉温度为1200
±
20℃;
[0009](3)轧制
[0010]粗轧道次为1+5道次,粗轧末道次出口温度为1050120℃,按照中限控制;精轧道次为7道次,精轧机架间水全开,精轧出口温度为930115℃,层流采用U型冷却模式,卷取温度中部为700115℃,头尾为730115℃。
[0011]进一步的,带钢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C0.0010%~0.0035%、Si≤0.06%、Mn0.1%~0.7%、P0.015%~0.045%、S≤0.010%、Alt0.020%~0.060%、Nb0.004%~0.014%、Ti0.002%~0.014%、B0.0003%~0.0013%、N≤0.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2]进一步的,步骤(3)中,粗轧的中间坯厚度为28mm。
[0013]进一步的,步骤(3)中,轧制烫辊材的节奏为:
[0014]11月~次年3月,前5块钢轧制180s,后4块钢轧制150s,轧制9块钢后采用正常轧制节奏;
[0015]4月~当年10月,前5块钢轧制160s,后4块钢轧制130s,轧制9块钢后采用正常轧制节奏。
[0016]进一步的,步骤(3)中,轧制时投用边部加热器,加热温度为70℃。
[0017]进一步的,步骤(3)中,轧制时热连轧机打开保温罩,降低中间坯温度。
[0018]进一步的,步骤(3)中,轧制时F2~F5机架投用润滑轧制,其中F2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40ml/min,F3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38ml/min,F4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35ml/min,F5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30ml/min。
[0019]进一步的,步骤(3)中,精轧时开启F1机架中高压水除鳞。
[0020]进一步的,步骤(3)中,精轧时F1~F6机架间冷却水开口度分别设定为:30%、50%、40%、40%、30%、3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可通过优化板坯成分、优化热轧加热温度以及热轧关键参数过程控制命中率的方法,解决了传统轧制工艺中所不能避免的色差氧化铁皮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热轧带钢外观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在热轧带钢的生产中意义重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热轧带钢的成分设计如下,C0.0025%、Si0.05%、Mn 0.4%、P 0.030%、S0.010%、Alt 0.040%、Nb 0.010%、Ti 0.009%、B0.0010%、N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5](1)选择烫辊材及辊期位置:热轧烫辊材选择凉料,每加热炉内带钢编排4支烫辊材,杜绝热料热辐射影响汽车外板温度均匀性,辊期位置安排在20km;
[0026](2)加热:控制热料加热时间为200min,使加热负荷前移,加热三段炉温为1200℃,均热段炉温为1220℃,板坯出炉温度为1200
±
20℃;
[0027](3)轧制:粗轧的中间坯厚度为28mm,减小中间坯厚度,提高精轧轧制速度;轧制烫辊材的节奏为:前5块钢轧制180s,后4块钢轧制150s,轧制9块钢后采用正常轧制节奏;轧制时投用边部加热器,加热温度为70℃,减少边部温降,进而提高带钢组织均匀性;轧制时热连轧机打开保温罩,降低中间坯温度,进一步提高精轧轧制速度;轧制时F2~F5机架投用润滑轧制,其中F2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40ml/min,F3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38ml/min,F4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35ml/min,F5机架润滑油流速设定为30ml/min;
[0028]粗轧道次为1+5道次,粗轧末道次出口温度为1050
±
20℃,按照中限控制;精轧道次为7道次,精轧机架间水全开,精轧出口温度为930
±
15℃,层流采用U型冷却模式,卷取温度中部为700
±
15℃,头尾为730
±
15℃,精轧时开启F1机架中高压水除鳞,降低带钢表面温度,减少二次铁皮产生量;F1~F6机架间冷却水开口度分别设定为:30%、50%、40%、40%、30%、30%。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板坯成分、优化热轧加热温度以及热轧关键参数过程控制命中率的方法,解决了传统轧制工艺中所不能避免的色差氧化铁皮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热轧带钢外观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在热轧带钢的生产中意义重大。
[0030]尽管通过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烫辊材及辊期位置热轧烫辊材选择凉料,每加热炉内带钢至少编排3支烫辊材,辊期位置安排在15~30km;(2)加热控制热料加热时间为180~280min,加热三段炉温为1180~1280℃,均热段炉温为1190~1240℃,板坯出炉温度为1200
±
20℃;(3)轧制粗轧道次为1+5道次,粗轧末道次出口温度为1050120℃,按照中限控制;精轧道次为7道次,精轧机架间水全开,精轧出口温度为930115℃,层流采用U型冷却模式,卷取温度中部为700115℃,头尾为7301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其特征在于,带钢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C0.0010%~0.0035%、Si≤0.06%、Mn0.1%~0.7%、P0.015%~0.045%、S≤0.010%、Alt0.020%~0.060%、Nb0.004%~0.014%、Ti0.002%~0.014%、B0.0003%~0.0013%、N≤0.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板用烘烤硬化钢热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粗轧的中间坯厚度为28mm。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瑞孙丽荣万佳峰张维国左建强石润涛张华张明金张吉庆王峰李贺尹翠兰班晓阳仲建华刘杨文雄郭玉华姜利生周宇王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