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57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29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对若干个小区区域的采样数据,形成样本集,采样数据包括基站工参和MDT数据;对样本集中对应的小区区域进行格网划分,并将样本集中的MDT数据采样点聚类到格网中;根据样本集中的小区基站工参,构造小区对数据集;根据格网内的采样点得到各小区覆盖范围;根据小区覆盖范围,计算构造的小区对的重复覆盖面积,并进行共覆盖识别;本公开能够通过算法智能识别手段,可批量计算所有小区对的共覆盖属性,相比人工经验判断更高效;本公开通过计算两个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面积识别共覆盖属性,相比传统人工凭经验判断,能够得到更为精准的判断结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属于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MDT(inimization Drive Test,最小化路测)数据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主动上报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经纬度数据,用于据此进行共覆盖小区的覆盖识别。
[0003]传统共覆盖小区覆盖识别采用MDT数据进行简单的地图展示,由人工分析两小区是否共覆盖,这种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0004]效率低下:传统方式需要大量网络优化工程师对小区覆盖情况进行识别,效率低,一天1人只能判断100对小区;
[0005]准确率低,传统方法过度依赖于工程师经验,难以得到一个准确结果;
[0006]智能化程度低,这种传统的人工识别方式,无法做到自动化批量识别共覆盖小区对。
[000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共覆盖小区的智能识别。
[0009]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方法包括步骤:
[0010]获取对若干个小区区域的采样数据,形成样本集,采样数据包括基站工参和MDT数据;
[0011]对样本集中对应的小区区域进行格网划分,并将样本集中的MDT数据采样点聚类到格网中;
[0012]根据样本集中的小区基站工参,构造小区对数据集;
[0013]根据格网内的采样点得到各小区覆盖范围;
[0014]根据小区覆盖范围,计算构造的小区对的重复覆盖面积,并进行共覆盖识别。
[001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获取的MDT数据中至少包括小区经度、纬度、小区标识以及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站工参至少包括基站号和基站小区号。
[001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对样本集中对应的小区区域进行格网划分,并将样本集中的MDT数据采样点聚类到格网中,包括:
[0017]确定聚类尺寸:设置小区覆盖压缩尺寸,将小区区域划分为若干该尺寸长宽的格网;
[0018]将样本集中MDT数据对应的采样点聚类压缩,根据样本集中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小区边界经纬度坐标以及格网编码的初始化坐标,聚类得出任意采样点映射到格网中的坐
标,得到关于小区覆盖的格网信息数据。
[001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将样本集中MDT数据对应的采样点聚类压缩时,其聚类函数为:
[0020][0021]其中(x
i
,y
i
)为采样点经纬度坐标,(x
max
,y
max
)、(x
min
,y
min
)为小区的边界经纬度,(r0,l0)为格网编码的初始坐标,(r
i
,l
i
)为采样点i映射的格网坐标;
[0022]循环遍历小区MDT数据的采样点,得到关于小区覆盖的格网信息数据。
[002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样本集中的小区基站工参,构造小区对数据集,包括:
[0024]采用穷举式搜索算法,对样本集中所有基站号相同的小区构造小区对,得到小区对数据集。
[002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格网内的采样点得到各小区覆盖范围,包括:
[0026]根据单个小区内的采样点分布,采用凸包算法构造各小区的最大凸多边形;
[0027]采用切分法计算各小区的面积;
[0028]基于小区对的共有边界点搜索算法计算两个小区的重叠区域;
[0029]利用二维象限法计算两个小区是否共覆盖。
[003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切分法计算各小区的面积,包括:
[0031]以格网中小区对应的凸多边形中的一个角点为顶点,把凸多边形切分成多个不相交的三角形;
[0032]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0033][0034]其中ΔABC表示设当前三角形顶点分别是A、B、C时的面积,A顶点在格网中的坐标为(x1,y1),B点在格网中的坐标为(x2,y2),C点在格网中的坐标为(x3,y3)。
[003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于小区对的共有边界点搜索算法计算两个小区的重叠区域,包括
[0036]获取小区对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凸外轮廓;
[0037]获取当前两个小区的轮廓交点;
