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磁阻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55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交换磁阻电机的。引导槽在停滞的旋转流动中,将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导入并排出到外部。在对应的转子或定子的钢板一端或模塑部上直接形成所定的引导槽。或者另外固定安装所定的旋转流动导入部件,将停滞在定子收容孔内部的旋转流动的空气导入外部,防止由过热引起的电机的烧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换磁阻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转子旋转时可以将停滞在定子收容孔内部的旋转流动的空气导入外部,防止由过热引起的电机的烧损的交换磁阻电机。
技术介绍
起初因为效率低,不能将此研究开发成商品,在近日,由于半导体技术和电磁设计技术的发展,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对于适用在家用电器和产业机器的磁阻电机的研究。磁阻电机按大的分类,可以分成机动型磁阻电机和交换磁阻电机,与机动型磁阻电机一般因正弦波而被驱动相比较,因脉冲信号而被驱动的交换磁阻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都呈突起状。尤其是,交换磁阻电机结构简洁而且坚固,所以不需要维修和修补,生产费用低廉。交换磁阻电机具有这样的优点,但是,由于孔隙状,单位体积的功率减少,又由于具有比较大的阻力,所以在需要高旋转速度的生产领域的应用范围被限制。图1是现有技术交换磁阻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交换磁阻电机,是由以下部分组成被线圈绕起来的磁卷的多个突起沿着圆周方向往内侧突出,具备着将多个突起相互连接的轭,而且在中央形成收容孔的定子100;在贯通中心的转轴固定有环形磁铁,向径向外侧具备多个突起,通过收容孔被收容在定子100内部的转子110。但是,具有这样结构的交换磁阻电机,随着被定子100收容孔收容的转子110旋转,在其收容孔内部发生空气的旋转流动,由于这样的旋转流动而发生的空气被停滞,起初可以冷却转子和内部,但是在为了增大吸引力而增加电力的情况下,随着时间逐渐推移,反而存在着因为过热而烧损电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在转子旋转时停滞在收容孔内部的旋转流动的空气导入外部,防止由于过热引起的电机的烧损的交换磁阻电机。引导槽在停滞的旋转流动中,将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导入并排出到外部。在对应的转子或定子的钢板一端或模塑部上直接形成所定的引导槽。或者另外固定安装所定的旋转流动导入部件,将停滞在定子收容孔内部的空气的旋转流动导入外部,电机起到这样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交换磁阻电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被线圈绕起来的磁卷的多个突起沿着圆周方向往内侧突出,具备着将多个突起相互连接的轭,而且在中央形成收容孔的定子;在贯通中心的转轴固定有环形磁铁,在径向外侧具备多个突起,通过收容孔被收容在定子内部的转子,为了在转子的旋转流动中导入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在转子或者内部的对应领域中设有引导槽。开发以这些结构组成的交换磁阻电机。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引导槽是对应于临界突起之间领域的转子钢板外面,向着转轴方向形成的长长的直线型凹槽。所述的引导槽是沿着将突起全部围绕的模塑部外面形成的螺旋型的凹槽。所述的引导槽是在对应于多个突起之间领域的定子钢板内面形成的长长的直线型凹槽。所述的引导槽是沿着围绕整个定子突起的模塑部内周面形成的螺旋型凹槽。所述的引导槽是在模塑部形成的转盘。所述的转盘与围绕转子环形磁铁外面的模塑部成为一体。所述的引导槽是在转子的下端部或模塑部上端可以拆装的旋转流动导入部件。所述的旋转流动导入部件是在中心形成收容孔,在加长位置外面有向着圆周方向保持所定的间隔距离,反复突出的形成一体的旋转叶片。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交换磁阻电机,在停滞的旋转流动气体中导入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并放出到外部,将这样的引导槽,在对应的转子或者定子的钢板一端或模塑部直接形成一体,或者另将所定的旋转流动导入部件固定安装,将停滞在收容孔内部的旋转流动的空气导入外部,防止由过热引起的电机的烧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交换磁阻电机的分解示意图;图2a和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一实例; 图3a和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二实例;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三实例;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四实例;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五实例;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六实例;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七实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被线圈绕起来的磁卷的多个突起沿着圆周方向往内侧突出,具备着将多个突起相互连接的轭,而且在中央形成收容孔的定子;在贯通中心的转轴固定有环形磁铁,在径向外侧具备多个突起,通过收容孔被收容在定子内部的转子,为了在转子的旋转流动中导入轴向的流速成分,转轴或者内部的对应领域中设有引导槽。以这样的结构组成的本专利技术交换磁阻电机,随着被定子收容孔收容的转子旋转,在其收容孔内部发生空气的旋转流动,由于这样的旋转流动而发生空气被停滞,起初可以冷却转子和内部,但是在为了增大吸引力而增加电力的情况下,随着时间逐渐推移,反而因为过热而烧损电机。所以,将停滞在定子收容孔的旋转流动的空气导入外部,是必须的。为此,本专利技术在对应的转子或定子的钢板一端或模具上整体形成的引导槽,或者固定单个的旋转流动导入部件。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多样实例<第一实例> 参照图2a和图2b对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进行说明。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第一实例所形成的转子的示意图,图2b是将图2a截成A-A’的剖面图。如图2a和2b所示,本专利技术引导槽的第一实例,是在转子200的外面挖出所定的凹槽而形成的。具体来讲,在贯通中心的转轴210固定有环形磁铁220,在径向外侧具备了多个突起230,在内部的收容孔有转子,在与转子的临界突起领域对应的钢板外面向着转轴方向被长长地挖开了凹槽中形成了引导槽240,凹槽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根据转轴导入旋转流动的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的大小来决定,可以适用很多种。<第二实例> 下面说明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二实例。图3a和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有引导槽的转子的第二实例。图3a是放入铸模中,并填入树脂,最后注塑成型的转子的示意图,图3b是截成B-B’的剖面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引导槽的第二实例,在贯通中心的转轴310形成环形磁铁320,在径向外侧具备多个突起,而这些多个的突起在铸型所围的情况下,引导槽330,最好是在全部围绕转子突起的外面形成为螺旋型的曲线凹槽。<第三实例> 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三实例,是在定子的内面挖开长长的凹槽形成引导槽的,图4是形成有引导槽的定子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三实例,被线圈绕起来的磁卷的多个突起410沿着圆周方向往内侧突出,具备着将多个突起相互连接的轭420,而且在中央形成收容孔430的定子400,在定子中,对应于多个互相邻接的突起之间的领域的定子的钢板内面,向着转轴方向长长地挖开凹槽,在转子转动时发生的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可以形成将这些流速成分导入的引导槽。<第四实例> 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槽的第四实例,是在定子的内面挖开长长的螺旋型的凹槽形成引导槽的,图5是形成有引导槽的定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将定子500放入铸模中,并填入树脂,注塑成型,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定子500,其内部通过铸型围绕,这种情况下,并不像定子500的第三实例那样为了不接触突起(未图示),只在邻接的突起间挖开凹槽,而是在内面向着圆周方向挖开螺旋型的曲线凹槽,这样形成的引导槽能够更加有效地在旋转流动中导入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第五实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换磁阻电机,包括有被线圈绕起来的磁卷的多个突起沿着圆周方向往内侧突出,具备着将多个突起相互连接的轭,而且在中央形成收容孔的定子;在贯通中心的转轴固定有环形磁铁,在径向外侧具备多个突起,通过收容孔被收容在定子内部的转子;其特征是为了在转子的旋转流动中导入转轴方向的流速成分,在转子或者内部的一端设有引导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济虎崔镛远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