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围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08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7
本公开提供一种儿童围兜,涉及儿童生活用品技术领域,主要用于佩戴在儿童颈部防止食物掉落在衣物上,包括围兜本体和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安装在围兜本体上,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带体和连接件,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与连接件形成佩戴部,所述连接件在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通过滑动改变佩戴部的大小;本申请提供的儿童围兜具有使用方便、佩戴省时省力、节省工艺过程、调节方便、节省成本等优点。节省成本等优点。节省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围兜


[0001]本公开涉及儿童生活用品
,具体是涉及一种儿童围兜。

技术介绍

[0002]儿童在进食时容易掉落饭菜等,掉落后容易弄脏衣物和地面,非常不方便。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想到给儿童穿戴一些由防水防油材质制成的衣物,这样虽然可以防止儿童的衣服弄脏,但是不能防止饭菜的掉落。后来,有人想到给儿童穿戴围兜,围兜是佩戴在婴儿、儿童颈部后进行使用,大部分的围兜都是系挂式,使得掉落的饭菜可以落进兜里以防止掉落、弄脏地面。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一些关于挂脖式围兜的技术方案,如,公开号为:CN21348690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幼儿用吃饭围兜,并具体公开了该围兜包括上兜体、下兜体、腰围带和防护垫,所述上兜体的底端与下兜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兜体和下兜体之间通过按扣组件拆卸连接,所述腰围带设有两组,且腰围带的一端通过按扣组件拆卸连接在下兜体上,所述上兜体主要包括后颈带和连接片,所述后颈带设有两组,所述后颈带的尾端内包裹有软磁体A,且两组后颈带内的软磁体A的磁性相反,且后颈带的底端设置在连接片上,所述后颈带与连接片为一体式结构。该技术方案通过在两组后颈带上设置磁性相反的软磁体A,当两组后颈带靠近后,两组磁性相反的软磁体A之间相互吸附,将两组后颈带连接。这种吸磁式的挂脖在儿童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自行拽掉,使得围兜里的食物被甩落;另一方面,该吸磁式的挂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双手操作,并且挂脖长度无法调节,不能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0004]如,公开号为:CN21265040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儿童围兜,并具体公开了该儿童围兜包括兜体主板,所述兜体主板上端设有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包括由扣合件控制开合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兜体主板的外表面下端形成有兜袋,所述兜袋的开口朝上开设,所述兜体主板的一侧设置有附属侧兜,所述附属侧兜的开口朝向相应侧面。其中,佩戴组件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均由兜体延伸而出,两者均呈带状,第一部分长于第二部分,两者之间形成供颈部佩戴的空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两者的末端通过扣合件来开合,扣合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的扣孔、第二部分的扣钮;扣钮优选设置为两个,而扣孔则相适配的设置两个或以上,如果是单个扣孔、扣钮的配合,扣合处会发生转动,影响佩戴的舒适度,采用两组扣孔、扣钮来扣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将使扣合处更稳定。扣孔设置两个以上时,便于选择不同的扣孔组合与扣钮配合,调整佩戴空间的大小,以满足不同儿童佩戴的需求。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扣合件实现围兜的佩戴,但是在实际生活使用过程中,扣合件使用调整费时费力,尤其该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两组扣合件,增加了佩戴时间和难度,并且增加了围兜加工的成本和时间。
[0005]综上所述,目前公开的关于儿童围兜佩戴结构的技术方案中,大多存在围兜佩戴不方便、耗时费力、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调节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围兜佩戴不方便、耗时费力、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调节不便等问题,提供一种儿童围兜,主要用于佩戴在儿童颈部防止食物掉落在衣物上,本申请所提供的儿童围兜具有使用方便、佩戴省时省力、节省工艺过程、调节方便、节省成本等优点。
[0007]本公开的构思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围兜,该儿童围兜设置有佩戴组件用于将围兜佩戴在儿童颈部,该佩戴组件包括带体和连接件,带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使得围兜可以佩戴并固定在儿童颈部,连接件在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可以滑动,连接件与带体之间形成佩戴部,通过连接件在带体上滑动改变佩戴部的大小,以适应儿童的使用需求,连接件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围兜佩戴的便捷性。
[0008]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带体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在带体上的移动位置,从而使得连接件与带体之间形成的佩戴部大小合适,提高围兜佩戴的使用便捷性。
[0009]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避免连接件与带体之间形成的佩戴部过小,对儿童造成伤害,提高儿童围兜的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
[0010]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限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设置在带体的外端部,第二限位件使得连接件始终安装在带体上,连接件受第二限位件作用不会从带体上滑动脱落,提高围兜使用便捷性。
[0011]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限位件还包括第三限位件,第三限位件设置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第三限位件设置有多个,第三限位件用于调节连接件在带体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的尺寸使用需求。
[0012]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设置第一限位件在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的位置不同,使得儿童穿戴围兜后,佩戴组件朝向儿童侧面,使得位于儿童侧面的家长可以直接调节佩戴部的大小,大大提高了围兜的使用便捷性。
[0013]本公开提供一种儿童围兜,具体包括有围兜本体和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安装在围兜本体上;
[0014]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带体和连接件,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与连接件形成佩戴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在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通过滑动改变佩戴部的大小。
[0016]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围兜一般为绑带式或纽扣式,这两种方式佩戴的围兜在使用时虽然不易掉落但是佩戴非常耗时,而另一种磁吸式或魔术贴式的儿童围兜虽然佩戴方便却容易被儿童误抓掉落。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种带体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围兜固定在儿童颈部,带体与连接件形成佩戴部,通过连接件在带体上滑动来改变佩戴部的大小,适应不同的尺寸需求,并且在穿脱围兜时也更加方便,相比于绑带式和纽扣式的围兜大大节省了穿戴围兜的时间。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佩戴组件为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
[0018]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佩戴组件为软质材料,使得儿童佩戴的舒适性更好,不会对儿童的皮肤造成损害,并且佩戴组件具有弹性,使得其在受力后可以快速恢复,延长围兜的使
用寿命。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带体并使得连接件在带体上移动;
[0020]所述带体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在带体上的移动位置,使得连接件与带体之间形成的佩戴部大小合适。
[002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防止连接件与带体之间形成的佩戴部过小引起不适,所述第一限位件不能穿过连接件的通孔。
[0022]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环状凸起。
[002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件在带体上是可调节的,使得佩戴部的大小可调节,然而连接件在带体上滑动时难以准确控制,容易出现佩戴部过大或过小的情况,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的滑动范围,使得佩戴部的大小适宜,并且设置第一限位件防止佩戴部过小对儿童颈部造成伤害,大大提高了儿童围兜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围兜,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兜本体和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安装在围兜本体上;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带体和连接件,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与连接件形成佩戴部;所述连接件在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通过滑动改变佩戴部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围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带体并使得连接件在带体上移动;所述带体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在带体上的移动位置,使得连接件与带体之间形成的佩戴部大小合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围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环状凸起或树杈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围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防止连接件与带体之间形成的佩戴部过小引起不适,所述第一限位件不能穿过连接件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围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魁苏前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惠尔顿婴童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