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49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包括剥离操作杆,剥离头连接装置、钝性棉质剥离头,吸引器连接头、凹凸面防滑套、吸引管和工作钮;所述吸引管内置于剥离操作杆内;所述剥离操作杆上端为吸引器连接头,剥离操作杆设有凹凸面防滑套;剥离操作杆下端连接剥离头连接装置;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上端通过剥离头连接装置与剥离操作杆相连接,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设有圆形小孔,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外层为棉质纱布呈环形包裹固定于剥离头钝性棉质剥离头上缘。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的同时有效分离组织,分离同时吸引血管渗血,暴露视野,能够快速止血,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最有效的方式,颈椎前路手术可有效解除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颈椎前路术中切开剥离至完全暴露颈椎不损伤神经及血管是术中的难点,切开颈阔肌,纵向分开该肌后,切开分离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钝性剥离颈深筋膜深层,包括气管前筋膜和颈长肌表层的椎前筋膜,这些切开剥离步骤中都需要使用钝性剥离以确保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及气管,但是一般的骨科剥离器或者弯钳剥离太过尖锐,操作粗暴易损伤周围组织及神经血管,加大术中出血,影响手术进度和安全性,外科医生会用剪碎的小棉片用弯钳夹持来剥离,不仅会损伤弯钳还易在操作中掉落,并且普通骨科剥离器或者弯钳自制的钝性剥离子在颈椎前路手术这样窄而深的开口下剥离弯曲角度不够,使用中易遮挡操作者剥离面视野,同时不好在剥离中及时吸引处理出血点,影响了手术进度和剥离的完成度。
[0003]综上所述,现有器械缺乏一种大小弯度合适能钝性剥离同时带吸引保持术中视野清晰便于止血的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其钝性棉质表面能很好的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并有效的分离组织,分离同时吸引血管渗血,暴露视野,能够快速止血,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解决了现有剥离器械尖锐,弯曲度不够,不能同时吸引出血点,更好暴露术中视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离操作杆,剥离头连接装置、钝性棉质剥离头,吸引器连接头、凹凸面防滑套、吸引管和工作钮;所述吸引管内置于剥离操作杆内;所述剥离操作杆上端为吸引器连接头,所述吸引器连接头为凹凸面环形结构;剥离操作杆设有凹凸面防滑套,凹凸面防滑套表面为硅胶点状;剥离操作杆下端连接剥离头连接装置;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上端通过剥离头连接装置与剥离操作杆相连接,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设有圆形小孔,钝性棉质剥离头内层为塑料材质,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外层为棉质纱布呈环形包裹固定于剥离头钝性棉质剥离头上缘。
[0007]作为优选,所述剥离操作杆长度为180

240mm,直径为6

9mm,吸引管直径为4

7mm。进一步的,剥离操作杆长度为210mm,直径为 7mm,吸引管直径为5.5mm。
[0008]作为优选,所述剥离操作杆顶端的吸引器连接头长度为20

40mm,直径为6

9mm。进一步的,所述剥离操作杆顶端的吸引器连接头长度为30mm,直径最小值为6.7mm,直径最大值为8.9mm。
[0009]作为优选,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与剥离头连接装置连接后与剥离操作杆夹角为120

165
°
。进一步的,钝性棉质剥离头与剥离头连接装置连接后与剥离操作杆夹角为30
°

[0010]作为优选,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为椭圆形长轴长度为8

12mm,短轴长度为6

8mm;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内层表面布满圆形小孔,圆形小孔的直径为1

3mm。进一步的,钝性棉质剥离头为椭圆形长轴长度为10mm,短轴长度为6mm;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内层表面布满圆形小孔,圆形小孔的直径为2mm。
[0011]作为优选,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顶端设有固定环,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表面的棉质纱布层由固定环压缝固定。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吸引管顶端开口连接于吸引器连接头,吸引管通过剥离操作杆,吸引管底端开口连接于剥离头连接装置;吸引器连接头、吸引管、剥离头连接装置、钝性棉质剥离头的圆形小孔连通,各部件连接处密封。
[0013]作为优选,吸引管设有可以控制密闭性的工作钮,所述工作钮为按压式弹性结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的同时有效分离组织,分离同时吸引血管渗血,暴露视野,能够快速止血,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0016]本技术的钝性棉质剥离头具有钝圆棉质剥离面,可以有效剥离组织的同时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方便医生操作,提高术中剥离安全性。
[0017]本技术的钝性棉质剥离头的弯曲角度设计便于在颈椎前路手术这样窄而深的开口下能够更好地暴露视野,进行剥离和止血操作。
[0018]本技术的钝性棉质剥离头通过吸引管、吸引器连接头与吸引器连接,吸引管道自剥离操作杆上端连通至末端钝性棉质剥离头圆形小孔处,可在分离同时吸引分离组织的出血点便于及时止血,避免了剥离中更换吸引头的问题,提高医生手术效率,增加手术安全性。
[0019]本技术的钝性棉质剥离头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剥离效果好,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剥离器或自制剥离子的不足之处,另外根据剥离的不同深度或部位的需要可以更换剥离头。
[0020]本技术的吸引管设有可以控制密闭性的工作钮,所述工作钮为按压式弹性结构,通过按压工作钮改变吸引通道封闭状态,按压后吸引通道封闭,再次按压吸引通道开启,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负压吸引,方便医师操作。
[002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的头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剥离操作杆,2、剥离头连接装置,3、钝性棉质剥离头,4、吸引器连接头,5、凹凸面防滑套,6、吸引管,7、棉质纱布,8、圆形小孔,9、工作钮,1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离操作杆(1),剥离头连接装置(2)、钝性棉质剥离头(3),吸引器连接头(4)、凹凸面防滑套(5)和吸引管(6);所述吸引管(6)内置于剥离操作杆(1)内;所述剥离操作杆(1)上端为吸引器连接头(4),所述吸引器连接头(4)为凹凸面环形结构;剥离操作杆(1)设有凹凸面防滑套(5),凹凸面防滑套(5)表面为硅胶点状;剥离操作杆(1)下端连接剥离头连接装置(2);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3)上端通过剥离头连接装置(2)与剥离操作杆(1)相连接,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3)设有圆形小孔(8),钝性棉质剥离头(3)内层为塑料材质,所述钝性棉质剥离头(3)外层为棉质纱布(7)呈环形包裹固定于剥离头钝性棉质剥离头(3)上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操作杆(1)长度为180

240mm,直径为6

9mm,吸引管(6)直径为4

7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的钝性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操作杆(1)顶端的吸引器连接头(4)长度为20

40mm,直径为6

9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带吸引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丹范娇娇万金会赵乔秀孔维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