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47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盖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顶盖开闭装置包括顶盖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及电机,电机用于设在敞车的端墙侧。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及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用于设在顶盖沿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第一传动件用于沿敞车的高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及与电机驱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轮及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通过转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连接配合,并与第三传动轮用于间隔设在顶盖沿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第二传动件绕设于第二传动轮与第三传动轮,并与顶盖连接。如此,能够实现顶盖自动开闭,同时敞车满足机车限界条件,保证安全性。保证安全性。保证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货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盖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运煤漏斗车为敞顶结构,煤炭扬尘与撒漏是困扰国内外铁路煤炭运输的一大难题,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污染铁路沿线环境。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具有防止环境污染功能的铁路货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在漏斗车上加装顶盖。然而,常见的顶盖无法随时自动开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顶盖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能够实现顶盖自动开闭,同时敞车满足限界条件,保证安全。
[0004]一种顶盖开闭装置,包括:
[0005]顶盖,所述顶盖用于设在敞车的敞开口;及
[0006]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及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设在所述敞车的端墙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及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用于设在所述顶盖沿所述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用于沿所述敞车的高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及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轮及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配合,并与所述第三传动轮用于间隔设在所述顶盖沿所述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绕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并与所述顶盖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顶盖开闭。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对应设在所述敞车的端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传动件垂向设置,并绕设于所述驱动轮及所述第一传动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轮安装有摇柄,所述摇柄在外力作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轮旋转。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及所述第三传动轮均为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均为与所述齿轮传动配合的链条。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开闭装置还包括用于设在所述敞车的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顶盖滑动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及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用于沿所述敞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于所述敞车的顶部,所述第二轨道用于沿所述敞车的高度方向设于所述敞车的端部;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竖直段及与所述竖直段连接的斜向段,所述竖直段与所述斜向段能够贴合所述敞车的端墙。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道固定有用于沿所述敞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横
梁,所述横梁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用于贴合所述敞车设置的安装板、及固定在所述横梁的斜撑,所述斜撑用于设在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敞车的一侧,所述安装板设有所述安装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两侧连接,并用于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敞车的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均为折叠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均具有展开状态及折叠状态,当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封闭所述敞开口;当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均收缩于所述敞车的端部。
[0015]一种铁路货车,包括敞车及所述的顶盖开闭装置,所述敞车的顶部具有敞开口,所述顶盖设于所述敞开口,并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开闭.
[0016]上述的顶盖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使用时,电机旋转,第一传动轮在电机与第一传动件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由于第二传动轮通过转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连接配合,在第一传动轮转动的过程中,第二传动轮同步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顶盖沿敞车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开闭顶盖。如此,将电机设于敞车的端墙侧,例如电机固定在敞车的端墙或底板,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的配合带动顶盖进行开闭,使得敞车满足限界条件,防止敞车撞上邻近的建筑物或其它设备,保证安全。此外,由于顶盖开闭装置安装在敞车上,可随时操作驱动机构带动顶盖进行开闭,使得顶盖的开闭更方便,同时在装卸货地点,无需地面开闭顶盖机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开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顶盖开闭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0、顶盖;11、第一盖板;12、第二盖板;20、驱动机构;21、电机;22、第一传动组件;221、第一传动件;222、第一传动轮;23、第二传动组件;231、第二传动件;232、第二传动轮;233、第三传动轮;30、滑动轨道;31、第一轨道;32、第二轨道;321、垂直段;322、斜向段;40、横梁;41、安装座;411、斜撑;412、安装板;413、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开闭装置,包括顶盖10及驱动机构20。顶盖10用于设在敞车的敞开口。驱动机构20包括电机21、第一传动组件22及第二传动组件23,电机21用于设在敞车的端墙侧。第一传动组件22包括第一传动件221及第一传动轮222,第一传动轮222用于设在顶盖10沿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第一传动件221用于沿敞车的高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与第一传动轮222传动连接、及与电机21驱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23包括第二传动件231、第二传动轮232及第三传动轮233,第二传动轮232通过转动轴与第一传动轮222连接配合,并与第三传动轮233用于间隔设在顶盖10沿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第二传动件231绕设于第二传动轮232与第三传动轮233,并与顶盖10连接,用于带动顶盖10开闭。
[0024]其中,参阅图1,为了方便理解,采用W表示敞车的宽度方向,H表示敞车的高度方向,L表示敞车的长度方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用于设在敞车的敞开口;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及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设在所述敞车的端墙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及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用于设在所述顶盖沿所述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用于沿所述敞车的高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及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轮及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配合,并与所述第三传动轮用于间隔设在所述顶盖沿所述敞车宽度方向的侧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绕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并与所述顶盖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顶盖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设在所述敞车的端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传动件垂向设置,并绕设于所述驱动轮及所述第一传动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轮安装有摇柄,所述摇柄在外力作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轮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及所述第三传动轮均为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均为与所述齿轮传动配合的链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开闭装置还包括用于设在所述敞车的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顶盖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凤辉徐建喜王洪昆王文刚边志宏王蒙丁颖王萌焦杨马瑞峰张国彪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