[0038]获取当前两个小区轮廓上的共有顶点,该共有顶点为位于当前小区对的其中一个小区轮廓上、并且属于另一个小区覆盖范围内的采样点;
[0039]根据轮廓交点和共有顶点,确定重叠区域,并计算重叠区域的面积。
[004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利用二维象限法计算两个小区是否共覆盖,包括
[0041]预设指标限值,根据小区对重叠区域的面积计算结果,利用该指标限值进行共覆盖识别,则:
[0042]设置用于判定发生共覆盖的第一门限值,和用于判定覆盖范围一致的第二门限值;
[0043]当小区对中,(重叠区域面积/第一小区面积)≤第一门限值,且(重叠区域面积/第二小区面积)≤第一门限值,则两小区不共覆盖;
[0044]当小区对中,(重叠区域面积/第一小区面积)≥第二门限值,且(重叠区域面积/第二小区面积)≥第二门限值,则两小区覆盖范围一致;、当小区对中,(重叠区域面积/第一小区面积)≥第二门限值,且第一门限值<(重叠区域面积/第二小区面积)<第二门限值,则两小区覆盖方向一致且第二小区面积大于第一小区面积;、
[0045]当小区对中,第一门限值<((重叠区域面积/第一小区面积)<第二门限值,且重叠区域面积/第二小区面积)≥第二门限值,则两小区覆盖方向一致且第一小区面积大于第二小区面积。
[004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门限值为50%,第二门限值为70%。
[004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对样本集中对应的小区区域进行格网划分之前,还包括:
[0048]对样本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和异常值处理;
[0049]其中异常值处理包括经纬度数据异常检测处理和/或RSRP异常值检测处理:
[0050]通过三倍标准差方法,对经纬度异常点和/或RSRP异常值进行数据筛选处理,剔除样本集中超出三倍标准差范围的采样点。
[0051]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装置,装置包括
[0052]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对若干个小区区域的采样数据,形成样本集,采样数据包括基站工参和MDT数据;
[0053]格网划分模块,用于对样本集中对应的小区区域进行格网划分,并将样本集中的MDT数据采样点聚类到格网中;
[0054]小区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样本集中的小区基站工参,构造小区对数据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对若干个小区区域的采样数据,形成样本集,采样数据包括基站工参和MDT数据;对样本集中对应的小区区域进行格网划分,并将样本集中的MDT数据采样点聚类到格网中;根据样本集中的小区基站工参,构造小区对数据集;根据格网内的采样点得到各小区覆盖范围;根据小区覆盖范围,计算构造的小区对的重复覆盖面积,并进行共覆盖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的所述MDT数据中至少包括小区经度、纬度、小区标识以及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基站工参至少包括基站号和基站小区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样本集中对应的小区区域进行格网划分,并将样本集中的MDT数据采样点聚类到格网中,包括:确定聚类尺寸:设置小区覆盖压缩尺寸,将小区区域划分为若干该尺寸长宽的格网;将样本集中MDT数据对应的采样点聚类压缩,根据样本集中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小区边界经纬度坐标以及格网编码的初始化坐标,聚类得出任意采样点映射到格网中的坐标,得到关于小区覆盖的格网信息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样本集中MDT数据对应的采样点聚类压缩时,其聚类函数为:其中(x
i
,y
i
)为采样点经纬度坐标,(x
max
,y
max
)、(x
min
,y
min
)为小区的边界经纬度,(r0,l0)为格网编码的初始坐标,(r
i
,l
i
)为采样点i映射的格网坐标;循环遍历小区MDT数据的采样点,得到关于小区覆盖的格网信息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样本集中的小区基站工参,构造小区对数据集,包括:采用穷举式搜索算法,对样本集中所有基站号相同的小区构造小区对,得到小区对数据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格网内的采样点得到各小区覆盖范围,包括:根据单个小区内的采样点分布,采用凸包算法构造各小区的最大凸多边形;采用切分法计算各小区的面积;基于小区对的共有边界点搜索算法计算两个小区的重叠区域;利用二维象限法计算两个小区是否共覆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切分法计算各小区的面积,包括:以格网中小区对应的凸多边形中的一个角点为顶点,把凸多边形切分成多个不相交的三角形;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其中ΔABC表示设当前三角形顶点分别是A、B、C时的面积,A顶点在格网中的坐标为(x1,y1),B点在格网中的坐标为(x2,y2),C点在格网中的坐标为(x3,y3)。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覆盖小区对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小区对的共有边界点搜索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吴强高爱丽刘桓李泽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