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76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体,其包括锁壳及安装在锁壳中的斜舌组件,锁壳内设置能转动安装有执手方钢座,执手方钢座与锁壳之间设置有方钢复位装置,斜舌组件包括斜舌轴和斜舌,执手方钢座上设置有执手齿轮组,执手齿轮组具有斜舌拔片,斜舌拔片具有斜舌作用部;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使执手方钢座克服方钢复位装置的作用下随执手转动并带动斜舌拔片转动,斜舌作用部作用斜舌轴使斜舌缩进或伸出锁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全齿轮传动的结构,能克服现有结构中存在的操作声响较大,部件的传动存在被卡的情况,静音且传动顺畅、省力。省力。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锁体有通过联动机构驱使安装在锁壳中的方舌组件和斜舌组件以实现开锁和上锁的功能,联动机构因其联动件较多,虽采用杠杆等原理进行操作,但在使用时,不省力,特别通过锁芯进行开锁时,人们需要用力的力气去转动钥匙,且其结构在操作上声响较大,部件的传动有时存在被卡的情况,因此,现有的结构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且传动顺畅的锁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锁体,包括锁壳及安装在锁壳中的斜舌组件,锁壳内设置能转动安装有执手方钢座,执手方钢座与锁壳之间设置有方钢复位装置,斜舌组件包括斜舌轴和斜舌,执手方钢座上设置有执手齿轮组,执手齿轮组具有斜舌拔片,斜舌拔片具有斜舌作用部;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使执手方钢座克服方钢复位装置的作用下随执手转动并带动斜舌拔片转动,斜舌作用部作用斜舌轴使斜舌缩进或伸出锁壳。
[000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全齿轮传动的结构,能克服现有结构中存在的操作声响较大,部件的传动存在被卡的情况,静音且传动顺畅、省力。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实施例中锁体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实施例中锁体去掉壳壳上端盖后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实施例中锁体去掉壳壳上端盖后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实施例中锁体去掉壳壳上端盖后的分解状态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1]图5至图8是实施例中锁体的方舌伸出锁体外时剖面经过不同位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9至图12是实施例中锁体的方舌缩进锁体内时剖面经过不同位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13和图14是实施例中执手方钢座后转、方舌和斜舌伸出锁体外时剖面经过不同位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15和图16是实施例中执手方钢座正转、方舌和斜舌伸出锁体外时剖面经过不同位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17是实施例中锁体去掉壳壳上端盖后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抵顶部偏离斜舌轴时)。
[0016]附图编号说明:
[0017]1、锁壳;11、上导槽;12、下导槽;13、方舌棱柱;14、执手方钢座;141、抵压部;15、弧形槽;
[0018]2、方舌组件;21、方舌架;22、方舌;23、上直齿条;24、下直齿条;25、顶直齿条;
[0019]3、斜舌组件;31、斜舌轴;311、插接部3;32、斜舌;33、抵顶件;331、抵顶部;332、拨动凸起;
[0020]41、复位架;42、复位弹簧;
[0021]51、方舌拔片;511、方舌作用部;52、上方舌齿轮;53、联动齿轮;531、联动突起;54、下方舌齿轮;
[0022]61、斜舌拔片;611、斜舌作用部;612、第一开口部;62、执手齿轮;621、第二开口部;
[0023]71、反向齿轮;72、中间齿轮;
[0024]8、导块;81、弧形齿;82、上导肋;83、下导肋;
[0025]91、定位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全齿轮锁体包括锁壳1及安装在锁壳1中的方舌组件2、斜舌组件3和锁芯,锁壳1内还设置有方舌齿轮组和执手齿轮组。
[0027]方舌组件2包括方舌架21和方舌22,方舌架21上设置有上直齿条23,斜舌组件3包括斜舌轴31和斜舌32。
[0028]方舌齿轮组包括有同轴设置的方舌拔片51、上方舌齿轮52和联动齿轮53。方舌拔片51和上方舌齿轮52能同步且同向转动,上方舌齿轮52与上直齿条23啮合传动连接,方舌拔片51通过一组反向齿轮组与下述所述导块8啮合传动连接以与导块8反向转动。
