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锁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30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锁止结构,包括:壳体、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壳体内设置有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行星齿轮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均与行星齿轮啮合,壳体包括:邻近第一半轴齿轮的第一壳体以及邻近第二半轴齿轮的第二壳体,驱动部件邻近第一壳体,锁止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且锁止部件适于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将第二半轴齿轮与壳体固定连接。通过将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分布,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邻近不同半轴齿轮设置,可实现整车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等长设计,避免扭力转向及扭力偏移,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且可对差速器的差速功能快速锁止和解锁,转换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锁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差速器锁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传统的机动车传动系统中,差速器实现基本的差速功能,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配置不仅仅是满足日常出行,外出旅游需求,更多的人群偏向于越野性和安全性,锁止式差速器用于整车脱困,当某个驱动车轮打滑,动力被消耗,无法脱困时,驾驶员启动锁止式差速器,锁死两侧车轮,使差速器失去差速功能,将扭矩传递到有效车轮侧,使车辆获得较大的驱动力,提高车辆在坏路上的通过能力,更利于人们的越野休闲,硬派SUV以及越野皮卡匹配锁止式差速器已经成为趋势。
[0003]现有的电磁式差速器配合的半轴不等长,在进行差速功能锁止和解锁的切换时会出现扭力转向和扭力偏移的问题,不利于车辆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差速器锁止结构,该差速器锁止结构的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分别设置在行星齿轮轴的两侧,使得整车半轴等长,可避免扭力转向及扭力漂移,提升差速器的锁止和解锁效率。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锁止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和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均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所述壳体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半轴齿轮的第一壳体以及邻近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的第二壳体;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邻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锁止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锁止部件适于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锁止结构,通过将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分布,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邻近两个半轴齿轮设置,分布设置在行星齿轮的两侧,可实现整车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等长设计,避免扭力转向及扭力偏移,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且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锁止部件可对差速器的差速功能快速锁止和解锁,转换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具有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锁止位置和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分离的解锁位置。
[0008]具体地,所述传动件包括:凸轮盘和驱动杆,所述凸轮盘具有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第一侧面和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包括底壁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在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上逐渐减
小;所述驱动杆穿设所述壳体且适于随所述壳体转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部件相连,在所述凸轮盘固定且所述驱动杆的所述一端沿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滑动时,所述驱动杆适于在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锁止部件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回位装置,所述回位装置适于驱动所述锁止部件从所述锁止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
[0010]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第一电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凸轮盘上的第二电磁件,所述第一电磁件或/和所述第二电磁件在通电时相互吸附以将所述凸轮盘固定在所述驱动件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上固定有齿套,所述齿套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的周向间隔开的第一啮合齿;所述锁止部件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的周向间隔开的第二啮合齿,在所述锁止部件处于锁止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啮合齿与多个所述第二啮合齿配合以将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齿套固定。
[0012]具体的,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啮合齿,多个所述第三啮合齿和多个所述第一啮合齿常啮合以使所述齿套与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固定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件为轴环,所述轴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周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半轴齿轮或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的轴向延伸,所述卡扣可滑动地配合设置在所述卡槽中。
[0014]具体地,所述齿套和所述轴环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彼此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啮合齿。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位装置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啮合齿的外侧,所述弹性件适于所述锁止部件从所述锁止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时,被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压缩。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锁止结构的爆炸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锁止结构的隐藏壳体的立体外形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锁止结构的锁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差速器锁止结构100、
[0024]壳体1、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
[0025]行星齿轮2、行星齿轮轴22、定位销23、
[0026]第一半轴齿轮31、第二半轴齿轮32、第三啮合齿321、
[0027]驱动部件4、
[0028]驱动件5、第一电磁件50、
[0029]传动件6、凸轮盘61、第一侧面611、配合槽613、底壁6131、第一侧壁6132、第二侧壁6133、平面部614、驱动杆62、
[0030]锁止部件7、轴环70、第二端面71、第二啮合齿711、卡扣72、
[0031]回位装置8、
[0032]齿套9、第一端面91、第一啮合齿9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和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均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所述壳体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半轴齿轮的第一壳体以及邻近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的第二壳体;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邻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锁止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锁止部件适于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具有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锁止位置和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分离的解锁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凸轮盘和驱动杆,所述凸轮盘具有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第一侧面和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包括底壁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在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驱动杆穿设所述壳体且适于随所述壳体转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部件相连,在所述凸轮盘固定且所述驱动杆的所述一端沿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滑动时,所述驱动杆适于在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锁止部件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还包括:回位装置,所述回位装置适于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娜娜魏总亮张晓思王瑛连翠利陈龙华马江丰刘阳翟秀敏金奎星
申请(专利权)人: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