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56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39
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外壳内的断路器极,每个断路器极包括分别设置在断路器极两端的第一灭弧系统和第二灭弧系统,在所述第一灭弧系统与第二灭弧系统之间配合设置有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转动装配的动触头以及两个与动触头配合的静触头,两个静触头分别倾斜设置在动触头的两侧,使动触头与每个静触头的开距增大;在设有第二灭弧系统的一端还配合设置有脱扣系统和支架,在支架内部设有与第二灭弧系统连通的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通道内装配有消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静触头倾斜设置以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通过支架弥补壳体增大的高度,支架的排气通道与第二灭弧系统连通并设置消弧片,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断路器是一种保护供电安全的重要器件,其中,双断点断路器因具备快速吸弧、快速限流以及分断能力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发电配套设施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对塑壳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由于其开距不大,导磁板没有引弧片的设计,分断能力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断能力高的塑壳断路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外壳内的断路器极,每个断路器极包括分别设置在断路器极两端的第一灭弧系统和第二灭弧系统,在所述第一灭弧系统与第二灭弧系统之间配合设置有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转动装配的动触头以及两个与动触头配合的静触头,两个静触头分别倾斜设置在动触头的两侧,使动触头与每个静触头的开距增大;在设有第二灭弧系统的一端还配合设置有脱扣系统和支架,在所述支架内部设有与第二灭弧系统连通的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通道内装配有消弧片。
[0006]进一步,所述静触头包括静触板和增磁部,在所述静触板面向动触头的一侧设有静触点,在背对静触点的静触板一侧设有增磁部,所述增磁部的一端连接有引弧板,所述引弧板与设有静触点的静触板一端衔接。
[0007]进一步,所述静触板包括短臂和长臂,所述短臂与长臂的一端连接形成U形体,所述U形体封闭的一端向靠近动触头的一侧倾斜,U形体敞开的一端朝向断路器极的一端,所述短臂面向动触头并在短臂的侧壁设有静触点,增磁部设置在长臂与短臂之间的空隙内,连接在增磁部一端的引弧板与短臂的端部衔接,长臂的另一端用于接线。
[0008]进一步,与第一灭弧系统配合的静触板的长臂末端形成第一接线部,所述第一接线部沿外壳内侧弯折并向远离脱扣系统的方向水平延伸伸出外壳,在第一接线部伸出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孔。
[0009]进一步,所述增磁部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增磁片,其中一个增磁片的一侧边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引弧板。
[0010]进一步,在相邻两个增磁片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插接的凸包和插槽,在每个增磁片的一侧凸出形成至少一个凸包,每个增磁片的另一侧凹陷形成至少一个插槽。
[0011]进一步,与第一灭弧系统配合的静触头位于第一灭弧系统的下侧,与第二灭弧系统配合的静触头位于第二灭弧系统的上侧,脱扣系统设置于支架的上部,脱扣系统与第二灭弧系统的上部配合,支架与第二灭弧系统的下部配合。
[0012]进一步,所述脱扣系统包括用于接线的导电板,与第二灭弧系统配合的静触头与导电板的一端连接,导电板的另一端沿支架外表面弯折并延伸形成第二接线部,在所述第二接线部设有第二接线孔。
[0013]进一步,所述动触头包括转动装配的转轴,在所述转轴上连接有两个触臂,两个触臂沿转轴的同一直径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延伸,在每个触臂面向静触头的一侧设有动触点。
[0014]进一步,在所述排气通道的两侧设有用于插接消弧片的安装槽,在所述消弧片的板面上设置有呈阵列排布的消弧片孔。
[0015]本技术一种塑壳断路器,通过将静触头倾斜设置以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在断路器极设有脱扣系统的一端增设弥补高度的支架,支架的排气通道与第二灭弧系统连通并设置消弧片,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0016]此外,增磁部的一端设有与静触头衔接的引弧板,利于将电弧引入灭弧系统中,进一步提高了灭弧系统的熄弧能力。
[0017]此外,脱扣系统的导电板沿支架外侧弯折延伸,提高了导电板与支架的配合程度,利于断路器的接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一个断路器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静触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增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增磁片的结构示意图(含凸包);