[0029]联动齿轮53上具有联动突起531,方舌拔片51设置有方舌作用部511。执手齿轮组具有与所述联动齿轮53啮合传动的斜舌拔片61,斜舌拔片61具有斜舌作用部611。
[0030]锁芯作用连接于一导块8,导块8在锁芯的作用下能正转或反转,具体地,导块8的外周壁设置由若干齿组成的弧形齿81,反向齿轮组与弧形齿81啮合连接。所述的反向齿轮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传送的反向齿轮71,其中一个反向齿轮71与弧形齿81啮合传动连接而另一个反向齿轮71与方舌拔片51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锁壳1上设置有圆弧形状的上导槽11和下导槽12,所述导块8的上下端面对应设置有上导肋82和下导肋83,上导槽11和下导槽12分别对应与上导肋82和下导肋83配合连接;
[0031]锁芯的拔桃连接于导块8,拔桃的正转或反转能带动导块8正转或反转,也即锁芯的拔桃伸进导块8的两个相对端部之间,拔桃的正转作用其中一个端部以带动导块8正转,拔桃的反转作用其中另一个端部以带动导块8反转。
[0032]如附图9至附图12所示,在锁芯的作用下使导块8的正转时,方舌拔片51反转,上方舌齿轮52带动方舌架21使方舌22缩进锁壳1,方舌作用部511作用于联动突起531,斜舌拔片61正转,斜舌作用部611作用斜舌组件3使斜舌32缩进锁壳1。如附图5至附图8所示,在锁芯的作用下使导块8的反转,方舌拔片51正转,上方舌齿轮52带动方舌架21使方舌22伸出锁壳1,方舌作用部511作用于联动突起531,斜舌拔片61反转,斜舌作用部611作用斜舌组件3使斜舌32伸出锁壳1。
[0033]方舌架21与锁壳1之间设置有定位扭簧91,定位扭簧91的一个脚连接于锁壳1上而
另一个脚连接于方舌架21上,当方舌22伸出或缩进锁壳1时,方舌架21在定位扭簧91的作用下保持使方舌22伸出或缩进锁壳1的状态。
[0034]方舌齿轮组还包括与同步且同向转动的下方舌齿轮54,方舌架21上设置有下直齿条24,下方舌齿轮54与下直齿条24啮合传动连接。
[0035]所述锁壳1可转动安装有方舌棱柱13,方舌棱柱13为正六方棱柱,所述方舌拔片51、上方舌齿轮52和下方舌齿轮54均设置有正六方孔而套接在方舌棱柱13上;方舌棱柱13设置有圆柱段,所述联动齿轮53能转动地套接在圆柱段上。
[0036]本锁体也可以通过执手进行开锁和上锁,所述锁壳1可转动安装有执手方钢座14,执手方钢座14与锁壳1之间设置有方钢复位装置。斜舌拔片61套接在执手方钢座14上,斜舌拔片6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部612,执手方钢座14对应第一开口部612设置有至少一个抵压部141,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使执手方钢座14克服方钢复位装置的作用下随之转动,抵压部141作用第一开口部612的相对两侧使斜舌拔片61随之转动,斜舌32缩进(如附图15和附图16所示)或伸出锁壳1(如附图13和附图14所示)。
[0037]执手齿轮组还包括执手齿轮62,执手齿轮62通过中间齿轮72与方舌架21上的顶直齿条25啮合连接,执手齿轮62套接在执手方钢座14上,执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体,包括锁壳及安装在锁壳中的斜舌组件,锁壳内设置能转动安装有执手方钢座,执手方钢座与锁壳之间设置有方钢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斜舌组件包括斜舌轴和斜舌,执手方钢座上设置有执手齿轮组,执手齿轮组具有斜舌拔片,斜舌拔片具有斜舌作用部;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使执手方钢座克服方钢复位装置的作用下随执手转动并带动斜舌拔片转动,斜舌作用部作用斜舌轴使斜舌缩进或伸出锁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斜舌拔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部,执手方钢座对应第一开口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抵压部,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使执手方钢座随之转动,抵压部作用第一开口部的相对两侧使斜舌拔片随之转动,斜舌缩进或伸出锁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斜舌拔片设置有四个第一开口部,四个第一开口部等间隔地分布于斜舌拔片内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方钢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架和复位弹簧,复位架具有一抵接脚且固定套设在执手方钢座上,复位弹簧为具有两个连接脚的扭簧,扭簧套装在执手方钢座上且其一端抵接在抵接脚上而另一端抵接在锁壳上的抵接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斜舌组件包括能滑移动地设置在锁壳上的斜舌轴,斜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宋桥陈俊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顺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