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9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活动贯穿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设置有夹具,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斜齿条,所述斜齿条与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竖杆的表面开设导向槽,所述套管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的端部位于导向槽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只需一个减速电机便可实现竖杆的升降与旋转,从而利用夹具实现对物品的上下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且便于进行维修保养。于进行维修保养。于进行维修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手,具体是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焊接、点胶、切割、上下料等各个领域。
[0003]目前的工业机器人虽然功能强大、活动自由度高,但大多造价高昂且结构复杂,在例如两相且存在高度差的邻输送带之间的上下料等步骤简单的作业时,采用工业机器人会大大的提高企业的投入成本,且由于工业机器人的驱动单元较多,不便于快速维修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活动贯穿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设置有夹具,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斜齿条,所述斜齿条与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竖杆的表面开设导向槽,所述套管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的端部位于导向槽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滑条传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的外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滑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槽包括竖槽与横槽,所述竖槽的底端与横槽的一端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槽与横槽相互垂直。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滑条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导轨位于滑槽内,所述滑条与导轨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斜齿轮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位于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与斜齿轮滑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只需一个减速电机便可实现竖杆的升降与旋转,从而利用夹具实现对物品的上下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且便于进行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3为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中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壳体1、套管2、竖杆3、支臂4、夹具5、减速电机6、第一齿轮7、滑条8、滑槽9、导轨10、第一齿条11、斜齿条12、斜齿轮13、导向杆14、导向销15、竖槽16、横槽17、导向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活动贯穿设置有竖杆3,所述竖杆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管2,所述套管2的底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竖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臂4,所述支臂4的一端设置有夹具5,夹具5可采用气动吸盘、电磁铁、机械爪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竖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13,所述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8,所述滑条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斜齿条12,所述斜齿条12与斜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竖杆3的表面开设导向槽,所述套管2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导向销15,所述导向销15的端部位于导向槽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滑条8传动连接。
[0020]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的外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滑条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1,所述第一齿条11与第一齿轮7相互啮合。
[0021]通过启动减速电机6驱动第一齿轮7,即可利用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11的相互啮合驱动滑条8移动,继而驱动滑条8移动。
[0022]所述导向槽包括竖槽16与横槽17,所述竖槽16的底端与横槽17的一端连通。
[0023]利用导向销15与竖槽16和横槽17的配合,能够驱动竖杆3进行转动或升降。
[0024]所述竖槽16与横槽17相互垂直。
[0025]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轨10,所述滑条8的外壁开设有滑槽9,所述导轨10位于滑槽9内,所述滑条8与导轨10滑动连接。
[0026]通过导轨10与滑槽9的配合,能够提高滑条8移动的稳定性。
[0027]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所述斜齿轮13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18,所述导向杆14的顶端位于导向孔18内,所述导向杆14与斜齿轮13滑动连接。
[0028]通过导向杆14与导向孔18的配合,能够在壳体1内对斜齿轮13进行良好的导向。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30]使用时,将本装置防止在两个一高一低的输送带之间,两个输送带的高度差约等于竖槽16的高度,并使夹具5位于降低的输送带的正上方,在使用时,通过夹具5对低输送带上的物品进行夹持,之后启动减速电机6,通过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11的配合驱动滑条8带动斜齿条12移动,此时,导向销15的端部位于竖槽16的顶端内,因此使竖杆3及斜齿轮13无
法转动,从而在斜齿轮13与斜齿条12的配合下,使斜齿轮13带动竖杆3向上移动,以通过支臂4带动夹具5上移,将物品提起,在这一过程中,导向销15的端部会移动至竖槽16与横槽17的连通处;
[0031]之后斜齿条12继续移动,因导向杆14与横槽17的配合,使得竖杆3及斜齿轮13无法竖向移动,此时斜齿轮13将在斜齿条12的驱动下带动竖杆3转动,从而第一夹具5带动物品移动至高输送带的正上方,同时,导向销15的端部将移动至横槽17远离竖槽16的一端,之后松开夹具5,将物品防止在高输送带上即可。
[0032]方向启动减速电机6,即可利用斜齿条12驱动斜齿轮13,并在导向杆14与横槽17及竖槽16的配合下使夹具5复位至低输送带的正上方,以便于进行下一次上下料。
[0033]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只需一个减速电机6便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活动贯穿设置有竖杆(3),所述竖杆(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管(2),所述套管(2)的底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竖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臂(4),所述支臂(4)的一端设置有夹具(5),所述竖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13),所述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8),所述滑条(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斜齿条(12),所述斜齿条(12)与斜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竖杆(3)的表面开设导向槽,所述套管(2)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导向销(15),所述导向销(15)的端部位于导向槽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滑条(8)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智能机器人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的外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毅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