[0023]图6是本技术中增磁片的结构示意图(含插槽);
[0024]图7是本技术中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不含消弧片);
[0027]图10是本技术中消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技术中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至1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塑壳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0]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外壳内的断路器极1,每个断路器极1包括分别设置在断路器极1两端的第一灭弧系统21和第二灭弧系统22,在所述第一灭弧系统21与第二灭弧系统22之间配合设置有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转动装配的动触头以及两个与动触头配合的静触头32,两个静触头32分别倾斜设置在动触头的两侧,使动触头与每个静触头32的开距增大;在设有第二灭弧系统22的一端还配合设置有脱扣系统4和支架5,在所述支架5内部设有与第二灭弧系统22连通的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通道内装配有消弧片52。
[0031]本技术一种塑壳断路器,通过将静触头32倾斜设置以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32
之间的开距,在断路器极1设有脱扣系统4的一端增设弥补高度的支架5,支架5的排气通道与第二灭弧系统22连通并设置消弧片52,进一步提高了分断能力。
[0032]结合图1

11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断路器极1以及至少一个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用于驱动断路器极1进行分合闸动作,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一对侧板、摇臂、跳扣、锁扣、再扣、牵引杆、连杆组件以及联动件,一对侧板相对设置,摇臂转动支撑与一对侧板上并在摇臂上设有手柄,摇臂通过摇臂弹簧与设置在连杆组件上的摇臂轴连接,跳扣、锁扣、再扣以及牵引杆分别转动装配在一对侧板的内侧上部,其中跳扣和锁扣搭扣配合,锁扣和再扣限位配合,牵引杆用于触发操作机构脱扣,断路器的触头机构也对应装配在一对侧板之间并由联动件所驱动进行分合闸动作,在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穿接联动件的避让孔,联动件穿过避让孔伸出侧板外侧,可以与其他断路器极1的触头机构联动连接,联动件通过连杆组件与跳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内并列设置有三个相同的断路器极1,每个断路器极1优选通过各自的隔板或壳体进行分隔与拼装,三个断路器极1由同一个操作机构驱动。
[0033]如图2所示,每个断路器极1包括一对灭弧系统、触头机构、脱扣系统4以及支架5,一对灭弧系统分别设置在断路器极1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一对灭弧系统分别为第一灭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外壳内的断路器极(1),每个断路器极(1)包括分别设置在断路器极(1)两端的第一灭弧系统(21)和第二灭弧系统(22),在所述第一灭弧系统(21)与第二灭弧系统(22)之间配合设置有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转动装配的动触头以及两个与动触头配合的静触头(32),其特征在于:两个静触头(32)分别倾斜设置在动触头的两侧,使动触头与每个静触头(32)的开距增大;在设有第二灭弧系统(22)的一端还配合设置有脱扣系统(4)和支架(5),在所述支架(5)内部设有与第二灭弧系统(22)连通的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通道内装配有消弧片(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32)包括静触板和增磁部(33),在所述静触板面向动触头的一侧设有静触点(323),在背对静触点(323)的静触板一侧设有增磁部(33),所述增磁部(33)的一端连接有引弧板(331),所述引弧板(331)与设有静触点(323)的静触板一端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板包括短臂(321)和长臂(322),所述短臂(321)与长臂(322)的一端连接形成U形体,所述U形体封闭的一端向靠近动触头的一侧倾斜,U形体敞开的一端朝向断路器极(1)的一端,所述短臂(321)面向动触头并在短臂(321)的侧壁设有静触点(323),增磁部(33)设置在长臂(322)与短臂(321)之间的空隙内,连接在增磁部(33)一端的引弧板(331)与短臂(321)的端部衔接,长臂(322)的另一端用于接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灭弧系统(21)配合的静触板的长臂(322)末端形成第一接线部(324),所述第一接线部(324)沿外壳内侧弯折并向远离脱扣系统(4)的方向水平延伸伸出外壳,在第一接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龙韦尚靖徐永富洪诗长万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