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电机的磁轭以及制造该磁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998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轭(1)和制造磁轭的方法。制备切割钢板(6),并将其卷轧成柱形形状,以使凸起(7)插入凹部(8)内,然后,在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的各侧壁的近壁区域处进行冲压填隙(P)。这使得形成于相关侧壁上的局部膨胀部分(10、10A)填充至形成于各凸起和各凹部中的另一个上的相关凹痕(9、9A)中,从而机械连接凸起和凹部,以形成磁轭(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在旋转电机如起动电机中的磁轭,特别是涉及一种磁轭和制造该磁轭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如日本专利临时申请No.64-60247中所述,迄今已经试图提供一种制造用在起动电机等中的磁轭的方法。在图6中所示的相关技术中,切成矩形形状的钢板100被卷轧成柱形构造。在该卷轧过程中,制造方法是这样来进行的,即,使得形成于钢板100的一端上的凸起110与形成于钢板100的另一端上的凹部120匹配啮合,然后,各凸起110的中央区域被压制填隙(press caulk)形成膨胀部分,通过该膨胀部分,凸起110和凹部120进行联接,从而使钢板100的两端100a、100b机械连接。在该制造方法中,当将钢板100卷轧成柱形构造时,各凹部120的进口以等于或略小于各凸起110的宽度的尺寸形成,以使凸起110和凹部120沿如图7A中箭头所示的周向方向相互匹配啮合。而且,如图7B所示,在凸起110和凹部120保持相互匹配啮合的情况下,在各凸起110的外周和各凹部120的内周之间形成间隙130。随后,如图7C所示,各凸起110的中央区域在PW处进行压制填隙,且各凸起110的周边区域膨胀,以充填该间隙130,从而使钢板100的两端100a和100b机械连接。然而,该相关技术方法遇到以下所列的几个问题。a)在凸起110保持与凹部120匹配啮合的状态下,间隙130基本环绕各凸起110而形成,因此,各凸起110的周边区域在冲压填隙(punckcaulking)时难以均匀膨胀。这导致在各凸起110和各凹部120之间留有间隙130的可能性增大,因此产生气密性的问题,并降低了在各凸起110和各凹部120之间的机械连接强度。b)如果通过冲压填隙而形成的局部膨胀部分朝着各凸起110的远端变位,也就是当局部膨胀部分朝着向各凸起110的远端以更大的程度增大时,磁轭被施加力,从而导致凸起110和凹部120相互拉开,从而使磁轭的内径精度和圆度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了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轭,该磁轭具有增强的机械连接强度,且具有很高精度的内径和圆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该磁轭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电机的磁轭。该磁轭包括切割钢板,该切割钢板形成为矩形,且其一端形成有多个凹部,另一端形成有多个凸起,该切割钢板卷轧成柱形形状,其中,凸起分别插入凹部中,以便机械连接钢板的两端。各凹部具有面对着各凸起的远端的底壁、以及从底壁两端伸出的轴向间隔开的侧壁。各凸起具有侧壁,且其宽度基本等于或略小于各凹部的进口宽度。各凹部和各凸起中之一的侧壁具有凹痕,当在各凹部和各凸起中的另一个上进行压制加工时,该凹痕由在各凹部和各凸起中的另一个的侧壁上形成的局部膨胀部分填充。通过该结构,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具有轴向间隔开的侧壁,该侧壁的近壁部分沿磁轭的轴向方向膨胀,以装配至形成于各凸起和各凹部中的另一个上的相关凹痕内。因此,钢板的两端相互连接,而没有向钢板的两端上施力来使得这两个部件沿磁轭的周向方向相互拉开。因此,当在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上进行冲压填隙以使局部膨胀部分沿磁轭的轴向方向伸展时,将不会对磁轭的内径和圆度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增加了磁轭的内径和圆度的精度。而且,冲压填隙是在间隔开的侧壁区域中在各凸起和各凹部中的一个上进行的,进行冲压填隙的位置邻近于在各凸起和各凹部中的另一个上所形成的相关凹痕,从而能够以均匀方式形成该近壁部分。这导致该近壁部分无间隙地插入相关凹痕,从而使钢板的两端以增大的机械强度连接。优选地,各凹部的侧壁可以具有凹痕,该凹痕与磁轭的轴向方向对齐地形成于面对各凸起的侧壁的区域处,且各凸起的侧壁具有局部膨胀部分,该局部膨胀部分填充至各凹部的侧壁的相关凹痕内。