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00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属于搅拌料筒的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两循环料筒、两搅拌机、控制器、液料容器、执行器和管道组件,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插孔,两循环料筒分别设置在底板上,两搅拌机设置在两循环料筒上,控制器设置在底板上,液料容器设置在底板上,执行器设置在液料容器的内部,执行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液料容器分别与两循环料筒通过管道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叉车插入两个插孔内将本设备移动至相应生产工位,液体通过液料容器上的进料口进入一个循环料筒,控制器通过执行器将液体自动往复循环进入另一个循环料筒,方便移动液体生产加工设备,实现液料生产的自动化。实现液料生产的自动化。实现液料生产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料筒的
,尤其涉及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墨汁的生产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进行:
[0003]1、溶胶,将骨胶、纯碱、石碳酸等按配方比倒放入搅拌容器中,按定量加入清水,用蒸气(100—120度)加压力进行催化,经搅拌均匀,约4小时即可熔为胶液;
[0004]2、拌料:将胶液移入桨式搅拌器中,按定量加入墨灰,再按比例将热水兑入胶液中,经过充分搅拌,使其成为均匀的墨膏;
[0005]3、轧辗:将墨膏放入三锟平磨机磨细轧匀,以增加墨汁的稳定性,研磨得越细,墨汁的光度和色泽就越好,淀性也越小;
[0006]4、掺和:在轧碾好的墨膏内分次加入50度热水经充分搅拌使其成为流质,再加入樟脑油和太古油,缓缓加入温水,把墨汁调节到适当浓度,搅拌均匀,静置到一定时间后,用60目的铜纱锣筛过滤,经检验质量合格,即可灌瓶装箱。
[0007]为了盛放较多的液体,掺和液体的容器一般都具有较大的体积,并且具有较大的重量,若要移动该容器,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DD的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通过叉车插入两个插孔内将本设备移动至相应生产工位,液体通过液料容器上的进料口进入一个循环料筒,控制器通过执行器将液体自动往复循环进入另一个循环料筒,往复循环时间与往复次数以及液位由控制器设定,方便移动液体生产加工设备,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效率,实现液料生产的自动化。
[0009]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包括:
[0011]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插孔;
[0012]两循环料筒,两所述循环料筒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
[0013]两搅拌机,两所述搅拌机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循环料筒上;
[0014]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两所述搅拌机电连接;
[0015]液料容器,所述液料容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0016]执行器,所述执行器设置在所述液料容器的内部,所述执行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7]管道组件,所述液料容器分别与两所述循环料筒通过所述管道组件连接。
[0018]上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底板水平设置,两所述循环料筒分别竖直设置。
[0019]上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插孔的数量为两个。
[0020]上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管道组件包括:
[0021]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料容器的一侧的一端、一所述循环料筒的一侧的一端连接;
[0022]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料容器的一侧的另一端、一所述循环料筒的一侧的另一端连接;
[0023]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料容器的另一侧的一端、另一所述循环料筒的另一侧的一端连接;
[0024]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料容器的另一侧的另一端、另一所述循环料筒的另一侧的另一端连接。
[0025]上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中,两所述循环料筒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
[0026]上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中,两所述搅拌机对称设置在对应一所述循环料筒的顶面上。
[0027]上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液料容器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0028]上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液料容器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30]本技术通过叉车插入两个插孔内将本设备移动至相应生产工位,液体通过液料容器上的进料口进入一个循环料筒,控制器通过执行器将液体自动往复循环进入另一个循环料筒,往复循环时间与往复次数以及液位由控制器设定,方便移动液体生产加工设备,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效率,实现液料生产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1、底板;11、插孔;2、循环料筒;3、搅拌机;4、控制器; 5、液料容器;51、进料口;52、出料口;61、第一管道;62、第二管道; 63、第三管道;64、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4]图1为本技术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包括:底板1、两循环料筒2、两搅拌机3、控制器4、液料容器5、执行器和管道组件,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插孔 11,两循环料筒2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顶面上,两搅拌机3分别设
置在两循环料筒2上,控制器4设置在底板1上,控制器4分别与两搅拌机3电连接,液料容器5设置在底板1上,执行器设置在液料容器5的内部,执行器与控制器4电连接,液料容器5分别与两循环料筒2通过管道组件连接,通过叉车插入两个插孔11内将本设备移动至相应生产工位,液体通过液料容器5 上的进料口51进入一个循环料筒2,控制器通过执行器将液体自动往复循环进入另一个循环料筒2,往复循环时间与往复次数以及液位由控制器4设定,方便移动液体生产加工设备,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效率,实现液料生产的自动化。
[003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底板1水平设置,两循环料筒2分别竖直设置。
[0036]优选的,插孔11的数量为两个。
[003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61、第二管道62、第三管道63和第四管道64,第一管道61的两端分别与液料容器5 的一侧的一端、一循环料筒2的一侧的一端连接,第二管道61的两端分别与液料容器5的一侧的另一端、一循环料筒2的一侧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管道 63的两端分别与液料容器5的另一侧的一端、另一循环料筒2的另一侧的一端连接,第四管道64的两端分别与液料容器5的另一侧的另一端、另一循环料筒2的另一侧的另一端连接。
[0038]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0039]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40]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两循环料筒2对称设置在底板1的顶面上。
[004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搅拌机3对称设置在对应一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插孔;两循环料筒,两所述循环料筒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两搅拌机,两所述搅拌机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循环料筒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两所述搅拌机电连接;液料容器,所述液料容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执行器,所述执行器设置在所述液料容器的内部,所述执行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管道组件,所述液料容器分别与两所述循环料筒通过所述管道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水平设置,两所述循环料筒分别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数量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水生产过程中的可移动多功能双桶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料容器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皓梁福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诺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