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1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壳体,且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由进风口允许第一室内风气流、第二室内风气流和第三室内风气流进入到壳体内;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内,包括用于对第一室内风气流进行换热以形成第一换热气流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用于对第二室内风气流进行换热以形成第二换热气流的第二热交换器;导风部,设置于出风口处,包括:第一导风组,用于将第三室内风气流与第一换热气流混风,或将第三室内风气流与第二换热气流混风,或将第三室内风气流、第一换热气流和第二换热气流混风,进而减小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内空间中原环境的空气温度的差值,提升用户体验,保证了室内空调器的出风多样性。出风多样性。出风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空调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无论在夏天取凉还是冬天取暖,已然成为人们的主要使用工具。
[0003]目前,现有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空调器换热后的气流进入到室内环境中,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行混合从而实现对室内空间温度的降低或升高,但一些情况中,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温度和空调器的换热气流温差较大,如果吹到室内空间或用户身上会让用户产生十分不舒服的感觉,使得用户体验差,尤其在空调器刚开启时,以及空调器在制冷的过程中造成冷风直吹的感觉;在这样的前提下,出风口的出风类型又显得十分的单一,无法同时满足多个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及第一导风组,由所述第一导风组将部分未与所述热交换器换热的室内风气流与任意股经过与所述热交换器换热后的换热气流进行混风,使得任意股所述换热气流的温度与室内空间中的气流温度差值减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换热气流和室内空间的环境中空气温度差值大而造成用户体验差以及出风口出风类型单一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第一导风组、所述热交换器的数量,使得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对由所述进风口流入到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室内风气流进行换热形成第一换热气流和第二换热气流,由所述第一导风组引导另一部分未经过换热的所述室内风气流流向所述第一换热气流或所述第二换热气流混风,或流向室内空间与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多种混风形式,以减小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内空间中原环境的空气温度的差值,提升用户体验,保证了室内空调器的出风多样性。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变了所述热交换器在壳体内的布局,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空间部、第二空间部和第三空间部,将所述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二空间部和所述第三空间部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并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部内,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部内,使得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的室内风气流可未经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换热而经过所述第三空间部流至所述出风口处,进而由该部分气流,即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气流进行多形式混风,以减小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内空间中原环境的空气温度的差值,提升用户体验,保证了室内空调器的出风多样性。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第一导风组的结构及混风的模式,所述第一导风组包括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
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时,所述第一导风组引导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流向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一换热气流或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二换热气流,以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在所述出风处混风,或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在所述出风口处混风,使得当任一股所述换热气流与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混风而减小所述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内空间中原环境的空气温度的差值,提升用户体验时,另一股所述换热气流直接流入所述室内空间中,这样两股换热气流即能满足不能接与周围空气温差较大气流的用户,又能满足想快速降低或升高周围空气温度的用户,保证了室内空调器的出风多样性;
[0008]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时,所述第一导风组引导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流向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二换热气流,以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在所述出风口处混风,减小了所述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内空间中原环境的空气温度的差值,提升用户体验;
[0009]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或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壳体的前方,且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或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壳体前方时,所述第一导风组引导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流向室内空间中,以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在所述室内空间中混风,这样三种气流在混风前,在室内空间中形成三层气流,增加用户层次感体验,且三种气流在室内空间中混风后减小了所述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内空间中原环境的空气温度的差值,提升用户体验。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的以上多种导风模式,可根据不同的用户对室内空调器进行控制,保证了室内空调器的出风多样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不与任何所述热交换器换热导致其流速比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的流速大,室内空调器在单侧混风模式和外八字混风模式中,当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任一所述换热气流混风后,会增大混风后的所述换热气流的流速,保证对应所述换热气流对应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效率,进而提升室内空调器的换热循环性能;当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都混风后,增大了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的流速,保证了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效率,进而提升了室内空调器的换热循环性能。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结构,将两个所述安装板连接至已经层叠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翅片的两侧,使得部分所述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热交换器进行换热的过程中不会由所述第一空间部(第一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二空间部(第二热交换器)向所述第三空间部窜风,保证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进而保证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气流的混风效果,保证用户的体验。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风扇的布置,将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二空间部和所述第三空间部内,且在所述第三空间部内不进行设置热交换器,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不经过换热即可流至所述出风口处能够与所述换热气流进行混风,减小了所述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内空间中原环境的空气温度的差值,提升用户体验。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挡风部,将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空
间部内,将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部内,将所述第三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三空间部内,且将所述挡风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三风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第三风扇之间,进而限制所述第一换热气流、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在所述风扇处窜风,进而保证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气流的混风效果,保证用户的体验。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壳体,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由所述进风口允许第一室内风气流、第二室内风气流和第三室内风气流进入到所述壳体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由所述进风口允许第一室内风气流、第二室内风气流和第三室内风气流进入到所述壳体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室内风气流进行换热以形成第一换热气流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用于对所述第二室内风气流进行换热以形成第二换热气流的第二热交换器;导风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包括:第一导风组,用于引导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方向,以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气流混风,或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二换热气流混风,或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混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包括: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时,所述第一导风组引导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流向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一换热气流或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二换热气流,以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在所述出风口处混风,或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与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在所述出风口处混风;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时,所述第一导风组引导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流向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第二换热气流,以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在所述出风口处混风;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或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壳体的前方,且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或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壳体前方时,所述第一导风组引导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流向室内空间中,以将所述第三室内风气流、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和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在所述室内空间中混风。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空间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部,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位于所述第一空间部;第二空间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部,且所述第二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涛谢宝臣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