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47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3
一种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其特征是,由底座、压缩装置、主轴套筒、三瓣簧松紧电机、电机移动装置、控制系统构成,底座的上端面从左到右分别设计有固定架Ⅰ、固定架Ⅱ、固定架Ⅲ,固定架Ⅰ用于固定电机移动装置、三瓣簧松紧电机,由电机移动装置推动固定架Ⅰ在底座移动,主轴套筒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架Ⅱ,另一端用于固定主轴,固定架Ⅲ用于固定压缩装置,压缩装置推动固定架Ⅲ移动,控制系统分别与压缩装置、电机移动装置、三瓣簧松紧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人工只要操作放入、取出工件、三瓣簧及拨动按钮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三瓣簧的更换速度。加快三瓣簧的更换速度。加快三瓣簧的更换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装置,尤其属于一种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电动打磨机常用于玉石类等手工雕琢行业,如图1所示为主轴组件装配后的结构图,主轴内孔固定有三瓣簧2,三瓣簧用于装夹磨头(在检测时用标准芯棒1代替磨头),三瓣簧的尾端与三瓣簧锁扣24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三瓣簧的内孔与主轴外表面有同心度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在高速旋转时,整机震动大、噪音大,容易引起操作者不适,疲劳度增加,同时也造成磨头跳动而影响雕琢产品的质量。因此该同心度的检测是产品出厂质量的保证,当检测不合要求时,要更换三瓣簧,三瓣簧的结构如图2、3所示,其前端有三个开槽21,三瓣簧与主轴之间有配合的锥面,插销35将碟簧锁扣34、主轴3、三瓣簧锁扣24固定,主轴3的销孔31为长孔,碟簧33位于主轴台阶32和碟簧锁扣34之间,碟簧33有预紧力,压力作用于主轴台阶,使主轴3前端的锥面与三瓣簧的锥面相贴合,而压紧三瓣簧,实现三瓣簧前端的夹紧力,三瓣簧头部有一段三角形的固定面23,用于与固定工具配合拆装三瓣簧。要拆除三瓣簧,首先要克服碟簧的张力,手工拆(装)时,都要下压主轴,先解除主轴对三瓣簧的夹紧,再通过与三瓣簧头部的固定面23相配合的工具旋松(紧)三瓣簧,下压与旋转要同时进行,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劳动强度,使用方便的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其特征是,由底座、压缩装置、主轴套筒、三瓣簧松紧电机、电机移动装置、控制系统构成,底座的上端面从左到右分别设计有固定架Ⅰ、固定架Ⅱ、固定架Ⅲ,固定架Ⅰ用于固定电机移动装置、三瓣簧松紧电机,由电机移动装置推动固定架Ⅰ在底座移动,主轴套筒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架Ⅱ,另一端用于固定主轴,固定架Ⅲ用于固定压缩装置,压缩装置推动固定架Ⅲ移动,控制系统分别与压缩装置、电机移动装置、三瓣簧松紧电机电连接。
[0005]本技术通过压缩装置来解除碟簧的预紧力,通过三瓣簧松紧电机转动三瓣簧实现三瓣簧松紧,装夹靠手工。
[0006]主轴套筒的中心孔与主轴前端的外径相配合,固定主轴端为一主轴套筒沉孔,主轴套筒沉孔的内端面与主轴台阶的前端面相配合,主轴套筒沉孔的内圆不小于碟簧外径,主轴套筒沉孔的深度小于碟簧压缩到最短处时主轴台阶的前端面与碟簧锁扣后端面的间距。使用套筒来固定主轴有利于保护主轴的外表面及碟簧,利用主轴台阶的前端面施压与碟簧的压力方向一致,最为省力,对于主轴套筒沉孔的深度的限制是为了主轴套筒不影响压缩装置对碟簧的压缩。
[0007]压缩装置的前端固定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中心孔与主轴后端的外径相配合,前端为固定套筒凸台,固定套筒凸台的外径介于碟簧锁扣的内外径之间,固定套筒凸台的前端面与碟簧锁扣的后端面相接触。固定套筒在对碟簧锁扣加压的同时对主轴的外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0008]三瓣簧松紧电机的前端固定有三瓣簧装卸夹具,三瓣簧装卸夹具与三瓣簧头部的固定面相配合。
[0009]所述的压缩装置为压缩气缸。也可使用液压缸。
[0010]所述的电机移动装置为电机移动气缸。也可使用液压缸。
