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92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磁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预检测模块和诊断装置,包括:由升降模块、推送模块及提示模块所组成的检测床控制单元,用于将检测者推送至诊断装置内,且将检测者的待检测区域对准诊断装置的成像区进行核磁扫描,由扫描采集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所组成的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检测床上的检测者,且将检测者成像区的矢状面影像通过数据输出模块输出至服务终端进行诊断处理;通过服务终端中的预处理模块构建生成对抗网络,达到除去噪声的目的,以方便后续的疾病分类诊断工作及疑难影像与专家连线会晤,能够更好地实现疾病辅助诊断,从而提高了核磁检测的准确性。了核磁检测的准确性。了核磁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诊断
,具体涉及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
[0003]但是,目前的影像科在对患者核磁共振影像结果进行识别时,大都是服务终端依据数据库进行诊断工作,不具备分类诊断且疑难影像难以处理,从而对患者疾病的综合诊断中明显出现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了影像科在对患者核磁共振影像结果进行识别时,大都是服务终端依据数据库进行诊断工作,不具备分类诊断且疑难影像难以处理,从而对患者疾病的综合诊断中明显出现局限性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第一方面,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预检测模块和诊断装置,包括:由升降模块、推送模块及提示模块所组成的检测床控制单元,用于将检测者推送至诊断装置内,且将检测者的待检测区域对准诊断装置的成像区进行核磁扫描;由扫描采集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所组成的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检测床上的检测者,且将检测者成像区的矢状面影像通过数据输出模块输出至服务终端进行诊断处理;服务终端,用于通过数据接收模块接收诊断装置输入的检测者核磁影像数据,并对核磁影像进行处理诊断,以得出检测者检测区中是否存在疾病。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预检测模块用于预先检测待检测者身体状况是否达到核磁共振检测的要求,以及待检测者身上有无金属物品和磁铁类物品。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用于调整检测床的高度,准备就绪则通过推送模块将检测床上的患者推送至核磁共振仪器下,且将检测者的待检测区域对准核磁共振仪器的成像区,所述提示模块用于操作者通过语音提示检测者信息和通知检测者在扫描过程中换气或屛气工作、以及自动发出警报声提示检测者扫描工作结束。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单元中的S极磁石和N极磁石的位置相对应,且S极磁石和N
极磁石弧度均为60
°
~120
°
,所述扫描采集模块包括影像扫描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影像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检测者身体上的待检测区,且信息采集模块将检测区的成像下发至数据传输模块中,随后数据传输模块有介质的方式输入至服务终端。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终端包括数据接收模块、预处理模块、目标生成模块、网络计算模块、分类诊断模块和疑难影像输出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扫描单元中数据输出模块输入的检测区影像。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模块构建生成对抗网络,并利用对抗网络根据原有检测区影像生成无噪声影像,随后并经目标生成模块将无噪声影像转换成为png格式,且下发至网络计算模块中对png格式影像的像素大小实施进一步处理。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网络计算模块利用卷积网络并根据png格式的检测区影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特征图,并对特征图进行卷积和激活,随后再利用池化层对其进行最大池化以形成压缩特征图,并通过激活函数进行转换处理,所述服务终端中的网络层对转换处理的图像进行整合,并得出检测者检测区核磁图像中是否存在疾病。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分类诊断模块接收网络计算模块下发的核磁图像,若核磁图像中存在疾病,其结合服务终端内的数据库对核磁图像中疾病进行分类诊断。
[0013]更进一步地,当对分类诊断模块诊断出的核磁图像疾病提出疑问时,通过疑难影像输出模块连接专家网络,并将存在疑问的核磁图像上传至专家服务器中,以获得权威性的数据结果。
[0014]第二方面,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使用方法,所述方法是对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检测待检测者是否符合核磁扫描条件,若待检测者不符合核磁扫描条件,进一步的对待检测者进行二次预检测;S2:根据S1中的判断,若待检测者符合核磁扫描条件,检测者需平躺在检测床上,面部正对核磁共振仪器,调整检测床的高度,且将待检测部位推送至成像区;S3:经服务终端启动仪器,随后扫描单元将成像区扫描出的影像矢状面采集并输出至服务终端;S4:服务终端中的预处理模块构建生成对抗网络,并将原有检测区影像生成无噪声影像;S5:目标生成模块将无噪声影像转换成为png格式,且网络计算模块利用卷积网络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池化层对其进行最大池化以形成压缩特征图,再通过激活函数进行转换处理;S6:服务终端中的网络层对转换处理的图像进行整合,并通过分类诊断模块结合数据库识别输出结果;其中,若对分类诊断模块诊断出的核磁图像疾病提出疑问时,通过疑难影像输出模块连接专家网络,并将存在疑问的核磁图像上传至专家服务器中,以获得权威性的数据结果。
[0015]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服务终端中的预处理模块构建生成对抗网络,并利用对抗网络根据原有检测区影像生成无噪声影像,达到除去噪声的目的,并将经目标生成模块转换的
png格式下发至网络计算模块中,其利用卷积网络将png格式的检测区影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特征图,随后再利用池化层对其进行最大池化以形成压缩特征图,并通过激活函数进行转换处理,以方便后续的疾病分类诊断工作及疑难影像与专家连线会晤,能够更好地实现疾病辅助诊断,从而提高了核磁检测的准确性。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分类诊断模块接收网络计算模块下发的核磁图像,并结合服务终端内的数据库对核磁图像中疾病进行分类诊断,若操作医师对分类诊断模块诊断出的核磁图像疾病提出疑问时,可通过疑难影像输出模块连接专家网络,并将存在疑问的核磁图像上传至专家服务器中,对患者病情的数据作出全面、准确的综合诊断,使得诊断的结果更具有权威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MR诊断装置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MR诊断装置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包括预检测模块(1)和诊断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升降模块(6)、推送模块(7)及提示模块(8)所组成的检测床控制单元(4),用于将检测者推送至诊断装置(2)内,且将检测者的待检测区域对准诊断装置(2)的成像区进行核磁扫描;由扫描采集模块(8)和数据输出模块(9)所组成的扫描单元(5),用于扫描检测床上的检测者,且将检测者成像区的矢状面影像通过数据输出模块(9)输出至服务终端(3)进行诊断处理;服务终端(3),用于通过数据接收模块(10)接收诊断装置(2)输入的检测者核磁影像数据,并对核磁影像进行处理诊断,以得出检测者检测区中是否存在疾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检测模块(1)用于预先检测待检测者身体状况是否达到核磁共振检测的要求,以及待检测者身上有无金属物品和磁铁类物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6)用于调整检测床的高度,准备就绪则通过推送模块(7)将检测床上的患者推送至核磁共振仪器下,且将检测者的待检测区域对准核磁共振仪器的成像区,所述提示模块(8)用于操作者通过语音提示检测者信息和通知检测者在扫描过程中换气或屛气工作、以及自动发出警报声提示检测者扫描工作结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单元(5)中的S极磁石和N极磁石的位置相对应,且S极磁石和N极磁石弧度均为60
°
~120
°
,所述扫描采集模块(8)包括影像扫描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影像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检测者身体上的待检测区,且信息采集模块将检测区的成像下发至数据传输模块(9)中,随后数据传输模块(9)有介质的方式输入至服务终端(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终端(3)包括数据接收模块(10)、预处理模块(11)、目标生成模块(12)、网络计算模块(13)、分类诊断模块(14)和疑难影像输出模块(15),所述数据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扫描单元(5)中数据输出模块(9)输入的检测区影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MR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11)构建生成对抗网络,并利用对抗网络根据原有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芳郭成李常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