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91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7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其中: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混凝土部分,所述混凝土部分上设置有若干防裂件,所述防裂件至少覆盖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所述防裂件与所述混凝土部分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上部结构的混凝土部分设置防裂件,防裂件覆盖混凝土部分的顶面,施工阶段在板底设置临时支撑时,能够有效防止上部结构的混凝土部分在负弯矩作用下出现裂缝,保证叠合底板受力性能不受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也是建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000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构件,目前常见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4]1、矩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0005]矩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如图1所示,其包括矩形肋120和预制底板110。
[0006]当矩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下方设置有支撑点时,矩形肋上表面混凝土在负弯矩作用下易受拉开裂,开裂后会降低结构的刚度与承载能力、造成施工阶段预制底板变形增大,甚至造成钢筋锈蚀并降低叠合板的安全冗余度。
[0007]2、T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0008]T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如图2所示,包括混凝土预制底板210和T型混凝土肋220。
[0009]T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阶段临时支撑处的T形肋上表面混凝土易开裂,影响叠合板结构性能。
[0010]3、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0011]如图3所示,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由混凝土翼缘310、钢腹板320与预制底板330组成。
[0012]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虽然抗弯刚度大,常用参数情况下4.2m跨度内无需设置临时支撑,但当跨度超过4.2m后,板底仍需要设置支撑,支撑点处混凝土翼缘上表面在负弯矩作用下容易开裂,开裂后会影响叠合板的结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能够有效防止支撑点上方的混凝土开裂,提高在施工阶段设置临时支撑状态下的叠合底板的抗开裂能力。
[00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15]一种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其中:
[0016]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混凝土部分,所述混凝土部分上设置有若干防裂件,所述防裂
件至少覆盖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所述防裂件与所述混凝土部分连接为一体。
[0017]进一步的,所述防裂件为开口朝下的C型钢板,所述C型钢板覆盖在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和侧面,所述C型钢板的底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下翼缘,所述下翼缘在浇筑所述混凝土部分时锚入所述混凝土部分内。
[0018]进一步的,所述防裂件为开口朝下的C型钢板,所述C型钢板覆盖在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和侧面,所述C型钢板顶端内壁上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在浇筑所述混凝土部分时锚入所述混凝土部分内。
[0019]进一步的,所述锚固结构为栓钉、加劲肋或钢筋。
[0020]进一步的,所述C型钢板顶部开设有通孔。
[0021]进一步的,所述防裂件为纤维板或直钢板,所述纤维板或直钢板粘贴覆盖在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
[0022]进一步的,所述防裂件为高延性混凝土层,所述高延性混凝土层覆盖在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结构为矩形混凝土肋、T形混凝土肋或由钢肋和混凝土翼缘组成的T型肋。
[0024]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内布设有纵向受力钢筋,所述纵向受力钢筋为预应力筋或普通钢筋。
[0025]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采用C4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所述预应力筋包括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预应力钢棒和预应力螺纹钢筋,所述普通钢筋包括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CRB550、CRB600H、RRB400、HPB300钢筋。
[002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通过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上部结构的混凝土部分设置防裂件,防裂件覆盖混凝土部分的顶面,施工阶段在板底设置临时支撑时,能够有效防止上部结构的混凝土部分在负弯矩作用下出现裂缝,保证叠合底板受力性能不受影响。并且本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现有技术的矩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示意图;
[0029]图2为现有技术的T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示意图;
[0030]图3为现有技术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0031]图4为本技术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3]图6为本技术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4]图7为示例一所示的防裂件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技术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6]图9为示例二所示的防裂件的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技术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如图4

10所示,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2,其中:
[0040]上部结构2包括混凝土部分,混凝土部分上设置有若干防裂件3,防裂件3设置的位置和数量根据施工阶段需要设置的临时支撑的位置和数量确定。防裂件3至少覆盖混凝土部分的顶面,防裂件3与混凝土部分连接为一体。
[0041]本技术通过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的上部结构2的混凝土部分设置防裂件3,防裂件3覆盖混凝土部分的顶面,施工阶段在板底设置临时支撑时,能够有效防止上部结构2(即板肋)的混凝土部分在负弯矩作用下出现裂缝,保证叠合底板受力性能不受影响。并且本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0042]本技术不限制防裂件3的具体实现方式,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示例。
[0043]示例一:
[0044]如图4

7所示,防裂件3为开口朝下的C型钢板,C型钢板覆盖在混凝土部分的顶面和侧面,C型钢板的底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下翼缘4,下翼缘4在浇筑混凝土部分时锚入混凝土部分内。
[0045]C型钢板顶部开设有通孔5,通孔可以为圆孔或长圆孔,通孔一方面能够减轻叠合板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在浇筑混凝土部分时使得混凝土进入通孔内,混凝土部分与C型钢板连接更牢固。
[00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其中: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混凝土部分,所述混凝土部分上设置有若干防裂件,所述防裂件至少覆盖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所述防裂件与所述混凝土部分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件为开口朝下的C型钢板,所述C型钢板覆盖在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和侧面,所述C型钢板的底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下翼缘,所述下翼缘在浇筑所述混凝土部分时锚入所述混凝土部分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件为开口朝下的C型钢板,所述C型钢板覆盖在所述混凝土部分的顶面和侧面,所述C型钢板顶端内壁上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在浇筑所述混凝土部分时锚入所述混凝土部分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为栓钉、加劲肋或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所述的具有防裂结构的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钢板顶部开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盛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