这使得凹痕能够在钢板的切割操作过程中形成于各凹部的侧壁上,从而减少了制备该凹痕的附加工作。并且,由于凹痕在各凹部的侧壁上的形成是与磁轭轴线对齐的,因此导致各凸起的局部膨胀部分将沿磁轭的轴向方向伸展。这导致没有沿磁轭的周向方向作用的力。也就是,不会对磁轭的内径和圆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该磁轭形成为具有更高精度的内径和圆度的柱形形状。优选地,各凸起的侧壁可以具有凹痕,该凹痕与磁轭的轴向方向对齐地形成于面对各凹部的侧壁的区域处,且各凹部的侧壁具有局部膨胀部分,该局部膨胀部分填充至各凸起的侧壁的凹痕内。这使得凹痕能够在钢板的切割操作过程中形成于各凸起的侧壁上,从而避免了制备该凹痕的附加工作。并且,由于凹痕在各凸起的侧壁上的形成是与磁轭轴线对齐的,因此各凹部的局部膨胀部分能够沿磁轭的轴向方向形成。这导致没有沿磁轭的周向方向作用的力。也就是,不会对磁轭的内径和圆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该磁轭形成为具有更高精度的内径和圆度的柱形形状。优选地,各凸起的远端和各凹部的底壁可以沿磁轭的轴向方向成直线地形成,且各凸起的高度和各凹部的深度几乎彼此相等。在各凸起与各凹部相配合的情况下,各凸起的远端和各凹部的底壁沿磁轭的周向方向相互抵靠啮合。通过该结构,可以在各凸起的远端和各凹部的底壁沿磁轭的周向方向相互抵靠啮合的状态下进行压制加工,以便对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的近壁区域进行填隙,从而使局部膨胀部分只沿磁轭的轴向方向伸展。因此,压制加工不会导致在各凸起的远端和各凹部的底壁之间形成间隙。这能够增加磁轭的内径和圆度的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旋转电机的磁轭的方法,其中,一矩形切割钢板的一端形成有多个凹部,另一端形成有多个凸起,该切割钢板具有柱形卷轧形状,其中,凸起分别插入凹部中,以使钢板的两端机械连接。该方法包括对一钢板进行切割以形成切割钢板;将该切割钢板卷轧成柱形形状,以使各凸起插入各凹部中;以及通过卷轧步骤,使各凸起和各凹部机械连接。在切割步骤中,各凸起的轴向宽度形成为基本等于或略小于各凹部的进口宽度,且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的侧壁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凹痕。在卷轧步骤中,将切割钢板卷轧成各凸起的远端沿周向方向面对各凹部的进口,然后,各凸起沿周向方向插入各凹部。在连接步骤中,对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的侧壁的近壁区域进行压制填隙,进行压制填隙的位置与形成于各凸起和各凹部中的另一个的侧壁上的相关凹痕成面对面的关系。通过该制造方法,当将钢板卷轧成柱形形状时,不需要使得钢板的两端沿磁轭的径向方向相错位,且能够在各凸起的远端和各凹部的进口保持面对面关系的情况下卷轧钢板,也就是能够在各凸起的远端和各凹部的进口在相同径向位置对准的条件下卷轧钢板。这使在各凸起和各凹部的两端产生相同量的弹回位移,从而消除了使得磁轭的内径和圆度变差的因素。而且,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的近壁区域被压制填隙,以在各凸起和各凹部中之一的侧壁上形成局部膨胀部分,从而使该局部膨胀部分与形成于各凸起和各凹部中的另一个上的凹痕无间隙地配合。也就是,因为局部膨胀部分在朝着相关凹痕的方向上膨胀,因此在各凸起的远端和各凹部的底壁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在各凸起和各凹部之间提供足够的机械连接强度。优选地,各凹部的侧壁可以分别在面对各凸起的侧壁的区域处形成有凹痕,且各凸起的侧壁具有局部膨胀部分,该局部膨胀部分填充至各凹部的侧壁的凹痕内。这导致凹痕在钢板的切割操作过程中形成在各凹部的侧壁上,从而使制备该凹痕的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的磁轭,包括:切割钢板(6),该切割钢板(6)形成为矩形,且其一端(6a)形成有多个凹部(8),另一端(6b)形成有多个凸起(7),该切割钢板(6)卷轧成柱形形状,其中,凸起(7)分别插入凹部(8)中,以便机械连接钢板(6)的两端(6a、6b),其特征在于:    各凹部(8)具有面对着各凸起(7)的远端(7a)的底壁(8a)、以及从底壁两端伸出的轴向间隔开的侧壁;    各凸起(7)具有侧壁,且其宽度基本等于或略小于各凹部的进口宽度;以及    各凹部和各凸起中之一的侧壁具有凹痕(9、9A),当在各凹部和各凸起中的另一个上进行压制加工时,该凹痕由在各凹部(8)和各凸起(7)中的另一个的侧壁上形成的局部膨胀部分填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鬼头和行秀岛保广二见清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