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件的夹持单元包括底板组件、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上板组件、第一位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及安装在底板上的导杆压紧组件和定位销,定位销与工件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第一位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端;上板组件包括上板和安装在上板的导杆压紧组件,第一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和安装在第一侧板的导杆压紧组件,第二侧板组件包括第二侧板和安装在第二侧板的导杆压紧组件,底板、上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位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围合成有容纳腔的立方体,上板搁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端。本方案的工件的夹持单元,对工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夹紧,焊接时不出现位移,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质量的可靠性。质量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的夹持单元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的夹持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排气管铸件外包覆件是用来隔绝热量外溢,保护排气管铸件不生锈。发动机排气管铸件外包覆件的焊接作为一种新兴的工艺,是在发动机排气管管外包覆保温材料和不锈钢金属薄片进行焊接。因发动机排气管铸件形状复杂,外包覆保温材料和不锈钢薄片柔软装夹定位困难,在焊接时容易出现对外包覆保温材料和不锈钢薄片夹持不紧,造成焊点多、焊接效率低、焊接成本高、焊接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焊接缺陷,无法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等技术问题。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焊接质量稳定性,现在亟需研发一种工件的夹持单元,从而适应铸件的复杂外形,保证每一道焊缝位置贴合,从而保证焊接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工件的夹持单元,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装夹定位困难等问题,适应铸件的复杂外形,保证每一道焊缝位置贴合,从而保证焊接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工件的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和定位铸件外包覆件,包括底板组件、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上板组件、第一位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导杆压紧组件和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与工件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并固定工件;所述第一位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上板组件包括上板和安装在所述上板的导杆压紧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导杆压紧组件,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第二侧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导杆压紧组件,所述底板、所述上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位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围合形成具有容纳腔的立方体,所述上板搁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导杆压紧组件包括压杆、弹簧和压紧块;所述底板、所述上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均开设有连接孔和弹簧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弹簧腔连通,所述弹簧腔内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弹簧后与所述压紧块连接,所述压紧块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压紧块用于压紧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工件表面。为适应铸件外包覆件的复杂外形,同工件接触的压紧块采用仿形设计,压紧块与工件接触的表面与工件的外形贴合,利用弹簧的弹力实现压紧块紧贴工件表面。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弹簧的一端置于所述弹簧腔内、另一端紧贴所述压紧块的表面,当所述弹簧处于未压缩状态下时,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底板
或所述上板或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压紧块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下压紧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工件表面。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接孔内固定有中空的连接套管,所述压杆穿过所述连接套管且二者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采用铜套作为连接套管,这样能为压杆移动提供导向,避免压杆移动时歪斜。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导杆压紧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压杆的远离所述压紧块的端部螺纹连接。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上板均设置有多组所述导杆压紧组件。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的侧板驱动组件,所述侧板驱动组件包括齿轮、两个齿条、两个导轨、两个滑块、两个L型连接件和动力气缸;所述齿轮的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齿条平行安装在所述齿轮的两侧,且两个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底面,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相互配合,两个所述L型连接件的水平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型连接件的竖直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L型连接件的水平部底面,所述动力气缸通过气缸连接块与所述L型连接件连接,所述动力气缸用于带动其中一个所述L型连接件水平移动。由于齿轮与两个齿条同时啮合,两个齿条的移动方向相反。当动力气缸带动其中一个L型连接件和齿条相移动时,与该L型连接件固定连接的滑块沿着导轨移动且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齿轮转动带动另一个齿条反向移动,使得另一个L型连接件反向移动。这样就实现了通过两个L型连接件分别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同时移动,实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同时靠近或远离底板。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侧板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侧板驱动组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位限位件或所述第二限位件旁侧的上板压紧组件,所述上板压紧组件包括气缸安装座、压紧气缸和压紧臂,所述气缸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一位限位件或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压紧气缸固定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所述压紧臂的一端与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紧臂的另一端在所述压紧气缸的作用下压紧所述上板。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用于焊接的通孔。
[0015]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工件的夹持单元,通过定位销对铸件外包覆件工件进行定位,通过上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导杆压紧组件对工件从各个方向进行压紧,保证对工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夹紧,这样在铸件外包覆件焊接时包覆保温材料和不锈钢金属薄片之间不容易出现位移,从而保证焊接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件的夹持单元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的剖视图,示意导杆压紧组件的结构;
[0019]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工件的夹持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工件的夹持单元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3中工件的夹持单元水平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底板组件
ꢀꢀꢀꢀꢀꢀꢀ2‑
侧板驱动组件
ꢀꢀꢀꢀꢀꢀ3‑
第一侧板组件
[0025]4‑
第一位限位件
ꢀꢀꢀ5‑
上板压紧组件
ꢀꢀꢀꢀꢀꢀ6‑
上板组件
[0026]7‑
第二限位件
ꢀꢀꢀꢀꢀ8‑
第二侧板组件
[0027]1.1
‑
底板
ꢀꢀꢀꢀꢀꢀꢀꢀꢀ
1.2
‑
导杆压紧组件
ꢀꢀꢀꢀ
1.3
‑
定位销
[0028]2.1
‑
齿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的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和定位铸件外包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组件、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上板组件、第一位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导杆压紧组件和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与工件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并固定工件;所述第一位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上板组件包括上板和安装在所述上板的导杆压紧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导杆压紧组件,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第二侧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导杆压紧组件,所述底板、所述上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位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围合形成具有容纳腔的立方体,所述上板搁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夹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压紧组件包括压杆、弹簧和压紧块;所述底板、所述上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均开设有连接孔和弹簧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弹簧腔连通,所述弹簧腔内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弹簧后与所述压紧块连接,所述压紧块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的夹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一端置于所述弹簧腔内、另一端紧贴所述压紧块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的夹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内固定有中空的连接套管,所述压杆穿过所述连接套管且二者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的夹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压紧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压杆的远离所述压紧块的端部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的夹持单元,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忠,曾丽娜,刘雁清,刘定基,吴葛铭,杨漾,贺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南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