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包括有多股导体线芯、将导体线芯包裹的绝缘层、将多股导体线芯包裹的外护套,导体线芯与绝缘层之间通过内导体屏蔽层包裹,绝缘层外表面包括有外导体屏蔽层,外导体屏蔽层由内之外依次包裹有金属屏蔽层、内护层、金属铠装、外护层,外护套与多个外护层之间形成有导电布填充层,通过设置的内导体屏蔽层、外导体屏蔽层,两层导体屏蔽,提高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的屏蔽性能,并通过内导体屏蔽层与外导体屏蔽层之间设置的绝缘层,避免外导体屏蔽层的导体屏蔽内嵌,同时通过导电布替代填充绳,导电布为表面电镀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提高对内部电缆的屏蔽。提高对内部电缆的屏蔽。提高对内部电缆的屏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本安型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本安电缆是一种限制设备的工作电流在一定的程度之下,不会引起火花导致爆炸的防爆电缆。
[0003]现有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在线缆的外圈包裹有一层导体屏蔽层,但是当局部的导体屏蔽料受到外界的挤压作用力时,使得部分导体屏蔽挤进了导体缝隙内,进而造成导体屏蔽内嵌。同时内嵌之处绝缘料会在挤出压力下进入到导体屏蔽层内形成突起,严重时会造成导体屏蔽层的断开,导致了导体与绝缘材料直接接触,造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降低了电缆绝缘的耐压水平,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造成外界的信号通过断开处对电缆信号产生干扰,同时传统的电缆通过填充绳进行填充,填充绳不具备屏蔽的功能,进而无法提高电缆的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两层导体屏蔽,提高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的屏蔽性能,并通过内导体屏蔽层与外导体屏蔽层之间设置的绝缘层,避免外导体屏蔽层的导体屏蔽内嵌,同时通过导电布替代填充绳,导电布为表面电镀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提高对内部电缆的屏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包括有多股导体线芯、将导体线芯包裹的绝缘层、将多股导体线芯包裹的外护套,所述导体线芯与绝缘层之间通过内导体屏蔽层包裹,所述绝缘层外表面包括有外导体屏蔽层,所述外导体屏蔽层由内之外依次包裹有金属屏蔽层、内护层、金属铠装、外护层,所述外护套与多个外护层之间形成有导电布填充层。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护套、内护层、外护层均为PVC材质,且内外侧均涂抹有屏蔽涂料。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铠装包括有钢丝铠装。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布填充层内部填充有表面电镀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屏蔽层包括有接地的铜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设置的内导体屏蔽层、外导体屏蔽层,两层导体屏蔽,提高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的屏蔽性能,并通过内导体屏蔽层与外导体屏蔽层之间设置的绝缘层,避免外导体屏蔽层的导体屏蔽内嵌,同时通过导电布替代填充绳,导电布为表面电镀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提高对内部电缆的屏蔽。
[0012]2、通过外护套、内护层、外护层内外侧涂抹的屏蔽涂料,提高外护套、内护层、外护层对导体线缆的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导体线芯;2、内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外导体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6、内护层;7、金属铠装;8、外护层;9、导电布填充层;10、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包括有多股导体线芯1、将导体线芯1包裹的绝缘层3、将多股导体线芯1包裹的外护套10,导体线芯1与绝缘层3之间通过内导体屏蔽层2包裹,绝缘层3外表面包括有外导体屏蔽层4,外导体屏蔽层4由内之外依次包裹有金属屏蔽层5、内护层6、金属铠装7、外护层8,外护套10与多个外护层8之间形成有导电布填充层9。通过内导体屏蔽层2与外导体屏蔽层4提高导体线芯1的屏蔽效果,同时,通过内导体屏蔽层2与外导体屏蔽层4之间设置的绝缘层3,避免了外导体屏蔽层4的导体屏蔽内嵌,提高导体线芯1绝缘的耐压水平,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同时通过导电布填充层9内部填充有导电布,导电布是在聚酯纤维上,先化学沉积或金属物理转移金属镍到聚酯纤维上,在镍上再镀上高导电性的铜层,在铜层上再电镀上防氧化机防腐蚀的镍金属,铜和镍结合提供了极佳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屏蔽范围在100K
‑
3GHz(具体的电镀过程为该
人员所公知,本案不做赘述)。
[0019]优选的,外护套10、内护层6、外护层8均为PVC材质,且内外侧均涂抹有屏蔽涂料。通过外护套10、内护层6、外护层8内外侧涂抹的屏蔽涂料,提高外护套10、内护层6、外护层8对导体线缆1的屏蔽性能。
[0020]优选的,金属铠装7包括有钢丝铠装。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提高防侵蚀能力。
[0021]优选的,导电布填充层9内部填充有表面电镀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导电布采用高导电性和防腐蚀性的导电布,导电布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效果。
[0022]优选的,金属屏蔽层5包括有接地的铜箔。金属屏蔽层5为非磁性的金属材质,优选铜箔屏蔽性能好,耐腐蚀。
[0023]本技术,通过内导体屏蔽层2与外导体屏蔽层4之间设置的绝缘层3,避免了外导体屏蔽层4的导体屏蔽内嵌,提高导体线芯1绝缘的耐压水平,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导电布填充层9内部填充有表面电镀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替代传统的填充绳,提高电缆的屏蔽
性能。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信号控制电缆,包括有多股导体线芯(1)、将导体线芯(1)包裹的绝缘层(3)、将多股导体线芯(1)包裹的外护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线芯(1)与绝缘层(3)之间通过内导体屏蔽层(2)包裹,所述绝缘层(3)外表面包括有外导体屏蔽层(4),所述外导体屏蔽层(4)由内之外依次包裹有金属屏蔽层(5)、内护层(6)、金属铠装(7)、外护层(8),所述外护套(10)与多个外护层(8)之间形成有导电布填充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加强屏蔽层的本安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寿芬,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众和电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