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02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主板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内部设有收容腔,并在两端开设有收容腔连通的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主板,悬空固定在收容腔中并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主风扇,装设于第一缺口中,且主风扇的出风口设有抵接主板的分流板,使得空气分流吹向主板的正面与反面;副风扇,装设于第二缺口中并用于将收容腔中的空气排到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主板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主板的两端开设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来安装主风扇与副风扇,且主风扇在出风口处设置分流板使得主风扇引入的气流能同时对主板的正面与反面进行风冷散热,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主板的散热性能。热性能。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主板散热
,具体的涉及一种主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芯片集成度的增加,用户体验需求的日趋严苛,如今智能终端朝着超薄、高性能化不断发展,且使得散热问题逐渐成为了性能释放的瓶颈。
[0003]在现有技术中,目前的智能终端通常内部采用热管、石墨烯、VC(Vapor Chambe,真空腔均热板技术)等高效均温材料将热量传导至表面,再以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的形式将热量散发到空间中,以达到散热的目的,然而这种散热方式难以应对高负载下的设备散热需求。
[0004]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主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板散热结构,旨在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主板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内部设有收容腔,并在两端开设有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主板,悬空固定在所述收容腔中并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缺口对应所述第二散热孔;主风扇,装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中,且所述主风扇的出风口的中部设有抵接所述主板的分流板,使得所述主风扇将从所述第一散热孔中吸入的空气分流吹向所述主板的正面与反面;以及副风扇,装设于所述第二缺口中并用于通过第二散热孔将所述收容腔中的空气排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7]作为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板呈矩形板状,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两个对角处。
[0008]作为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副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孔之间还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
[0009]作为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缺口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副风扇的排风区域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散热鳍片的冷却区域,且所述冷却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排风区域的宽度。
[0010]作为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前壳及与所述金属前壳固定连接的电池盖,所述金属前壳与所述电池盖围成所述收容腔;所述主板的正面设有若干抵接所述金属前壳并间隔设置的发热器件,所述金属前壳背离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设有均温板,且所述均温板与所述散热鳍片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容腔内还设有两个抵接所述金属前壳的电池仓,两个所述电池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两侧,所述均温板将所述金属前壳对应所述电池仓与所述主板的部位完全覆盖。
[0012]作为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板的反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
屏蔽器件,且所述屏蔽器件的顶部与所述电池盖之间设有间隙。
[0013]作为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风扇的进风口正对所述第一散热孔,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呈90
°
夹角。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主板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主板的两端开设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来安装主风扇与副风扇,且主风扇在出风口处设置分流板使得主风扇引入的气流能同时对主板的正面与反面进行风冷散热,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主板的散热性能。
[0016]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主板散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主板的反面在散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主板的正面在散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所示主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所示主板与均温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1所示主板与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0
‑‑
壳体;101
‑‑
收容腔;102第一散热孔;103
‑‑
第二散热孔;
[0027]12
‑‑
金属前壳;14
‑‑
电池盖;16
‑‑
均温板;
[0028]20
‑‑
主板;201
‑‑
第一缺口;202
‑‑
第二缺口;
[0029]21
‑‑
发热器件;23
‑‑
屏蔽器件;
[0030]2021
‑‑
排风区域;2022
‑‑
冷却区域;
[0031]30
‑‑
主风扇;301
‑‑
分流板;302
‑‑
出风口;303
‑‑
进风口;
[0032]40
‑‑
副风扇;50
‑‑
散热鳍片;60
‑‑
电池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
[0034]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主板散热结构,主要解决主板20的散热问题。
[003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主板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0、主板20、主风扇30以及副风
扇40。其中,壳体10在内部设有收容腔101并在两端开设有与收容腔101连通的第一散热孔102与第二散热孔103;主板20悬空固定在收容腔101中并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201与第二缺口202,且第一缺口201对应第一散热孔102,第二缺口202对应第二散热孔103;主风扇30装设于第一缺口201中,且主风扇30的出风口302的中部设有抵接主板20的分流板301,使得主风扇30将从第一散热孔102中吸入的空气分流吹向主板20的正面与反面;副风扇40装设于第二缺口202中并用于通过第二散热孔103将收容腔101中的空气排到壳体10的外部。
[0036]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金属前壳12及与金属前壳12固定连接的电池盖14,金属前壳12与电池盖14围成收容腔101,主板20的正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发热器件21,主板20的反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屏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部设有收容腔,并在两端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主板,悬空固定在所述收容腔中并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所述第二缺口对应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主风扇,装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中,且所述主风扇的出风口的中部设有抵接所述主板的分流板,使得所述主风扇将从所述第一散热孔中吸入的空气分流吹向所述主板的正面与反面;以及副风扇,装设于所述第二缺口中并用于通过第二散热孔将所述收容腔中的空气排到所述壳体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呈矩形板状,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两个对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孔之间还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口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副风扇的排风区域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散热鳍片的冷却区域,且所述冷却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