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及其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86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烟用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筒状发热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覆盖层、电阻体和外覆盖层。所述电阻体和内覆盖层、外覆盖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阻体为片状电阻体,所述电阻体包括碳纤维材料。所述内覆盖层和外覆盖层均为陶瓷材料,所述内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大于所述外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烟杆、设置于所述烟杆底部端的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电源,以及设置于所述烟杆内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上述的发热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烟及其发热体能够提高发热体的传热效率,加热均匀性佳,并有效提高了发热体的力学强度,其使用寿命长,产品质量好。产品质量好。产品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烟及其发热体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发热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烟草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趋于流行,烟草加热不燃烧就是指在不需明火点燃的条件下,于300℃左右的温度下对特制的卷烟进行烘烤,使得尼古丁和香味等物质以气溶胶形式蒸发出来,供人抽吸,达到类似传统烟草抽吸时的口感。通过加热不燃烧特制烟草产生的烟雾,可以减少90%以上的烟草燃烧时形成的有害物质。消费者在获得类似传统烟草的口感的同时,减少了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0003]发热不燃烧(HNB,heat but not burning)型电子烟的核心部件是陶瓷发热元件,陶瓷发热元件升温发热对卷烟进行烘烤,使得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香味等物质受热形成气溶胶状态供抽吸。现有技术中,陶瓷发热元件一般为陶瓷发热针,陶瓷发热针通过在陶瓷生坯基片上布设发热电路后卷绕成筒状,再经烧结而成。由于陶瓷的脆性大,强度不足,在插入卷烟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断裂,这就导致发热元件因此发生断路,无法加热烟草,从而使烟草不能顺利被烘烤成气溶胶以供抽吸,减少了电子烟的使用寿命,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烟及其发热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热体强度不足,发热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子烟用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筒状发热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覆盖层、电阻体和外覆盖层;
[0007]所述电阻体和内覆盖层、外覆盖层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8]所述电阻体为片状电阻体,所述电阻体包括碳纤维材料;
[0009]所述内覆盖层和外覆盖层均为陶瓷材料,所述内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大于所述外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
[0011]所述电阻体包括长碳纤维、长碳纤维束、或碳纤维毡;其中,所述长碳纤维束由长碳纤维构成,所述碳纤维毡由短碳纤维组成。
[0012]所述长碳纤维的长径比大于5000:1;所述短碳纤维的长径比为500

5000:1。
[0013]所述内覆盖层包括氮化铝、氮化硅、或碳化硅。
[0014]所述外覆盖层包括氧化硅或氧化铝。
[0015]所述电阻体还包括石墨片和/或石墨烯。
[0016]所述电阻体为碳纤维纸。
[0017]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体轴向的两端,所述正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负电极的一端与
所述电阻体远离所述正电极的一端连接。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烟杆、设置于所述烟杆底部端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电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烟杆内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上述的发热体。
[0019]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子烟的电源电连接。
[0020]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电阻体为片状电阻体,包括碳纤维材料,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优异,以碳纤维作为电阻体可有效提高发热体的力学强度,避免发热体脆裂,有效延长了发热体及电子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子烟产品的质量。同时,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且通过调节碳纤维在片状电阻体中的含量即可调节电阻体的阻值,以满足不同电子烟产品的需求,其调节电阻大小的方式灵活多变,非常方便、实用。碳纤维在传热方式上属于辐射传热,其能够将热量的损失降到最低,传热效率高,利于节能,且加热均匀性好。同时,电阻体和内覆盖层、外覆盖层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各层界面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在界面处发生脱落,进一步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且本技术的发热体的内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大于所述外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内覆盖层直接与烟草接触,其高的热导率更有利于对烟草进行加热,有利于提高发传热效率,而外覆盖层位于发热体的最外层,其具有较小的热导率,不易向外散发热量,有助于提高发热体的传热效率,内覆盖层和外覆盖层的设置能够整体提高发热体的传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烟用发热体的横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3]1‑
外覆盖层;2

电阻体;3

内覆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7]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烟用发热体,为筒状发热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覆盖层3、电阻体2和外覆盖层1。
[0028]所述电阻体2为片状电阻体,所述电阻体2包括碳纤维材料。所述电阻体2包括长碳纤维、长碳纤维束、或碳纤维毡;其中,所述长碳纤维束由长碳纤维构成,所述碳纤维毡是由
短碳纤维组成的,其短纤维的结构为局部无序、整体有序。所述长碳纤维的长径比大于5000:1;所述短碳纤维的长径比为500

5000:1。所述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AN基碳纤维)。所述电阻体2还可以是碳纤维纸,所述碳纤维纸中碳纤维的体积分数为10

25%,可在此范围内调节碳纤维的含量,从而改变电阻体2的阻值,以满足不同的电子烟产品的不同阻值的要求,使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阻体2还可以包括石墨片和/或石墨烯,所述石墨片和/或石墨烯在电阻体2中的体积分数为1

5%。对于使用包括长碳纤维束的电阻体2,石墨片和石墨烯能够包裹长碳纤维束;对于使用包括碳纤维毡的电阻体2,由于短碳纤维无序且分散的结构,致使部分碳纤维是孤立存在的,或者说碳纤维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连接,导致这部分碳纤维无法参与发热,石墨片和石墨烯能够将孤立存在的碳纤维连接起来,使之形成有效连接,从而提高参与发热的碳纤维的含量。此外,由于石墨片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高的表面能,能够使整个发热体的发热更为均匀,也能高效地把碳纤维的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烟用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筒状发热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覆盖层、电阻体和外覆盖层;所述电阻体和内覆盖层、外覆盖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阻体为片状电阻体,所述电阻体包括碳纤维材料;所述内覆盖层和外覆盖层均为陶瓷材料,所述内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大于所述外覆盖层的陶瓷材料的热导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用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包括长碳纤维、长碳纤维束、或碳纤维毡;其中,所述长碳纤维束由长碳纤维构成,所述碳纤维毡由短碳纤维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用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纤维的长径比大于5000:1;所述短碳纤维的长径比为500

50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用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盖层包括氮化铝、氮化硅、或碳化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用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盖层包括氧化硅或氧化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先张霖王伟江刘友昌戴高环王超何培与何晓刚姚伟昌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