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52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机壳,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转轴与机壳转动连接,左侧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条形槽板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板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机壳滑动连接。该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锥齿轮、条形槽板、第一拉杆、第一弹簧、第二拉杆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向左拉动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不在对第一拉杆进行限制,第一拉杆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向上移动,第一拉杆的顶端插进第二外壳下方的滑槽,解决了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在将有余热的锻造物放入装置比较费劲的问题。费劲的问题。费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锻造余热等温正火
,具体为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等温正火是将普通碳钢材加热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与普通正火相同,保温完了后钢材冷至S曲线鼻部(孕育期最短,温度约为550~600℃),等温保持,使过冷奥氏体在此温度范围内转变完毕,得到较细(相对于等温退火而言)的珠光体组织,然后空冷,然而现有的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在将有余热的锻造物放入装置比较费劲,在空冷的过程需要多个角度的风扇进行散热,成本较大以及无法对不同规格的锻造物进行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将有余热的锻造物放入装置比较费劲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推送装置;
[0005]所述推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锥齿轮、连杆、条形槽板、第一外壳、第一拉杆、第一弹簧、第二拉杆和第二弹簧;
[0006]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通过支架与机壳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转轴与机壳转动连接,左侧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条形槽板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板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机壳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板的外壁固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通过滑槽与机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通过滑槽与第一拉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外壁与第二拉杆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和第一外壳相固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拉杆和第一外壳相固接,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外壁通过滑槽与机壳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机壳的外壁通过门页与机门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内部两边设置有辅助装置;
[0009]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锥齿轮、鼓风机和扇叶;
[0010]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壁通过支架与机壳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外壁与机壳相固接,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固接有扇叶。
[0011]优选的,右侧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装置;
[0012]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外壳、手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
[0013]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通过滑槽与第二锥齿轮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通过轴承与手轮转动连接,所述手轮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边缘与第一齿条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边缘与第二齿条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的外壁均通过销轴与第二外壳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的一端固接有加热棒。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锥齿轮、连杆、条形槽板、第一外壳、第一拉杆、第一弹簧、第二拉杆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向左拉动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不在对第一拉杆进行限制,第一拉杆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向上移动,第一拉杆的顶端插进第二外壳下方的滑槽,接通第一电机的外接电源,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连杆转动,连杆使条形槽板向右移动,条形槽板带动第一外壳移动,第一外壳带动第一拉杆移动,第一拉杆带动上方的固定装置向右移动,使得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的一端被推出装置后停止第一电机,解决了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在将有余热的锻造物放入装置比较费劲的问题。
[0016]通过第二电机、第二锥齿轮、鼓风机和扇叶之间的配合,接通第二电机的外接电源,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整个固定装置转动,同时启动鼓风机,鼓风机带动扇叶转动,使得扇叶对正在转动的锻造物进行空冷,通过一个扇叶对锻造物进行全方位的空冷,大大减少了成本,解决了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在空冷的过程需要多个角度的风扇进行散热,成本较大的问题。
[0017]通过第二外壳、手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之间的配合,转动手轮,手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杆转动,同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杆转动,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沿着第二外壳上的销轴转动,将中间的锻造物固定住,解决了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无法对不同规格的锻造物进行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机壳、散热口和机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手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连杆、条形槽板和第一外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机壳,2、散热口,3、推送装置,301、第一电机,302、第一锥齿轮,303、连杆,304、条形槽板,305、第一外壳,306、第一拉杆,307、第一弹簧,308、第二拉杆,309、第二弹簧,4、固定装置,401、第二外壳,402、手轮,403、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第一齿条杆,406、第二齿条杆,5、辅助装置,501、第二电机,502、第二锥齿轮,503、鼓风机,504、扇叶,6、加热棒,7、机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推送装置3,推送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锥齿轮302、连杆303、条形槽板304、第一外壳305、第一拉杆306、第一弹簧307、第二拉杆308和第二弹簧309,第一电机301的外壁通过支架与机壳1相固接,第一电机301的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满足工作需求即可,第一电机30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302,第一电机301带动第一锥齿轮302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302相互啮合连接,两个第一锥齿轮302通过转轴与机壳1转动连接,机壳1通过转轴对第一锥齿轮302进行转动支撑,左侧第一锥齿轮302的一端固接有连杆303,第一锥齿轮302带动连杆303转动,连杆303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条形槽板304滑动连接,连杆303使条形槽板304左右移动,条形槽板304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机壳1滑动连接,机壳1通过滑槽限制条形槽板304的移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推送装置(3);所述推送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锥齿轮(302)、连杆(303)、条形槽板(304)、第一外壳(305)、第一拉杆(306)、第一弹簧(307)、第二拉杆(308)和第二弹簧(309);所述第一电机(301)的外壁通过支架与机壳(1)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30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302),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02)相互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02)通过转轴与机壳(1)转动连接,左侧所述第一锥齿轮(302)的一端固接有连杆(303),所述连杆(303)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条形槽板(304)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板(304)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机壳(1)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板(304)的外壁固接有第一外壳(305),所述第一外壳(305)的外壁通过滑槽与机壳(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壳(305)的内部通过滑槽与第一拉杆(30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306)的外壁与第二拉杆(308)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弹簧(30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306)和第一外壳(305)相固接,所述第二弹簧(30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拉杆(308)和第一外壳(305)相固接,所述第一拉杆(306)和第二拉杆(308)的外壁通过滑槽与机壳(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2),所述机壳(1)的外壁通过门页与机门(7)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维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沃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