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29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包括底板,所述竖筒的顶部固接有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升降机构。该新型涵洞台车,第一气缸伸缩时,可带动齿轮滚滑,进而带动竖筒可呈双倍行程升降,进而使得升降效果更好,传动响应更快,实用性和便捷性更佳,拨动拨杆即可通过滑杆控制卡杆横向滑动,进而控制卡杆与卡槽卡紧或脱离,使得底板与自动行走台车之间可实现快速拆装,进而便于拆分维护和检修,可通过螺纹筒与螺杆的螺纹连接,以及凸块与凹槽的卡接相连,使得转动螺纹筒可带动螺杆同时内滑或外滑,进而对竖筒之间进行支撑顶紧,提升整体使用强度,避免松动情况发生,且支撑位置可调整,同时松动后可直接调紧,操作更加便捷。操作更加便捷。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涵洞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涵洞台车
,具体为一种新型涵洞台车。

技术介绍

[0002]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而台车,全称衬砌台车,主要用于隧道,引水洞,二衬(二次衬砌)混凝土浇注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的涵洞台车在使用时,升降往往通过气缸进行单倍行程传动升降效果差,距离短,且传动响应慢,实用性和便捷性不佳,且底板与自动行走台车之间不可实现快速拆装,进而不便于拆分维护和检修,增大操作难度,且整体使用强度差,长时间使用容易松动,影响使用安全性,且松动不易调紧,操作便捷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涵洞台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涵洞台车在使用时,升降往往通过气缸进行单倍行程传动升降效果差,距离短,且传动响应慢,实用性和便捷性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四个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竖筒,所述竖筒的顶部固接有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升降机构;
[000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支架、齿轮、支杆和齿条;
[0007]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固接于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远离竖筒的一侧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和竖筒的内侧均固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内端与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这样设计可实现双倍行程升降,升降效果更好,传动响应更快。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自动行走台车。
[0009]优选的,所述竖筒的外端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固接有侧板。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与自动行走台车之间设有连接机构;
[0011]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插杆、插孔、卡槽、卡杆、套筒、滑杆、拨杆和扭力弹簧;
[0012]所述插杆固接于自动行走台车的顶部,所述插杆的外壁通过插孔与底板相插接,所述插杆的外侧通过卡槽卡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正面通槽间隙配合有滑杆,所述滑杆固接于卡杆的外壁,所述滑杆的外壁与拨杆的正面通槽间隙配合,所述拨杆与套筒的顶部耳板转动连接,所
述拨杆的铰接轴安装有扭力弹簧。这样设计使得底板与自动行走台车之间可实现快速拆装,进而便于拆分维护和检修。
[0013]优选的,所述竖筒之间设有防松动机构;
[0014]所述防松动机构包括螺纹筒、螺杆、竖板、凸块和凹槽;
[0015]所述螺纹筒的内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端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外侧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侧通过凹槽与竖筒的内端相卡接。这样设计可通过螺杆与螺纹筒对竖筒之间进行支撑顶紧,提升整体使用强度,避免松动情况发生,且松动后可直接调紧,操作更加便捷。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涵洞台车,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底板、顶板、竖筒、竖杆、第二气缸和升降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竖筒与竖杆的间隙配合,以及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连接,使得第一气缸伸缩时,可带动齿轮滚滑,进而带动竖筒可呈双倍行程升降,进而使得升降效果更好,传动响应更快,实用性和便捷性更佳;
[0018]通过底板、顶板、竖筒、竖杆、第二气缸和升降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卡槽与卡杆的卡接相连,以及套筒与卡杆、插杆与插孔的间隙配合,使得拨动拨杆即可通过滑杆控制卡杆横向滑动,进而控制卡杆与卡槽卡紧或脱离,使得底板与自动行走台车之间可实现快速拆装,进而便于拆分维护和检修;
[0019]通过底板、顶板、竖筒、竖杆、第二气缸和升降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螺纹筒与螺杆的螺纹连接,以及凸块与凹槽的卡接相连,使得转动螺纹筒可带动螺杆同时内滑或外滑,进而对竖筒之间进行支撑顶紧,提升整体使用强度,避免松动情况发生,且支撑位置可调整,同时松动后可直接调紧,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齿轮、齿条和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中拨杆、插杆和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板,2、顶板,3、竖筒,4、竖杆,5、第二气缸,6、升降机构,601、第一气缸,602、支架,603、齿轮,604、支杆,605、齿条,7、连接机构,701、插杆,702、插孔,703、卡槽,704、卡杆,705、套筒,706、滑杆,707、拨杆,708、扭力弹簧,8、防松动机构,801、螺纹筒,802、螺杆,803、竖板,804、凸块,805、凹槽,9、侧板,10、自动行走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包括底板1,底
板1的顶部设有自动行走台车10,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四个竖杆4,竖杆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竖筒3,竖筒3和竖杆4呈矩阵式分布,竖筒3的外端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5,第二气缸5用于控制侧板9横移,第二气缸5的伸缩端固接有侧板9,竖筒3的顶部固接有顶板2,底板1的顶部设有升降机构6。
[0027]升降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01、支架602、齿轮603、支杆604和齿条605,第一气缸601的固定端固接于底板1的顶部,第一气缸601的伸缩端固接有支架602,支架60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齿轮603,支架602使得齿轮603受力时可转动,齿轮603的远离竖筒3的一侧设有支杆604,支杆604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杆604和竖筒3的内侧均固接有齿条605,齿条605的内端与齿轮603的两侧啮合连接,齿条605关于齿轮603对称设置,这样设计可实现双倍行程升降,升降效果更好,传动响应更快。
[0028]底板1与自动行走台车10之间设有连接机构7,连接机构7包括插杆701、插孔702、卡槽703、卡杆704、套筒705、滑杆706、拨杆707和扭力弹簧708,插杆701固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四个竖杆(4),所述竖杆(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竖筒(3),所述竖筒(3)的顶部固接有顶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01)、支架(602)、齿轮(603)、支杆(604)和齿条(605);所述第一气缸(601)的固定端固接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601)的伸缩端固接有支架(602),所述支架(60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齿轮(603),所述齿轮(603)的远离竖筒(3)的一侧设有支杆(604),所述支杆(604)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杆(604)和竖筒(3)的内侧均固接有齿条(605),所述齿条(605)的内端与齿轮(603)的两侧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自动行走台车(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筒(3)的外端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5),所述第二气缸(5)的伸缩端固接有侧板(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自动行走台车(10)之间设有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插杆(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云鹏王伟民刘海宽王晓寇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路桥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