[0011]所述的控制系统的控制顺序为启动压缩装置按钮,压缩装置前移压缩碟簧锁扣,然后开启电机移动装置按钮,移动固定架Ⅰ,三瓣簧松紧电机带动三瓣簧装卸夹具与三瓣簧头部相接,旋转三瓣簧。通过本技术人工只要操作放入、取出工件、三瓣簧及拨动按钮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速度。
[001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技术人工只要操作放入、取出工件、三瓣簧及拨动按钮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三瓣簧的更换速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主轴组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三瓣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其中: 1芯棒、2三瓣簧、21开槽、23固定面、24三瓣簧锁扣、3主轴、31销孔、32主轴台阶 、33碟簧、34碟簧锁扣、35插销、4底座、41固定架Ⅰ、42固定架Ⅱ、43固定架Ⅲ、5压缩装置、51固定套筒、52固定套筒凸台、6主轴套筒、61主轴套筒的中心孔、62主轴套筒沉孔、63主轴套筒沉孔的内端面、7三瓣簧松紧电机、71电机移动装置、72三瓣簧装卸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视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0]如图4、5所示,一种更换如图1所示已完成部件装配的电动打磨机主轴的三瓣簧的半自动装置,由底座4、压缩装置5、主轴套筒6、三瓣簧松紧电机7、电机移动装置71、控制系统构成,底座的上端面从左到右分别设计有固定架Ⅰ41、固定架Ⅱ42、固定架Ⅲ43,底座上加工有固定架Ⅰ、固定架Ⅲ的滑槽,固定架Ⅰ用于固定电机移动装置71、三瓣簧松紧电机7,由电机移动装置推动固定架Ⅰ在底座移动,电机移动装置为电机移动气缸。也可使用液压缸。电机移动装置位于三瓣簧松紧电机的下方,三瓣簧松紧电机具有正反转功能。三瓣簧松紧电机的前端固定有三瓣簧装卸夹具72,三瓣簧装卸夹具的内孔与三瓣簧头部的固定面23相配合。
[0021]主轴套筒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架Ⅱ,另一端用于固定主轴。固定架Ⅲ用于固定压缩装置,压缩装置推动固定架Ⅲ移动,控制系统分别与压缩装置、电机移动装置、三瓣簧松紧电机电连接。
[0022]主轴套筒的中心孔61与主轴前端的外径相配合,固定主轴端为一主轴套筒沉孔62,主轴套筒沉孔的内端面63与主轴台阶的前端面相配合,主轴套筒沉孔的内圆不小于碟簧外径,主轴套筒沉孔的深度小于碟簧压缩到最短处时主轴台阶的前端面与碟簧锁扣后端面的间距。
[0023]压缩装置为压缩气缸。也可使用液压缸,具有单独的控制按钮。压缩装置的前端固定有固定套筒51,固定套筒中心孔与主轴后端的外径相配合,前端为固定套筒凸台52,固定套筒凸台的外径介于碟簧锁扣的内外径之间,固定套筒凸台的前端面与碟簧锁扣的后端面相接触。
[0024]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先将要更换三瓣簧的主轴组件放入主轴套筒中,启动压缩装置按钮,压缩装置前移压缩碟簧锁扣,然后开启电机移动装置按钮,电机移动装置移动固定架Ⅰ,三瓣簧松紧电机带动三瓣簧装卸夹具与三瓣簧头部相接,电机旋松三瓣簧,电机退出,取出三瓣簧,并放入新三瓣簧,再次开启电机移动装置按钮,电机旋紧三瓣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其特征是,由底座、压缩装置、主轴套筒、三瓣簧松紧电机、电机移动装置、控制系统构成,底座的上端面从左到右分别设计有固定架Ⅰ、固定架Ⅱ、固定架Ⅲ,固定架Ⅰ用于固定电机移动装置、三瓣簧松紧电机,由电机移动装置推动固定架Ⅰ在底座移动,主轴套筒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架Ⅱ,另一端用于固定主轴,固定架Ⅲ用于固定压缩装置,压缩装置推动固定架Ⅲ移动,控制系统分别与压缩装置、电机移动装置、三瓣簧松紧电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其特征是,主轴套筒的中心孔与主轴前端的外径相配合,固定主轴端为一主轴套筒沉孔,主轴套筒沉孔的内端面与主轴台阶的前端面相配合,主轴套筒沉孔的内圆不小于碟簧外径,主轴套筒沉孔的深度小于碟簧压缩到最短处时主轴台阶的前端面与碟簧锁扣后端面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打磨机主轴换三瓣簧半自动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立江裴沛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平智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