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极起动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73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变极起动无滑环电刷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属于电动机领域,目的在于去除滑环电刷、无需串入起动电阻,具有低起动电流和高起动转矩,同时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定子绕组为一套采用3Y/4Y并联接法,变极比为10/8的换相法三相变极绕组,其中10极用于起动,8极用于正常运行,采用开关装置切换不同的极数完成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转子上布置有两种极数的多相对称绕组,各相绕组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并联联结的复合线圈构成,布置在同一转子槽中,对应用于起动时的10极,转子呈现高电阻;对应用于正常运行时的8极,转子呈现低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转子机械结构,消除了因此带来的故障隐患,提高了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10极起动,8极运行的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技术介绍
普通绕线型感应电动机具有可以通过滑环电刷在转子回路中串入外加电阻的特点,因而起动时在转子回路中串入适当的起动电阻,既可降低起动电流又提高起动转矩,起动过程完毕,切除起动电阻,又能保证正常运行时的高效率。但是,由于普通绕线型感应电动机转子上带有滑环电刷,这样转子电路中就存在着容易出故障的滑动触点,且由于必须串入起动电阻才能顺利起动,导致转子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维护困难,起动完毕,又必须通过三相电缆切除起动电阻,这样又会使得实际运行时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极起动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目的在于去除滑环电刷、电机转子电路中无需串入起动电阻,保持与带滑环电刷的绕线型感应电动机一样具有低起动电流和高起动转矩,同时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极起动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包括定子、定子绕组和转子、转子绕组,其特征在于(1)所述定子绕组为一套采用3Y/4Y并联接法,变极比为10/8的换相法三相变极绕组,其中10极用于起动,8极用于正常运行,采用开关装置切换不同的极数完成起动和正常运行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2)所述转子上布置有两种极数的多相对称绕组,各相绕组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并联联结的复合线圈构成,布置在同一转子槽中,对应用于起动时的10极,转子呈现高电阻;对应用于正常运行时的8极,转子呈现低电阻。所述的变极起动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其进一步特征在于(1)定子槽数为72,采用三相3Y/4Y并联换相法,从一组出线端接入三相电源,绕组对应接法为3Y并联,呈现10极,用于起动;从另一组出线端接入三相电源,绕组对应接法为4Y并联,呈现8极,用于正常运行;(2)转子绕组槽数为96,绕组线圈为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构成复合线圈,对于正常运行的8极,该绕组为等效于24相,相带宽15°,绕组分布系数1.0,对定子可呈现低电阻;对于起动时的10极,该绕组为复合线圈特性,对定子呈现较高电阻。本专利技术起动和运行状态的转换是通过定子绕组的变极切换进行,所以转子上无需安装滑环,既简化了转子机械结构,也消除了因此带来的故障隐患,提高了运行效率。但是,由于正常运行和起动状态选用了不同极数,这两种极数的同步转速不同,因此本专利技术电机起动时转速并不能到达正常运行转速,起动状态向运行状态转换时仍可能存在冲击电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定子72槽绕组线圈联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子96槽复合线圈绕组接线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定子槽数为72,采用三相3Y/4Y并联换相法,10/8极绕组线圈具体接线法如图1所示。图1中,从出线端D4、D5、D6接入三相电源,绕组对应接法为3Y并联,呈现10极,用于起动;从出线端D1、D2、D3接入三相电源,绕组对应接法为4Y并联,呈现8极,用于正常运行。对于上述10极和8极这两种极数,本专利技术转子可分别呈现不同的电阻值,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采用如图2所示接线方式的转子绕组。图2所示接法转子绕组,槽数为96,线圈为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构成的“复合线圈”,可以看出,对于正常运行极的8极而言,该绕组为等效于24相,相带宽15°,绕组分布系数1.0,因而性能指标与正常标准8极绕组相当,对定子可呈现低电阻,这时将有着高的运行性能;对于起动时的10极而言,该绕组为复合线圈特性,对定子可以呈现较高电阻,因而可以有着良好的起动特性。权利要求1.一种变极起动无滑环电刷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包括定子、定子绕组和转子、转子绕组,其特征在于(1)所述定子绕组为一套采用3Y/4Y并联接法,变极比为10/8的换相法三相变极绕组,其中10极用于起动,8极用于正常运行,采用开关装置切换不同的极数完成起动和正常运行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2)所述转子上布置有两种极数的多相对称绕组,各相绕组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并联联结的复合线圈构成,布置在同一转子槽中,对应用于起动时的10极,转子呈现高电阻;对应用于正常运行时的8极,转子呈现低电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极起动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其特征在于(1)定子槽数为72,采用三相3Y/4Y并联换相法,从一组出线端接入三相电源,绕组对应接法为3Y并联,呈现10极,用于起动;从另一组出线端接入三相电源,绕组对应接法为4Y并联,呈现8极,用于正常运行;(2)转子绕组槽数为96,绕组线圈为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构成复合线圈,对于正常运行的8极,该绕组为等效于24相,相带宽15°,绕组分布系数1.0,对定子可呈现低电阻;对于起动时的10极,该绕组为复合线圈特性,对定子呈现较高电阻。全文摘要变极起动无滑环电刷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属于电动机领域,目的在于去除滑环电刷、无需串入起动电阻,具有低起动电流和高起动转矩,同时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本专利技术定子绕组为一套采用3Y/4Y并联接法,变极比为10/8的换相法三相变极绕组,其中10极用于起动,8极用于正常运行,采用开关装置切换不同的极数完成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转子上布置有两种极数的多相对称绕组,各相绕组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并联联结的复合线圈构成,布置在同一转子槽中,对应用于起动时的10极,转子呈现高电阻;对应用于正常运行时的8极,转子呈现低电阻。本专利技术简化了转子机械结构,消除了因此带来的故障隐患,提高了运行效率。文档编号H02K17/02GK1731655SQ20051001927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雪帆, 赵文成, 郭保安 申请人:武汉金路达电机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极起动无滑环电刷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包括定子、定子绕组和转子、转子绕组,其特征在于:(1)所述定子绕组为一套采用3Y/4Y并联接法,变极比为10/8的换相法三相变极绕组,其中10极用于起动,8极用于正常运行,采用开关装置切换不 同的极数完成起动和正常运行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2)所述转子上布置有两种极数的多相对称绕组,各相绕组由两个匝数不同的子线圈并联联结的复合线圈构成,布置在同一转子槽中,对应用于起动时的10极,转子呈现高电阻;对应用于正常运行时的8极, 转子呈现低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帆赵文成郭保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路达电机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